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收储启动稳市场保棉农收益

网友投稿  2011-09-20  互联网

    9月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1团9连职工叶方强满怀丰收的喜悦将自己刚采摘的3吨新棉交到了团场棉花加工厂。图为121团工会领导为叶方强颁发喜交新棉奖。                   李建荣摄

    □□本报记者周佳鸣

    中秋刚过,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即在京召开,全产业链方方面面的代表——种棉花的、收棉花的、管棉花的、加工棉花的,都来了,不为别的,只想这个产业走得稳些,投资投劳更有把握些。

    今年新棉一开秤,国家便启动了临时收储政策。新的棉花年度(2011年9月~2012年8月)会是个怎样的行情,又将带给人们怎样的新意或希望?

    又是一个丰收年

    天公作美,天遂人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2011年度,受上年度高棉价、高收益吸引,棉农积极性提高,全国植棉面积有所增加。棉花播种以来至8月下旬,全国气候适宜程度为较适宜,预计单产高于上年,趋势为丰年,其中黄河流域和新疆棉区气候适宜,棉花长势良好,长江流域气候条件稍差,部分棉区单产有所下降。8月至9月上旬,黄河和长江流域部分棉区出现长时间阴雨寡照,对棉花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产量预期较前期下降。

    据中国棉花协会监测,2011年全国植棉面积8018万亩,同口径比较增长4.1%。另据该协会8月份的调查,预计全国棉花产量738万吨,同比增长11%。与会的国家气象局的代表依全年日照积温相等条件推测也给出了大致相同的答案,是个丰产的年份。

    纺织业仍不乐观

    丰年能否增收,棉农的利益与纺织业息息相关。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告诉记者,分析2011年度纺织业行情,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复杂,产业快速增长存在较大困难。首先,国内通胀压力仍然较大,银根紧缩政策暂不会改变,企业融资困难、成本加大。其次,国际经济形势多变,需求回升不稳,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国际竞争力削弱,出口存在不确定性。第三,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各类物资价格上涨,成本提升过快,企业难以消化。因此,与会的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新民等业内行家都认为,新年度纺织行业发展增速或将持续趋缓,预计棉花需求仍维持上年度水平。

    纵观国际棉花市场,2011年度国外大多数主要产棉国同样棉花丰收,产量会大幅增加,可是需求量却变化不大,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且呈供给略大于需求之态,因此国际棉价也有一定的下行压力。

    这也就是说,今年不会再现上年新棉一出,多头抢购、价格直线上升的行情。

    价格震荡损各方

    国内外经济环境、棉花供需情况、资金炒作多种因素影响,2010年度(2010年9月~2011年8月)国内棉花价格暴涨暴跌,波动范围超过1.3万元/吨,幅度之大、频度之高前所未有,不仅产业链各方考验严峻,也不利棉花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我国的棉花供给一直是产不足需。当年,全国植棉面积减少,棉花产量下降。中国棉花协会统计,全国产量665万吨,同比下降2.1%。

    这一年,纺织行业前期受全球经济复苏等因素推动,产销两旺,保持快速增长,后期又随着经济复苏不稳、棉价大幅波动、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库存增加,开工不足,增速减缓。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度纱产量2801万吨,同比增长6.3%。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增幅主要是出口单价提升带动,部分纺织品出口数量出现下滑。

    棉价大幅波动导致纺织企业难以确定成本,大单、长单锐减,原料库存保持低位,棉花采购量有限,年度中后期市场成交清淡,商品棉周转速度缓慢。中国棉花协会监测,到8月底,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还有近50万吨,同比增加近1.5倍。

    现实让大家认识到,棉价大起大落对谁都没有好处,首当其冲的还是棉农。实际上,去年棉花价格先创历史新高,后又大幅下滑,许多农民未及时出手便遭遇价格低谷,辛辛苦苦本难收。

    植棉成本怎么算

    中国棉花协会前不久对全国13个植棉省进行的调查显示,受2010/2011年度籽棉收购价高和物价上涨影响,今年各地的农资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特别是近两年来劳动力成本逐年大幅提升,拾花工的费用不断增加。

    这里,关于劳动力成本问题的确需要重新审视。有代表在发言中提到,目前,劳动力成本在农产品成本占比中越来越凸显。拿棉花成本来说,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有十多项,过去都未计算在成本内,如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务工费、生活费,春秋天农忙时候的加班费,恶劣环境下生产作业的特别补助,土地耕种养护费,农业生产机械等工具使用的损耗和折旧费,自然灾害保险费,提前购买农资的现金利息费,银行贷款利息,农资储存费,农资储存损耗费等等。随着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大幅减少,以及标准化等科学种田的实施,这些成本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忽略不计了。这就意味着农村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便宜农产品年代已经不再。

    植棉与种麦大抵是6个工换1个工,棉农更辛苦。正因如此,今年棉农对于籽棉收购价格普遍预期较高,心理价位都在4.0元/斤以上,多在4.5~5.0元/斤之间,一些包地种植大户更在5.0元/斤以上,新疆地区棉农预期价位在5.5~6.0元/斤。而承接收购的轧花厂在经历了去年的风险后,反应谨慎,对籽棉收购价预期偏低。从新疆地区企业了解到,今年企业预期的收购价格仅在4~4.5元/斤左右。

    棉花收储常态化

    今年3月底,国家出台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以前年度临时动议的调控政策常态化、机制化。8月底,临时收储细则出台。紧接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从9月8日开始,启动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中储棉总公司也公告各涉棉企业敞开收储,不受数量限制。目前,收储稳定器作用显现,棉花价格趋于稳定。

    新年度国家启动临时收储预案,如果市场价格跌破19800元/吨,将敞开收储。中国棉花协会根据收储价格和相关参数测算了籽棉收购的参考价格,棉农可据此交售棉花,而交储企业不得低于籽棉参考价格收购。如果市场价格高于19800元/吨,则随行就市。

    前不久,一位名jh_77的网民写道,我是一个农民,种了几亩棉花,由于今年的棉花价格不稳,都快赔本了。我想知道今年的棉花价格到底是多少?如何卖棉才合算?有了收储政策,他大概可以放心了。与会代表们认为,有了收储政策托底,预计2011年度国内棉花市场总体将保持稳定。

    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官员张显斌一再强调,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暂时性的,而是只要低于一定价位,每年都会实行的一项长期政策。

    无疑,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施行,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保护棉农利益,有利于保证市场供应,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的关键是,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好收储政策,让广大棉农早知道、都知道。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9-20/17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