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无”难题该当如何破解?

网友投稿  2011-09-19  互联网

    开栏的话: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从2009年起,农业部在800个县实施了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本报今日起推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巡礼”专栏,陆续报道部分省市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的创新举措。

    □□本报记者曹茸

    “我们一家五兄弟,原来有在外打工的,有当老师的,有当植保站长的,收入都不错。现在五兄弟全种地了,要是没有农技和农机服务,这么大规模经营想都不敢想。”全国种粮大户、江西省瑞昌市横港镇农民范长青承包了1600余亩地种植水稻,2009年起,对机械化育秧一窍不通的范长青在农技员的帮助下,攻克技术瓶颈,目前已实现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收、烘干全程机械化,年收入过百万。

    范长青仅是农技推广服务的众多受益农户之一。作为江西农业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近年来,全省按照“综合建站、财政保障、‘三权’归县、能力提升”的原则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建站模式”,有效破解了乡镇农业技术“无人推广、无心推广、无力推广”的“三无”难题,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六大模式”之一。

    从“三无”到“三心”,两种政策两重天

    “谁来推、推什么、怎么推”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核心问题,但这个问题曾经一度没有被正确认识。

    “过去因为乡镇农技站管理体制不顺,机构不稳定,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兼职化’、‘行政化’问题十分严重,农技人员甚至常被安排从事计划生育等工作,‘无人、无心、无力’搞推广。”江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张跃远对记者说。

    据张跃远介绍,江西推行“综合建站模式”就是把原来分散的农技、农机、畜牧、水产等各类推广机构统一起来,建立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综合建站只是基础,财政保障是关键,‘三权’归县是核心,提升能力是目标。新模式既能保证农技人员从事推广工作的时间,又能防止因条块分割、管人和管事分离而导致推广工作缺位和错位,有效解决了‘三无’难题。”

    几年来,江西已建成农技综合服务站1404个,实现了“乡乡有站,站站有房,管理规范,制度上墙”。综合站搭建了基层农技推广的桥梁和平台,其直接成果就是“三心”——农技员安心、政府宽心、农民开心。

    记者在江西省瑞昌市、靖安县等地采访,不时看到焕然一新的农技综合服务站,“一幢旧房子,两张破桌子,几个老头子”的旧面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志、统一服务”的标准化服务方式应运而生。现在,“最显眼的房子是农技站”、“农技人员成为农民的‘编外’家庭成员”已成为江西乡村新亮点和新民俗。

    “两种政策两重天。”从事近30年农技推广工作的靖安县宝峰镇农技员吴子湘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改革前,每月工资只有400多块钱,还常常拿不到手,现在工资和县里干部一样,每月2000多,虽然我快退休了,但干劲十足。学习机会也多了,一年内参加的培训比原来10年都多。”    (下转第二版)

    只要农民需要,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精简

    九江市农业局副局长余效虎告诉记者:“从上世纪70年代起,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几经折腾,建了又撤,撤了又建,造成‘线断、网破、人散’。随着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深入实施,队伍终于稳定下来了。我们的体会是,农技推广队伍关键要发挥作用,只要农民需要,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精简。”

    “改革后,农民开心了,农技员随叫随到,示范田就在眼前,要看看得到,要问问得到。农技员也安心了,原来开展公益性服务没保障,都是各打各的小算盘,忙着创收,现在一心一意搞服务收入也不低。”瑞昌市农业局局长幸珍祥告诉记者。

    靖安县仁守镇水稻万亩示范片覆盖1500多农户,这里有6名农技人员担任技术指导。“早稻原来要防治5次,现在统防统治1次就行了,每亩只需10块钱。今年早稻亩产达到498公斤,比非示范片高70多公斤,每亩增收节支近200元。”县农业局农技员陈世林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靖安县水稻种植已基本实现机耕机收,但由于规模化程度低,机插秧一直是水稻生产瓶颈,种植以抛秧为主。

    仁守镇石下村农机示范户胡瑞瑶,今年开展早稻机插秧300亩,连赞种田划算:“机械化插秧是关键,我是第一年搞,技术上不太懂,但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技术员手把手教,打消了我的顾虑。机插秧省工省时不说,每亩还增产50公斤。现在很多农户来和我谈机插秧的事儿,明年计划把机插秧面积扩大到400亩。”

    培养“职业农民”是农技推广的方向

    瑞昌市高丰农业科技示范园由省劳动模范王友臣创办,现有蔬菜基地2050亩。“我原来主要搞养殖,种菜基本不懂,要不是县里派了两名农技员专门指导,我也不敢搞,风险太大。”王友臣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至今毛利润已突破200万元,还带动了300多户农户种植蔬菜。

    山药是瑞昌地理标志农产品,每斤能卖到20元,亩收入可达三四万元,但因种植技术要求高,一旦发病可能绝收,一般农户不敢贸然种植。高露村农民许守刚通过股份制经营,已发展山药面积200亩。“有时我们不在家,技术员自己就到地里了。没有技术后盾,我们敢想也不敢干。估计今年纯利润能有100多万元,赚了钱,明年参与的农民会更多。”

    据了解,瑞昌市现有范长青等种粮大户46户,像王友臣、许守刚等特色产业大户不下百余人。他们年富力强、视野开阔,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日渐成为了“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而通过他们带动的农户更是成千上万。

    对于“培养大户”的推广模式,瑞昌市农业局熊国权感触颇深:“在推广中我们发现,大户对科技的需求明显高于小农户,由于规模经营,产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收入增加几万甚至十几万。”

    记者在采访中也深刻感受到,科技与产业发展是互动关系,一方面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原来规模化、标准化很难实现,有了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增强了大户信心,产业也随之壮大了;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又激发科技需求,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集中度高了,对科技的需求也就自然增强了。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9-19/17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