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庆华周文婧程沁
在内蒙古自治区,农家书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原书屋。虽然建设的时间不算太长,却已经进入了不少农牧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旗县,农家书屋已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学文化、学科技的第二课堂,被当地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一个个农家书屋成了培养农村新型农民的“充电场”。根据计划,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将完成4480家草原书屋建设任务,届时全区85%的行政村将拥有草原书屋,蒙文书屋将实现全区覆盖,到2012年全区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到那时,草原书屋必将为当地的农牧民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日前,笔者实地走访了汉族和蒙古族两种不同的书屋,并对内蒙古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红岩进行了采访。
笔者:过去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方面进展情况如何?
杨红岩:自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牵头农家书屋工程全面启动之后,内蒙古自治区也随之在各个嘎查(行政村)建立草原书屋(农家书屋),2009年、2010年被自治区政府列为“全区10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截止到2010年12月底,我区已建成草原书屋5000家,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44.3%。
笔者:据了解,开鲁县作为内蒙古草原书屋建设的试点旗县,在草原书屋建设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项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以及具体取得了哪些经验?
杨红岩:开鲁县是我区的一个农业大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远古的红山文化与辽河文化在这里交汇、传承、发展。自2007年底开始试点以来,开鲁县已建成高标准农家书屋6个,其他65家农家书屋也即将投入使用。书屋建立健全了《草原书屋管理员手册》、《草原书屋管理规定》等图书管理和借阅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接受村民监督。同时,为书屋选配了文化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退休教师或青年担任管理员,并组织县图书馆、新华书店管理人员对书屋管理员进行图书管理知识培训。
开设“农家讲坛”,丰富读书活动。开鲁县依托草原书屋积极开展“农家讲坛”活动。聘请在种植(养殖)业、加工业、返乡创业等方面的典型人物现身说法,开展惠农政策大家谈、“田秀才”讲种田经验、个体户讲发家之道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一年多来,共有400多名各类典型和专业人才担任“农家讲坛”主讲人员,先后举办讲座600余场,受益农牧民2万余人。
此外,依托草原书屋开办了“神农专刊”,每月一期,包括农村天地、国家大事、农业科技等20多个栏目,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农村新人新事等。同时,开设了“文化墙”,将草原书屋科技图书中的实用知识让全村群众共享。尤其是草原书屋的一些老读者,通过阅读书屋里的相关政策法规类书籍,成了基层民主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有的还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笔者:您是怎么看待“读书改变命运”这样的说法?
杨红岩:对我来说,书更多的是对人思想、品格形成的一种过滤,或者是内在的一些东西——力量。而对苦于无书可读的农民来说,意义更重大。
在敖汉旗牛古土乡大五家村,远近乡里都知道有个厚福良,他因滥赌而臭名远扬,又因草原书屋戒赌而被村里人称道。他整日游手好闲,即使是农忙时期也从不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在外滥赌,四处借钱甚至借高利贷赌博。但自从2008年村里的草原书屋建立以后,他因无所事事而去了几次草原书屋后,让人想不到的是,之前沉迷赌博的他就此迷上了草原书屋里的书,尤其是对摄影方面的书籍感兴趣,经常往书屋里跑,那一本厚厚的借阅本上都是他的名字。如今的厚福良已经开办了一个婚纱影楼,他逢人便说:“是草原书屋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也教会了摄影的技术知识,我这一辈子都认草原书屋这块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