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琪
一个农大教授,一年里有280多天住在农村,帮助当地粮食增产10%,农民收入增加几百元。然而,他在年终却写不出一份工作总结,确切地说,是符合当下的科研评价体系的考核依据的年终总结。李晓林教授所遭遇的尴尬,让我们再次把焦点对准我国目前实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上来。
我们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是以在SCI上发表的论文多少为主要依据的评价体系。因此,在科研领域,人们常把“SCI”挂在嘴边,而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也大多以能否发表SCI论文以及发表论文的多少为导向,因为有了这些,工作才有绩效,职称才能晋升,课题经费才能申请下来。由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仍是凤毛麟角。而在同时,关于论文造假的现象却不断暴露在公共视野之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英明论断,由此使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科学技术要变成真正的生产力,必须在生产领域里应用,并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要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发展生产。然而,由于我们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论文,致使许多科研人员在研究中把发表论文作为目标,而忽视了研究项目的实际推广和应用。一旦研究成果通过鉴定,论文发表,便束之高阁。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差距甚远。
农业科研也是如此,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一直制约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此低的成果转化率,导致我国先进的农业科技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将极大地影响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僵化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将农业科研人员引入“埋首论文”的科研模式,成为农业科研人员深入实际研究问题服务产业的羁绊。
既成羁绊,何不改之?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葛会波在向大会递交的《关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案》中的第一条便是:“完善农业科研成果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成果分类评价体系。”
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才能改变目前农业科研评价体系一把尺子量天下的状况,将广大的农业科研人员从论文堆里解放出来,把他们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精力转向农业生产领域的诸多难题上来,就像李晓林教授那样,课题来自农业生产实际,解决方案最终也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只有这样,我们的科研成果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句话在农业科研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当写在大地上的论文和发表在SCI上的论文一样能被承认的时候,当在解决了农业生产中诸多难题实现增产增收以后一样能获得所期望的回报的时候,相信会有更多的农业科研人员像李晓林教授那样投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