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沼气建设示范县的河北省临漳县,积极拓展沼渣沼液的商品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利用途径,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形成了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模式,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近年来,该县着力构建沼气物业后续服务体系,使沼气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县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5万多户,大中小型沼气工程50多处,年产沼渣沼液70多万吨。但随着沼气池使用率的稳步提高,一是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的人畜粪便供应不上,二是急需增加劳务收入以稳定300多名沼气物业工队伍。
为破解难题,该县以沼气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引擎,以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为支撑,积极拓展年产70多万吨的沼渣沼液商品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利用途径,形成了“沼渣沼液—公司—优质沼肥—蔬菜生产—品牌销售”的综合利用模式。
沼渣沼液利用商品化,沼气建设是基础该县采用沼气物业后续服务管理模式,全县建立了10个区域站,100多家村级服务网点,沼渣沼液抽运车80多辆,物业工300多人。区域站建造秸秆青贮池6个,总容积5000多立方米,可贮存秸秆5000吨;建造沼渣沼液贮存池20多个,可贮存人畜粪便或沼液1000余吨。加入沼气物业后续服务的沼气池采用秸秆作为发酵原料,一次加料,使用半年。农户每年只需缴纳240元服务费,其他诸如故障维修、进出料、日常管理等工作均由物业工负责,保证农户一年春夏秋8个月一日三餐用气。
在进出料时节,物业工集中作业,所抽取沼渣沼液集中向企业出售。这样,减少了进出料次数,降低了物业服务成本,稳定了物业服务队伍。
沼渣沼液利用集约化,龙头企业做引擎
过去,遍布临漳乡村的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小型沼气工程,每年产生70多万吨沼渣沼液,农户用不完,处理不当就成了污染源。与此同时,物业工收入少,沼气物业后续服务体系不稳定;无公害果蔬日益受宠,优质有机肥需求激增。怎样把沼渣沼液变废为宝,将其商品化、集约化、专业化综合利用?
该县能源局多方考察引进了河北润泽致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从事沼渣沼液深加工及无公害蔬菜深加工,以无公害果蔬系列加工项目为上游,下连无公害果蔬种植和沼渣沼液深加工、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上游加工企业主要从事无公害果蔬系列加工,品牌销售。种植基地所需有机肥均来自沼渣沼液深加工、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工厂,形成一条封闭式无公害加工链条。该企业年消耗沼渣沼液约20万吨,加工有机肥5万吨,可为沼气物业后续服务增收75万元;加工净菜5万吨,带动无公害蔬菜种植3万余亩,成为联系沼气产业与种植业的纽带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的有力引擎。
沼渣沼液利用专业化,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为支撑
该县刘柏合村共有农户186户,建有户用沼气池96座。该村有20户农户与县沼气协会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书,共流转土地100亩,农户每亩每年收入1000元承包费后,仍可按照物业站要求在基地参加劳动,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收入的20%作为劳务费。该村干部王毛银扳着手指高兴地说:“今年基地种植的无公害西瓜经企业深加工后品牌销售,收入100多万元。我流转的5亩地,承包费加上种西瓜的劳务费,目前已收入15000多元;9月中下旬反季大白菜就能上市,接着还能再种一茬蒜苗,赶上春节销售。5亩地至少能比过去种粮食增收2~3万元。”
为便于组织、管理及技术控制,按照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该县在西羊羔乡划定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反季大白菜、蒜苗、西瓜、辣椒等果蔬,一年可种植3茬。基地所用肥料均为河北润泽致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优质沼肥,分为固体、液体两种,分别用于无公害蔬菜的底施、追施、喷施。使用优质沼肥,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的同时,从源头上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蔬菜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农药合理、限量使用。生产的无公害蔬菜经有关部门检测后进入河北润泽致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加工,贴“玉汝天成”商标进入超市销售。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可控,品牌销售,源头可溯,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品质好,收益高,仅基地种植的100亩反季节大白菜一茬就可净增收20万元,实现了农户、基地、企业三赢。该县西羊羔乡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面积明年即将增至1000亩,净增收200万元,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县10万亩无公害果蔬提档升级,实现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范化、环境无害化、销售市场化,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产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李海波张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