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涉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生产,推广良种种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各种强农惠农投资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资金量逐年成倍增加,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强农惠农资金的落实也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解决。
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和主体过多我国农民普遍存在收入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要办的事很多,尽管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力度,但资金总量仍然不足,尤其在农田水利、农村交通、电力设施、人畜饮水、人居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为突出。部分惠农项目要求较多,资金安排不足,实施难度较大。如:粮食直补种粮面积难以核实,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引发矛盾;“能繁母猪”数量和界定核实困难;农村低保对象界定缺乏适用性强的评定标准等。地方配套资金过多,难以落实到位。上级在安排强农惠农项目时,往往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投资配套,由于很多地方经济基础薄弱,财力十分困难,部分项目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到位。
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一是资金拨付进度较慢。由于部分项目实施时间长、进度慢、验收结算不及时或未实施,导致资金拨付慢。二是专账专户核算执行不力。个别单位未按专项资金及财务管理制度办事,未能严格执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建立明细账,造成专项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列混支,账目反映不清。三是由于强农惠农政策涉及部门多,部门的条条框框多,“越位”与“缺位”同时存在,影响项目建成的管护。四是一些项目在前期申报时,未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造成管护责任、管护措施不到位。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行政运行成本较高为保证每项政策的落实,县镇政府都需要层层部署,组织人员抓落实,召开会议、转发文件、制作宣传资料、编制账卡表册、核实面积、协调纠纷等,相应增加政府行政运行成本,而这部分经费按项目要求,均完全由县、乡政府自行承担,压力很大。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措施:理顺强农惠农的关系在制定政策时,应对强农和惠农政策做一个基本的界定,强农政策应侧重从增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着手,着眼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惠农政策应侧重于让农民群众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着眼于保障农民群众生活,提升农村生活水平。惠农是基础,强农是方向,应紧密结合实践经验梳理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同时简化程序,确保最大限度发挥涉农资金综合效益。
建立补贴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机制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不断需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还需要工业的反哺、城市的帮扶和全社会的支持。要探索建立补贴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效果,发挥补贴资金的效益。
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针对滞留、资金拨付进度较慢等问题,各地要督促各项目单位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强项目过程的跟踪检查和完工后的验收管理,严格按合同履约,及时做好资金拨付。针对专项资金未专户储存、专账核算、账务核算混乱的情况,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检查督促,确保资金用途,发挥应有效益。同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各乡镇和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统筹兼顾,减少地方财政的配套压力鉴于有些县财政困难,省、市应尽可能减少配套或适当降低地方配套比例。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控制出台新的要求县级配套的政策,区别不同类别的县财力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配套政策,减轻县级安排配套资金的压力,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项目资金使用中的监督管理,提高各项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简化工作程序,改变补贴方式充分利用镇便民服务大厅,在不改变主管部门政策解释权、补贴对象认定权、补贴资金确定权、补贴程序审核权的前提下,将各类强农惠农补贴项目、标准、金额、领取时间、地点和方式,予以公示,做到家喻户晓,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以“一折通”发放到户。
□□
吴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