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基层科研单位创新的一面旗帜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8-16  互联网

    □□ 本报记者刘久锋

    10多年前那些到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的人,如今若故地重游,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今天的毕节农科所变化太大了!”

    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毕节地区农科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科研成果丰硕,人才济济,科技开发效益凸显,科技服务有口皆碑,以前鲜有人造访的农科所,现在不仅成为毕节市民休闲首选,更是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展示基地,是科技研发、科普教育、旅游展示紧密结合的典范。

    这一切,源于自2000年以来该所不断深化的科研体制改革和一心为农的情怀。

    体制改革改出一片蓝天

    在毕节地区农科所采访,所到之处,所遇之人,所闻之事,谈论最多的是改革。一名老科研人员告诉记者,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框架下运行,农科所机构臃肿、体制陈旧、非生产型辅助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较多,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999年1月,在“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的指导下,地区农科所第一次科研体制改革方案出台。玉米育种首席专家梁黔云和罗仕文是该所人事制度改革的受益者之一。原本是中级职称的梁黔云和只有初级职称的罗仕文,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被破格聘为该所玉米育种首席专家。这在当时的贵州省尚属首例。

    2006年,为了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毕节地区农科所推行全员竞聘措施。这一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不仅为我所农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用人环境,也为当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农科所所长付业春对这场改革这样评价。

    如今,经过四轮改革的农科所科研实力大幅度提升。“十一五”期间,该所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内的各类项目70项,选育作物新品种12个,推广面积600余万亩,新增效益2亿余元;马铃薯和食用豆被列为国家产业技术,获省、地科技成果奖12项,申请国家专利1项。

    今年8月初,农业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朱保成在该所调研时对该所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近十年来,毕节农科所坚持走“科研开发强所”之路,在机制、体制的创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贵州乃至全国是基层科研单位的一面旗帜。

    快速转化科技成果出效益

    走进毕节农科所实验室,一排排育苗床整齐排列,一个个营养瓶内嫩绿的芽苗茁壮成长,科研人员细心地观察每一个营养瓶内的作物生长,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农科所500多亩的基地内,玉米育种首席专家梁黔云、罗仕文正冒着30多度的高温,带领助手为新选玉米自交系进行人工套袋授粉。

    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密不透风的温网棚里更是酷热难耐。工人们正在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第一季采收,第二季正在下种和补种。

    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王朝海指着刚刚收获的一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告诉记者,今年,中心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000万粒以上,一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地。

    “说了你可能不相信,我们的马铃薯种子都是按个销售,一般要卖3角钱一个,就是这样还供不应求呢!”王朝海说。

    据统计,2008年到2010年,中心共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4000万粒,提供了8万亩的原种生产基础种薯,可生产

    原种8万吨,一级良种100万吨,二级良种140万吨,为全区、全省乃至邻近省市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农科所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农科所着力培育打造“泰丰”品牌,所属企业泰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由原来经营蔬菜种子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以马铃薯脱毒种薯、种业、园林绿化、旅游观光和特色蔬菜五大产业为主的股份制公司。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开发,同时为周边农民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推进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该所在完善黔西北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又启动了威宁草海泰丰科技示范基地建

    设项目,该项目投资8000余万元,占地300余亩。目前,园区4000平方米脱毒马铃薯标准棚工程已竣工,2000平方米农业玻璃温室基础建设工程土地平整及碾压工程也已完工。

    如今,毕节地区农科所已经成为一个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互动整合的农业科研平台。

    科技服务“三农”有口皆碑

    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利用自身的技术和成果优势,开展科技服务,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是一项责无旁贷的工作。

    近年来,毕节地区农科所以科技项目实施为切入点,采取试验示范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参与“四帮四促”、“党建扶贫”、“专家联系指导新农村”、“送科技下乡”活动。2007年以来,该所独立或参与组织,先后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并组织实施了《粮(菜)——猪——沼——肥循环模式集成与应用》、《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与植物类中药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实施点农民的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短短三年时间,农科所在毕节市红雁村实施的食用菌、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优质果园科技项目已初具规模,新增效益694.28万元,年均新增231.43万元,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达16.3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67%。

    该村作为“政府+科研院所+中介组织(或公司)+基地+农村”的科技服务模式试点,已成为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对西南地区基层农村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付业春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农科所将初步建立适应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机制激励人才,人才整合资源,资源创新成果,成果转化效益。”一个良性循环的立体效应正在毕节地区农科所得到充分发挥,一个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8-16/170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