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脱水菜园区。
□□
本报记者张国凤文/图
稻显神韵、鱼蟹跳跃、秋色斑斓……
一个以创新农业为发展主题,展现今日黄河河套平原石嘴山市现代农业风采的新景观,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的亮丽风景画卷。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石嘴山市上上下下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从特色农业迈向精品农业,为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道路。
石嘴山市市长张作理认为,当地从实际出发,从传统农业步入现代农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展史上可圈可点的特色路子。今后要按照“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市场”的要求,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管理农业,打造“黄河河套灌区特色精品农业”,推动当地现代农业由“特色”向“精品”迈进,实现现代农业的版本升级。
艰辛探索喜摘丰硕果实
强龙头、建基地、拓市场,正是石嘴山市促进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措施。
8月3日,记者在平罗县姚伏镇小店子村看到,万亩水稻基地长势喜人。该村土地信用合作社主任叶立国说,今年亩产可达550公斤。2006年,他带领乡亲们在小店子村成立了土地信用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2800亩优质水稻,实现了规模种植。村民还可出外打工,年综合收入从3000元达到了6000余元。
石嘴山是我国著名的煤炭产区,拥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源条件,人均耕地3.9亩,还有宜农荒地200万亩,唐俫渠、惠农渠辐射境内。
石嘴山市农牧局局长刘虎介绍说,“十一五”以来,全市培育了清真牛羊肉生产加工、蔬菜、枸杞、水产、制种、番茄六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如今石嘴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建成,正在迈向农业现代化,并形成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石嘴山市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
从品种选择到栽培种植全面运用现代技术,彻底打破了一家一户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农业生产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化、品牌化是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中粮集团采取长期有偿租赁农民承包耕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创造了大型企业主导、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业现代化管理、城乡一体发展的中粮模式。现在已形成6万亩番茄基地,日处理番茄6000吨。该项目每年解决2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从业问题。
该市还大胆引入政策性保险机制。截至目前,全市有2377户农民参加保险,投保金额达到1133万元。
据统计,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1%,达6060元。
借梯上楼小产业嫁接大巨头如今,石嘴山市已经形成稻谷、淡水鱼、
脱水菜为产业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加工体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市1886家龙头企业,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达到50%,为农民增收8775万元。
谈及农产品商品转化率取得的成果,刘虎认为,这是各级农业部门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升级工程、借梯上楼的结果。该市着力打造六大农业产业集群,同时通过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升级工程”,加快了主要农产品的加工转化。
中粮、汇源、雨润、野娇娇、登海等国内农业巨头企业纷纷落地;年产150万吨清真牛羊肉、年产11万吨优质大米等项目相继建成,为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商品化奠定了新的发展基础。
今年6月,由浙江省千岛湖野娇娇食品公司在该市投资兴建的第一家水产品加工基地投产,填补了我国西部淡水鱼制品精深加工的空白。自治区农牧厅厅长赵永彪认为,当地淡水鱼实现商品化,一方面,彻底解决了淡水鱼产品远距离供氧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当地淡水鱼的产业化水平,且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家清真水产品加工基地。该基地今年加工水产品可达1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随着汇源集团枸杞果汁生产项目的落地生根,直接辐射带动枸杞种植6万亩,提高了枸杞产业的效益。
在石嘴山西部,贺东庄园正在加紧1万亩“葡萄长廊”的建设。庄园主龚杰介绍,总投资1.6亿元的葡萄酒庄将完全按照法国酒庄模式建造,可直接实现将农产品从加工向消费转化。
敢于尝鲜再绘河套新画卷
中粮模式、小店子模式、和平村模式……一个个创新成果,成为当地现代农业的真实写照。连日来,记者在石嘴山市采访,深切感受到石嘴山上上下下敢于尝鲜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认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政府支持、科技支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农业投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一方面引进国内外尖端优良品种,提高“种子工程”的贡献份额;同时通过强化首席专家和技术团队负责制,研发、引进和推广一批最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一方面通过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与国内外知名大型连锁超市、高档饭店及重要活动场所的对接,大力开发高端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再增值。
刘虎介绍说,到2015年,石嘴山市农业现代化将达到一个高的层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城乡统筹将走在全国前列。借助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创建,通过采用工业化新理念抓现代农业,通过“龙头企业升级工程”,最大限度激活现有土地资源的价值潜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