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凌峰通讯员王宁
蝗虫历来与灾害联系在一起,可如今被河北省涿州3名大学生“请”进了大棚,当宝贝一样喂养起来。几年下来,这昔日的“灾星”居然成就了他们的致富梦。
7月20日,在刘英俊的养殖基地,记者看到,100多个大棚排列整齐,棚内蚂蚱正在绿油油的豆叶上蹦蹦跳跳,享用美味。刘英俊等人时不时将大棚纱帘掀开,把一捆捆玉米秧苗撒进棚内。
刘英俊养殖的蚂蚱,学名为“东亚飞蝗”,食量大得惊人,为了保证它们“食无忧”,他特地辟出10亩空地种植玉米秧苗,每隔一段时间就收割一次,投到棚内作蚂蚱食料。
刘英俊2007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工作,看到电视上有关大学生创业养蚂蚱等报道后颇为心动,于是在2008年春节辞掉工作,返乡搞起了蚂蚱养殖。当时这一冒险的举动遭到父母的反对,但刘英俊认准了养殖蚂蚱是条致富路,不仅自己一头扎了进去,还拉来了两位同学做合伙人。
创业初期,刘英俊等人利用自己工作攒下来的积蓄,在本村租下20亩空闲农田架起了13个大棚,从外地花费近万元买来了虫卵,开始养殖起“东亚飞蝗”。由于不懂孵卵技术,第一批蚂蚱全部死光,投入的两万多元也打了水漂。但他并没有放弃,凭着创业的执着,到处查资料,到天津、山东等地考察取经,全面了解蚂蚱销售状况、市场需求,学到蚂蚱繁育、养殖等环节关键技术;同时主动到北京长沟、保定等地饭店和水产门市等地联系收购事宜。
经过一年努力,2009年刘英俊的养殖基地首批成功出栏的800多斤蚂蚱被各地商户抢购一空。北方大部分地区是一年养殖两茬,刘英俊还按照蔬菜大棚的原理,通过扣塑料布给大棚加温50天的办法成功实现了3季养殖。这样每年只投入一些塑料布的成本,换回来的是整整一茬蚂蚱的收获,使养殖利润整体提高了30%。
现在刘英俊的养殖基地已步入正轨,年出栏蚂蚱6吨左右,产品畅销北京、天津、保定等地,供不应求。看着一天天长大的蚂蚱,刘英俊希望在个人创业的同时,免费提供技术,带动周边村民跟着一起发“绿色养殖”财。“我现在的养殖规模还是有待扩大,有的大客户一要就是10多吨,暂时还提供不了。希望以后逐渐能吸引农户养殖,实行订单回收。”
开栏的话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那里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新闻工作者唯有走进基层,才能有最鲜活的素材,才能有永不枯竭的动力,才能写出触动人心的精品。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一线见闻》专栏,力图以扎实的作风、鲜活的语言风格,展现人民群众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生动实践与伟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