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林火灿(右一)正在跟着老乡学习编提篮。本报记者周涵维摄
□□本报记者周涵维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白豹镇王湾村是个四面环山的村庄,靠山吃山,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所用的筐、提篮等工具都是就地取材,利用山上野生的榆树条编织而成。
8月5日,我们带着从老乡家里借来的镰刀、剪刀等工具,跟随村民王智上山砍榆树条。砍榆树条也有讲究,得根据所要编织的工具,选择长短和粗细合适的,我们要编的是小提篮,所以需要细一些的榆树条。活儿不难,但也很费体力,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平时不干农活的编辑记者来说,更是如此,没干多久就汗流浃背了。
砍完榆树条,我们来到村民王东邦家,在他家的院子里,开始了下一步工作——修整榆树条,将砍下来的榆树条上的枝杈和树叶去掉,在保证枝条平整的同时尽量保留树皮,并在较粗的一端切一个斜口,便于编织的时候穿插。
王东邦介绍说,熟练的人平时编一个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小提篮大概需要3个小时。王东邦亲手示范,手把手地教我们。编提篮要从底部开始,以6根树条为一组,共4组以中间点交叉相压,成辐射状,然后另取一根树条固定中间交叉点……老乡教得仔细,我们也学得认真。编提篮是个需要手劲儿的活,要随时调整篮子的形状,并拉紧拉实每一根树条,不然编出来的篮子缝隙就会过大,形状也不好看,干一会儿手就酸了,而且对于拿惯了笔杆子的我们来说,粗糙的树条也有些磨手,但大家都充满了干劲。最后,在老乡的帮助下,经过一天的努力,我们小组的成员共编成了两个提篮。
在老乡的眼里,我们的提篮是“粗活”,就是很粗糙的意思,但我们仍然觉得这是我们收获丰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