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行动·亮点]

网友投稿  2011-08-01  互联网

    【黑龙江】

    在耕地质量与土壤肥力监测网络建设上,每万亩耕地确立1个定位监测点,实行栅格化布局,全省农村确立1.6万个固定的长期监测点,实现全覆盖。县级在每万亩1个监测点框架之上,建立二级监测点。

    【吉林】

    东部在13个县(市、区)建设固土保水工程示范区65万亩,集蓄地表径流,涵养水源;中部在18个县(市、区)建设土壤蓄水示范区900万亩,增强保墒能力;西部在15个县(市、区)建设节水补灌工程示范区30个,推广机械化一条龙坐水种等3000万亩,实现节水抗旱保丰收。

    【辽 宁】

    实施辽河平原中北部棕壤区渍涝盐碱地治理,加大土壤改良剂推广力度;加快辽西北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尽早建成一批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河南】

    在全省30%以上的村,建立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高产高效示范区,实现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及施肥机具有机结合,统一技术操作,集中技术服务,实行标准化生产,探索全省不同区域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生产技术模式,实现在现有基础上产量增长10%~15%、水肥资源生产效率提高20%。

    【河北】

    遵循农作物需水规律,结合区域特点,改革耕作制度,优化种植布局,配套田间节水设施,集成创新节水模式,普及推广节水技术,完善监测服务网络,形成测墒、蓄水、保水、集水、节水、用水一体化的农田节水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省累计节水50亿立方米。

    【山东】

    为促进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一是强化配方肥、有机肥的推广,争取给予贷款、贴息、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二是建立测土配方施肥长期投入机制,加快普及步伐;三是在总结个性化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扶持建立统测统配合作社或服务队,大力发展“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

    【湖北】

    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措施,发展专家、厂家、商家、农家“四结合”的技术推广和服务模式。同时加强技术创新,由粗放式服务向精细化服务转变,满足农户个性化需求;由重养分配方轻施肥方法向二者并重转变,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湖 南】

    湘西武陵山区重点推广集雨水窖旱季补灌、旱地果园秸秆地膜覆盖、应用抗旱保水剂等农业节水技术;湘中衡邵盆地干旱走廊重点采取山塘整修清淤扩容,沟渠整治防渗、泵站新建改造等工程节水措施;湘南丘陵山区采用水稻浅湿节灌技术,旱粮秸秆覆盖、深耕改土蓄肥蓄水及避旱种植等技术模式;湘北洞庭湖平原区修复农田水利设施和打井提水,提高蓄灌排能力。

    【山西】

    不断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鼓励农民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和合理耕作的有效奖励机制,鼓励企业投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和农民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

    机制,在全省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贵州】

    建立基本农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和预警系统,认真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强化耕地质量监管,探索耕地土壤养分资源平衡管理方式和平衡施肥技术模式。

    【云 南】

    在秸秆还田上有一个突破,提高作物秸秆利用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同时积极发展经济绿肥和各种肥田作物,争取到“十二五”末,全省绿肥面积达到1000万亩。【新疆】

    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推进“整建制”建设,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成全区4587万亩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每3年为一个周期对全疆耕地进行轮换养分测定,着力解决不合理施肥和过量施肥问题。

    【安徽】

    建立健全土壤墒情监测点,建立土壤墒情、旱情评价体系和预警预测机制,并以土壤墒情监测数据为依据,提出与水资源分布相适应的节水型种植结构和节水农业模式,推广覆盖保墒培肥和肥水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

    【江 西】

    继续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所有耕地和所有农作物上的全覆盖;在水稻生产上全面普及施用叶面肥防早衰技术。

    【四川】

    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抓好示范县创建,创建20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县,探索整村、整乡、整县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经验和机制。开展“千村万户”大示范,整建制建设1000个配方肥示范村,设立1万个标准示范户。

    【陕西】

    继续扩大地膜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投入;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抓果树、蔬菜水肥一体化示范园建设,力争全省推广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继续推广抗旱耕作、抑蒸保墒、集雨补灌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开展大面积示范。

    【甘肃】

    以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千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程和农业部支持旱作农业项目为重点推进农田节水建设,到2015年全省灌区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面积达到1000万亩,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向“旱涝保收”转变。

    【福 建】

    重点抓好闽西北冬闲田紫云英恢复生产,扩大沿海地区蚕(豌)豆经济绿肥种植面积。在全省30个县(市、区)冬种紫云英等绿肥300万亩,绿肥秸秆亩还田量1200公斤以上,亩减少化肥施用量10%以上。

    【广 西】

    推广水肥一体化、覆盖栽培、集雨补灌、深耕深松与聚土垄作、生物篱与等高种植、水稻旱育秧与浅湿控制灌溉、微灌(微喷、滴灌)等节水农业技术应用,全区推广面积1480万亩,组织实施15个优势农作物水肥一体化及节水技术示范项目。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8-01/16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