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正视差距 细分原因 合力赶上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7-25  互联网

    近日,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做了一期节目《洋种子来势汹汹》,讲述了进口种子价格虽高但因为给农民带来了更多收益,逐渐挤占了国产种子的市场。同时,就中国的种业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国家把种业发展提升到如此之高的位置上,这个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寿光菜农偏爱洋种子

    董继宗,山东寿光最早一批发展蔬菜大棚种植的农户。他说,我是1985年种大棚的,当时看到番茄和甜椒的销路广便种了起来。上世纪80年代还是国产种子一统江湖,可供选择的品种很少。种的西红柿就是西安培植的,然而种了几年,产量始终不高,种出来的番茄和甜椒皮太薄,经不起运输,客户一来就说是次等货。

    客户推荐董继宗用国外的种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董继宗开始选购国外的种子,没想到产量比国内的提高了30%左右,年终一算账,一个大棚的毛收入能提高1万元。所以,一种就是20年。

    国外的种子通常要几毛钱一粒,而国内便宜的种子算下来只有几分钱一粒。价格最高差了十几倍,可是购买国外种子的农民却越来越多。董继宗说,同样是西红柿,国产的和进口的到了收购商的手里受到的待遇却不同。

    在山东寿光市种子交易大厅的一个柜台前,女销售商说,她销售的种子一半是进口的。由于产品品相好、耐运输,深受农民欢迎。虽然价格高,反倒比廉价的国内种子畅销。

    目前,寿光市种子年销量已经达到6万公斤,农民年购买力达3亿元,其中90%的菜农由买种子改成买种苗。大部分种子由当地的种苗厂购买,培育出种苗后再销售给农民。山东寿光市新世纪育苗厂厂长王瑞瑞说,现在还是以国外品种为主,像甜椒和西红柿全是洋品种一统天下。山东寿光市科园春种苗公司经理侯忠诚说,2001年公司刚开始经营时,国内种子曾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但是随着当地农民种植国外种子的热情越来越高,国外种子的份额也逐年增长,最高年份高达70%。

    尽管国产种子和进口种子之间的差价会高达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是菜农大多数还是青睐价格比较贵的进口种子,因为进口种子能带来更高的收益。一颗小小的种子,背后是进口种子和国产种子之间长达20年的博弈。

    科研经费的悬殊是最大成因

    王英明是寿光金田种苗公司的经理。该公司1994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研发和销售本土的西红柿种子。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做的时候没有国外的种子,所以比较好做。然而情况在2000年发生了变化。来自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种子开始大批进入中国市场。瑞士先正达中国区企业事务总裁王晓说,中国种子市场的发展潜力让先正达看到了机遇。

    王晓说,先正达的终端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这都需要工业化种植,然后集中运输、集中销售,这个模式要求产品一定要耐储运。所以,我们的科研投入很大,每年(全球)10亿美元以上,占整个销售额的10%左右。

    而作为寿光唯一一家搞研发的民营种子企业,金田公司从事科研开发的技术人员只有十多人,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只能达到100万元。比起国外动辄上亿元的投入,这只能算是个零头。

    一个是有几千人的研发团队,每年10亿美元以上的投入。一个是十多个人的研发团队,每年100万元人民币的投入,巨大的差距导致国内企业在抗病毒研发上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王英明说,国内的种业研究是滞后的,因为没有那么大经费提前搞研究。一旦有病害发生,国外马上就有抗病品种顶上去。

    2009年,北方西红柿流行TY病毒,给农民带来了不少损失。先正达公司当时就推出了抗TY病毒的种子,而王英明的金田公司直到两年后才研发出类似的种子。

    和进口种子相比较,由于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所以国产种业的发展速度根本就赶不上进口种业扩张的速度,大举进攻的进口种业让国产种业岌岌可危。而这种状况不仅出现在蔬菜行业,粮食作物也是这样。

    放开种业市场,意味着全球种子企业将同台竞技,占据着技术、资金优势的国际大公司给中国的蔬菜、粮食种植带来了看上去质量更高的产品,这样的表象给中国国内种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种业发展要有与战略相符的市场地位

    国外种业巨头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优质的种子资源,促进市场竞争,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也给国内种业敲响了警钟。有专家认为,尽管目前从种植面积来看,国内的种子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如果中国种业不能改变现状,在种子研发上长期落后于国外企业,那么发展下去可能存在一定的隐患。

    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国内种子企业应当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加强自身的科研实力。如果每个企业都来进行研发,都是小规模的,这种低水平的、重复的研发,不可能出突破性的成果。

    俗话说“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经强调:加快农作物种业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可见种子产业在我国被放在一个非常高的战略地位上。

    然而,目前我国种业的发展并没有和战略地位相符合的市场地位,在业内人士看来,最致命的弱点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足”。

    这样的现状不但使产品无法和进口种子进行抗衡,整个行业也受到非常大的冲击,许多企业生存艰难。而从长远来看,种业沦陷并不是危言耸听,而种业沦陷之后话语权的丧失,将对中国的蔬菜粮食种植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目前中国种业的现状应该引起多方的重视并寻找解决之道。     综编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7-25/16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