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进一退皆有保障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7-22  互联网

    本报记者胡立刚

    自2006年开始,浙江省平湖市在“系统工程”的理念下,以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村卫生服务站的改造、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村民看病费用大幅度下降、看病时当场结报、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乡村全覆盖”的理想效果。

    为此,记者走进平湖,亲身感受平湖的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

    7月11日,记者来到平湖市新埭镇大齐塘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只见近百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输液室、药房、健康信息管理室,整洁干净。社区医生沈杏观和孙小弟相对而坐,和记者曾经看到过的绝大多数脏乱差的村卫生室有着天壤之别。

    沈杏观,自1970年成为赤脚医生,至今已干了40多年,在行将退休之际,成为一个有稳定收入、能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乡村责任医生。

    沈医生告诉记者,在市政府2006年第一次为乡村医生解决养老问题时,他符合参加企业职工养老的条件,但是自动放弃了,2010年下半年,市政府再一次为乡村医生解决养老问题时,市卫生局补助了1万元,自己再拿出3000多元,终于吃下了老有所养的定心丸。

    今年51岁的孙小弟曾经是平湖最年轻的赤脚医生,整整干了35年,因为比沈医生小10岁,“老有所养”解决过程又不一样。先是参加农保,在2006年平湖市出台政策后,转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现在办公条件好了,医生的工资、福利等被纳入乡镇卫生院统筹,不再靠卖药生存。而且参加合作医疗的村民,看病当场报销,这样,村民看病既省钱又省心,自然高兴,小病不拖了,大病也不会突发,以往那些医患矛盾也基本没了。”沈医生一边讲,一边领着记者去管理室。

    在厚厚的一叠单据里,记者随机抽出一张收费收据。这是一张和城市医院几乎一致的单据。上面明确显示,应收费18.95元,参保报销5.21元,病人实际支付13.74元。

    看完了单据,沈医生又指着一台电脑说,病人除了能实时结报,还有电子档案,村民的基本情况、医疗史都存着呢,随时能为村民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

    当记者提出要找个最近看过病的村民了解下情况时,沈医生很快就找来住在附近的53岁村民沈龙宝。她告诉记者,同样的病同样的药,以前至少70元到80元,现在只要40多元,快降了一半的钱呀!现在,村民小病在村卫生站,中病去镇卫生院,大病去市人民医院,结账刷卡,不用再拿药费单东跑西跑去报销了。

    记者之后又走进牌楼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夏日午时的艳阳下,崭新的牌楼站显得祥和宁静,走进大厅,近200平方米的大房子,全新的装修,井然有序的布置,让记者感觉像走进了大城市高档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份刚刚启用的牌楼站,软硬件都按照国家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点的要求为目标,由镇卫生院统一分配过来的两个医生一个护士,承担着共4800个村民的卫生服务工作。

    周晓,2004年从嘉兴市职工中等卫生学校毕业后,作为社区助理执业医生,今年4月份刚刚从邻村调到牌楼站。她告诉记者每个月工资只有600元。

    面对记者的质疑,平湖市卫生局副局长王国忠微微一笑向记者解释:原来,在平湖的一体化模式下,社区医生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收入实行考核制,600元是基本生活报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实行绩效考核,考核成绩出来后,算出奖金,按季度发或年底结算。

    王国忠说,像周医生这样,如果考核合格,一年的收入应该在3.5万元到4万元之间,平湖9个镇街道卫生院所属的136个社区都一样。

    一支老有所养、收入稳定的医生队伍,全覆盖网络,以乡镇为主体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构成了平湖市的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村民看病费用大幅度下降,方便程度可以和城市居民媲美,曾经令社会各界普遍担忧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得到很好的处理。

    “如果说非要追根溯源的话,我认为,应该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把该项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以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最关键的赤脚医生的养老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各镇各村改造提升卫生服务站的软硬件。”王国忠说。

    2006年,平湖市卫生局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总数为395人的乡村医生队伍,具有助理执业医生资格的仅12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376人,以法定退休年龄计,到2010年底,四分之三要退出。

    年龄大了,必须退出,文化程度低、水平低,必须引进年轻的大中专医务工作者,一退一进,养老保险问题,软硬件建设问题,管理问题等等,一一浮出水面。

    为了解决全部乡村医生养老的问题,2006年平湖市政府、社保局、卫生局相继发出文件,按45周岁以下、45到60周岁、60周岁以上分出三类对象,分头解决;2010年,市政府、卫生、社保、财政再次发文,对最后一批未进保的乡村医生,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实行“平湖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至此,全市395个乡村医生都实现了“老有所养”。退出不成问题,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毕竟不是城市医院,引进人才更难。

    2010年,平湖市人民政府发出文件,从2010年起,每年招聘25到30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服务站工作,同时,由卫生局定向培养一批,到2015年,争取实现全市每两千人口至少有1名社区责任医生,每个服务站至少引进1名纳入镇(街道)卫生院事业编制管理的医学院毕业生。

    王国忠认为,没有这一系列县市级层面的政策措施出台,不可能实施人员的进退,乡镇、村也不可能投入这么大的精力、财力搞服务站建设,更不可能把服务站定位为卫生院的分支机构,从而把人、财、物全部纳入统一管理。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7-22/16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