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邓俐张凤云文/图
到重庆武隆去,游天坑、地缝、天桥,感受地球心跳!不经意间,这个有“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之称的神奇所在,一跃成为中国的一个兴奋点。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成就了“中国武隆公园”的世界名声,而自古以来,喀斯特之地积蓄水源困难,因此在10 年前,武隆县还是全市最穷的地方,只有几条等级不高的主干道,很多山区农民吃上米饭都是一种奢望。
如今,这里的农民几乎都住上了二层小楼。以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变身商品化程度很高、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的现代农业形态,尤其特色生态农业声名鹊起。2010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13元,同比增长了22%。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位于武陵山脉与大娄山脉交汇地带的农业大县,去大山深处探寻“生态富民经”的演进轨迹。
菜农摇身“卖生态”
7 月3 日,武隆县双河乡木根村公共服务中心的院坝里,几个城里的小孩正在追逐玩耍。曾友军的三层小楼就在服务中心的对面。他正在用自来水清洗从地里刚刚挖回来的大白菜。“这房子今年5月份才建起来,还没完全装修好,游客就追着来了。”生意的火爆让曾友军笑个不停。木根村坐落在半山腰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绿色。几个老人推着婴儿车,在乡间小路上慢慢走着。“来了好几天了。这里连电风扇都不用,凉快,空气好,菜也新鲜,早上自己去地里摘就行。”来自主城沙坪坝区的卫元放和老伴打算在这里住上几个月。
一年前,曾友军不过是个种菜的农民,也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一年后,他摇身一变,卖起了生态。在武隆县“旅游富民”战略的支持下,当起了小老板,如今他的农家乐一次可接待20人。“每人每月1200元,包吃包住,住满了月毛收入就有2万多。”展开重庆市地图,在渝东南、渝东北“两翼”地区17 个区县中,武隆平平常常:隐于大山深处,一度交通闭塞;没有成片的农田。然而,武隆又很不一般:连绵不断的大山,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景观类型,成为全国第六个、重庆市惟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同时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区域发展说到底是比较优势的发挥。武隆旅游资源的富集、多样化,全国少有,生态则是武隆的最大优势。”
武隆县县委书记刘新宇说,“而一个区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有限的,肯定要突出重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走‘绿色崛起’之路,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的重要原因。”
在武隆,生态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每年的春秋两季,武隆都会进行大规模的绿化造林,雷打不动,现在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而作为强县战略的工业发展,也有着非常严格的准入标准。
“用0.4%的土地发展工业,严格实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武隆绝不以牺牲生态来发展工业。”武隆县县长郭忠亮说,“严格一条准则,那就是‘冒烟的’一概不要,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绿色的GDP。”
守住青山不放松,为武隆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而日渐兴旺的旅游业,也为武隆带来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带动了乡村服务业及当地农副土特产品的开发。农民们开始跳出农家乐的局限,纷纷走入车间和工厂,成为品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力军。具有武隆特色的羊角豆腐干、芙蓉江野鱼、沧沟西瓜等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
2010年,武隆县仅开展餐饮服务、季节性房屋出租,以及从事农副土特产品生产流通的农户就有7000余,户均增收过万元,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
高山蔬菜俏起来
汽车行驶在武隆县境内平整的盘山公路上。两旁的绿荫丛中,隔不远就会看见一两户农家乐,这些农家乐打的招牌,无一例外,都是武隆特有的高山蔬菜等绿色农产品。
“武隆有两大品牌,一个是生态旅游,另一个就是生态农业。”7月3日,武隆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马奇柯指着双河乡高山蔬菜基地对记者说,“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打造了高山蔬菜、烟叶、草食牲畜、中药材、茶叶等农业主导产业基地,这是武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沿着马奇柯的指引,可以看见山坡上的卷心菜、四季豆、茄子、青椒……连绵十几公里。正是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十几位农民正在收卷心菜,停靠在路边的一辆重卡已经装得满满当当。远远地,木根村党支部书记黄天福骑着摩托车从地里赶了过来。
“拉菜的来了,我去看一下。一家一年能砍上三五车就可以了。一车十二三吨,就是一万多块钱。”黄天福笑着告诉记者:“我们村主要就是靠蔬菜,再就是乡村旅游。城里人对这里的蔬菜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到这里一看,心里有底了。高山蔬菜吃了放心。”
木根村的蔬菜种植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不过当时,武隆蔬菜还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没有打开市场,更没有自己的品牌。山上不能种粮,村民们便拿着蔬菜到山下去换,50公斤蔬菜仅能换回区区5公斤粮食。当时武隆县农村的状况大多如此。一个山区农业县,41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到了35万。
“我们这里的耕地、林地、草地大都集中在山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是真正的原生态。”县委常委徐正菊说,守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不能抱着金饭碗要饭吃。在充分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武隆最终确立了“打好农业生态牌、走好产业特色路”的理念。并着重围绕高山蔬菜做起了文章,打响了“自然、生态、绿色、安全”的发展口号。
经过几年的努力,武隆高山蔬菜借助高品质和错季上市的特点强势崛起。
木根人再也不用单家独户挎着菜篮子四处叫卖了,活跃在村里的100多名经纪人会定期联系收购商前来批量采购。而随着集约化、标准化的推进和种植结构的调整,高山蔬菜也不再是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而成了武隆县有着自主品牌的支柱产业。
加上旅游业的联动效应,武隆农民来钱的路子越来越多,腰包也鼓了起来。“过年的时候可以杀两三头猪,顿顿都有肉吃,以前一年四季啃干咸菜。”一位村民说。
如今,武隆的高山蔬菜已达到30万亩的规模,成为重庆市最大的秋淡蔬菜供应基地,全县获得各类认证的品牌有50多个。马奇柯告诉记者,今后一段时期,武隆的目标是建设“重庆市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重庆市最大的‘菜篮子’秋淡蔬菜供应基地和中国西部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凸显产业、生态、观光的有机结合,真正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万元增收
”比西瓜还甜
农村经济发展了,武隆人却并没有闲下来。马奇柯告诉记者,他正在着手谋划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像策划旅游那样去策划武隆的农业。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山区县域经济来说,更是如此。
旅游和农业这些关键节点有了,下一步的方向又在哪里?武隆县委、县政府在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也在思考更深层面的问题。
去年重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开展以来,武隆借势发力,在政策跟进、资金扶持等方面作出积极举措:进一步强化农产品销售市场硬件,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不断举办大型产品推介和农商对接活动,鼓励各乡镇自主举办促销活动;在帮扶农户增收上,强力推进“多层次、全覆盖”的帮扶模式,全面落实了增收效果算账、增收计划、产业覆盖、龙头带动、合作组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市场营销、干部帮扶、科技服务“十到户”……记者在武隆农村采访,能够充分感受到这项“智慧工程”带来的新鲜气息。
7月4日,沧沟乡河坝组村民任洪宇的西瓜地旁边,一辆小卡车显然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现在地头价是每公斤1.6元,还收不上来,这里的西瓜特别抢手。”来自武隆县城的一个经纪人这样说。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实施以来,西瓜成了沧沟的主导富民产业。沧沟乡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叶仲宇告诉记者,“乡政府主导,县供销社、科委、农委等8个部门扶持,除了对标准化示范园和规范化种植予以补贴外,还专门派出技术服务员,分村包片轮流对西瓜种植户进行培训。”
如今,沧沟西瓜已经从2007年的400亩发展到了近万亩,全乡1600多户种植西瓜或者从事相关的行业。任洪宇说:“‘万元增收’我们农民已经尝到甜头了,比西瓜还甜!”
县农委主任余长江告诉记者,在武隆,不光是沧沟的西瓜,每一个农业主导产业都有2到3个龙头企业、一批专业合作社、多个生产基地和成千上万的农户。
武隆的“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整合。“整合县域资源,确保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科技知识,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优势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向市场化发展,提升各种产品的附加值。”县万元增收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知洲给出了详细的阐释。
县长郭忠亮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一张立体的经济发展网,织得越严密,基础就越牢靠、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越大,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广。”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该做什么、企业该做什么、农民该做什么,都有着很明确的分工。
生态旅游加生态农业的“农旅双链”驱动,再加上县域资源的不断整合提升,山区经济发展独有的“武隆模式”已现雏形。随着“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武隆农产品品牌越做越响。武隆县委、县政府开始瞄准更广阔的市场,加快推进“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有机蔬菜、天然色素、民德食品、旺泉山葵等农产品已经走出国门。
“横向一二三产联动,纵向产业链条延伸。我们的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发家致富。”刘新宇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