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牧民的口碑,就是党的丰碑

网友投稿  2011-06-27  互联网

    本报记者何兰生

    西域边陲,天山南北,这里山河壮丽,人民淳朴。有一个人,38年来始终以真情和坚守绘就着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辉的民族和谐画卷:今年“六一”儿童节,维吾尔族中学生阿丽瓦热把她亲手缝制的第16顶小花帽献给了他;今年肉孜节,作为汉族医生的他,手机上竟然收到500多条少数民族群众发来的节日祝福;前不久的端午节,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给他送来包裹着深情厚谊的粽子。他,就是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38年来,庄仕华利用为各族群众看病的机会,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被誉为是为民造福为党树碑的优秀共产党员。

    为数十万各族农牧民带来健康的“福音”

    38年里,庄仕华带领医护人员行程40多万公里,为边远地区各族群众和部队官兵巡诊38多万人次,赢得各族群众自发赠送的锦旗9000多面,被誉为各族群众生命的“守护神”。

    新疆是胆结石、肝包虫病高发区。为了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边远地区各族群众,庄仕华在巡诊中把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当地医院。1998年10月,庄仕华路过沙湾县医院时,得知因医疗技术条件落后、农牧民治疗胆结石要到几百公里外的乌鲁木齐的消息后,先后4次到沙湾县医院现场传授技术,培养了3名腹腔镜专科医生。有人说他傻,庄仕华不以为然,他说,多为当地培养一个医生,就多一股为群众解除病痛的力量;多解除一个患者的病痛,边疆就增加一分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如今,沙湾县医院平均每年治愈600多名胆结石患者。近年来,庄仕华深入边远地区开展医疗巡诊,先后与新疆额敏县医院、喀什地区医院等19家医院开展医疗扶贫协作,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贫困地区义务培训了120多名医护人员,不仅给边远地区数十万各族农牧民带来健康的“福音”,也凝聚起了各族群众对党的信赖。

    把草原搬进医院,是庄仕华对农牧民患者人性化服务的一大创举。在武警新疆总队医院,人们每天都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夕阳西下,羊群在草地上吃草,鸡鸭在树荫下觅食,葡萄架下、果树林中,身穿病号服的患者在聊天、散步。庄仕华说,我们在医院的空地上种上绿草、栽上果树,养起牛羊,就给农牧民患者营造了一个与他们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家,这也是一种精神疗法。在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农牧民患者在得到高质量治疗的同时,有多少人喝过庄仕华亲手熬的稀饭、煮的肉汤、打的牛奶,有多少付不起医疗费的农牧民患者在庄仕华和同事们的捐助下驱除了病魔,人们数也数不清。   

    巡诊一线,播下民族团结种子一片

    新疆有47个民族,不少群众生活在偏远的高原深山、大漠戈壁。庄仕华不满足于把来医院看病的病人治好,还主动走出去义务巡诊和回访病号,把送医送药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桥梁,做到巡诊一线播下民族团结种子一片。

    15年前秋天,乌鲁木齐县维吾尔族妇女帕塔木汗的丈夫乌拉孜不慎掉入20多米深的废矿井里,造成颅骨、脊椎、大腿等10多处骨折。庄仕华巡诊时听说后,把乌拉孜拉到医院进行了6天6夜的抢救。乌拉孜的生命得救了,可生活不能自理。一个月后,庄仕华回访病号到乌拉孜家,看他缺乏营养身体恢复慢,就给他家买了一头奶牛,让帕塔木汗给乌拉孜煮牛奶补营养,乌拉孜卧床大小便失禁,家人给他换洗尿布非常麻烦,庄仕华又买了一台洗衣机送到他家里。两年后,帕塔木汗患上胆结石病,女儿古丽也得了乳腺瘤,全家几乎陷入绝望。庄仕华得知后,把帕塔木汗母女接到医院,带头捐款给她们做了手术。看着他家没有经济来源,庄仕华就帮他们开了个小卖部。去年又帮他家盖起了新房。如今,庄仕华给帕塔木汗家买的奶牛共生了9头小牛犊,全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帕塔木汗觉得无以回报,就把庄仕华15年做的好事,用维语记在了一张张纸条上珍藏起来,逢人便说:“我们家有3个民族,我是维吾尔族,丈夫是哈萨克族,我们还有个汉族亲人叫庄仕华!”

    2006年5月,庄仕华被推荐为首届“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候选人。他的事迹在新疆媒体公布后,乌鲁木齐县八家户村73岁回族老人马玉珍一次就买了1000份报纸,在大街小巷用亲身经历宣传庄仕华的事迹;莎车县维吾尔族牧民帕依夏在网上发出邮件,讲述庄仕华当年免费为她手术,挽救了她生命的经历;吐鲁番市13位村民写了130封信,向亲朋好友宣扬庄仕华爱民亲民的故事。最后,庄仕华以65万的最高票数当选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

    既要割掉病根子,也要除掉穷根子

    庄仕华不仅心系各族群众的病痛,还把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责任。他认为,只有各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改善了,才能发自内心地拥护党、跟党走,真心实意地维护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他把本职岗位作为党团结各族群众的纽带,与同事、战友一起先后帮助560多名患者解除了贫困。2003年12月10日,身患胆结石的哈萨克族牧民木扎别克手捂腹部蹲在医院门口,正为钱不够发愁。庄仕华当即把他带到门诊部说:“赶快安排住院,费用以后再说。”几天后,庄仕华亲手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病愈出院那天,木扎别克的妻子带着东拼西凑的2000多元钱,赶着家中仅有的5只羊到医院结账。庄仕华说:“这羊是你们家的命根子,医疗费不够等你家条件好了再说。”过去,木扎别克养羊挣的钱,都用在了看病买药上。庄仕华为木扎别克做了手术,不仅割掉了他的病根子,也除掉了他家的穷根子。5年后,木扎别克家从5只羊发展到70多只,他到医院还账时才知道当年庄院长已帮他交齐了费用。

    2003年12月,乌鲁木齐维族妇女古丽沙胆结石病急性发作,庄仕华为她手术后得知,古丽沙的丈夫离家出走,9岁的女儿阿丽瓦热辍学在家。古丽沙出院时,庄仕华拿出300元钱给阿丽瓦热:“回去安心上学,以后费用伯伯帮你交。”从此,庄仕华和医务人员同这个贫困家庭结成了“亲戚”。他经常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古丽沙家回访,为她家解决困难。古丽沙家房屋破旧不保暖,庄仕华帮助修缮;过年过节,庄仕华送来羊肉、米面和油盐;女儿上学买不起学习用品,庄仕华送来校服、书包和作业本;古丽沙家没经济来源,庄仕华帮她找了一份工作。在庄仕华的关心下,古丽沙母女逐渐走出了困境。阿丽瓦热重返校园后,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只要在班里考上好成绩,就给庄仕华缝制一顶小花帽。

    吐鲁番市葡萄沟乡巴格热村是个多民族居住村,过去村里十分贫困,群众纠纷时有发生。5年前,庄仕华巡诊到村里时发现,53岁的村民买木扎尔患胆结石病,因家庭贫困多年不能医治。庄仕华把买木扎尔接到医院做了手术,又把这个村其他12名患胆结石病的村民接到医院进行治疗。庄仕华用实际行动在村里倡导出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新风尚。从此,村民们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联合发展葡萄种植加工业,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被吐鲁番市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村”。

    38年来,庄仕华就是这样践行着服务边疆各族群众的价值追求,以自己的博大爱心和精湛医术赢得了新疆各民族群众的口碑,也为民族团结和我们党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27/16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