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技术路线改变传统农业

网友投稿  2011-06-24  互联网

    本报记者王瑜

    小麦亩产增450斤,山东省德州市陵县神头镇李五道村村民李祖奇用了3年。2008年秋,陵县组织实施小麦“十、百、万”高产创建活动,第一个十亩攻关田就选在他家承包田里。今年启动的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再使全县小麦平均单产增加6%。在整建制推进中,陵县进行了哪些探索,有什么启示?继续稳粮增产还需迈过几道坎?

    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

    ——高产创建后,种地大不一样了

    李祖奇家粮食产量一直是村里最高的:“原来靠的是‘肥大水勤’,没什么技术含量;高产创建后,种地大不一样了,变化主要在播种和管理上。”

    从2008年秋种开始,陵县农业部门在万亩示范片推广供种、深耕、秸秆还田、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五统一”,并通过田间地头讲解、开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开始不太相信。”李祖奇坦言,“没想到第二年小麦亩产增加了100多斤,玉米增产200多斤。算下来一亩地多花5块钱,这下大家都信服了。”

    高产创建形成的技术路线,改变了农民的种粮习惯:播前要深耕整地,耕层达到22厘米;小麦浇水讲究分类管理,时间要恰到好处,浇后要配合划锄松土;防治病虫要根据病虫测报,统防统治,力求“治虫不见虫”。

    万亩示范片,带动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近年来,该县将农业项目捆绑实施,累计投入2亿多元,大力实施方田建设、引蓄水工程建设、水网体系建设等工程,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生产格局,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75.6万亩。

    通过高产创建,陵县建立健全了农技推广、良种繁育、植保服务、测土配方施肥四大公益性科技服务体系,形成了“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农技人员“兼职”搞推广的问题。现在,基层农技员“几乎一年到头都盯在地里,一个月有半个月往田间跑”。

    地力不同,肥力不同,管理不同

    ——投入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到位率

    高产创建,助推陵县2010年粮食总产突破20亿斤。为了推动粮食生产再上台阶,今年该县启动了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把粮食高产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工作机制由片到面、由村到乡、由乡到县进行推广。县长马俊昀说:“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国率先实现整建制粮食高产,因此要像抓项目一样抓粮食生产,促进优质粮食均衡增产。”

    目前,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和万亩示范片相比差150斤,玉米亩产差100斤左右。差距来自哪里?陵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杜长林说,与万亩示范片相比,整县整乡的土壤地力不一样。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平均提高一个地力等级,每亩能增加200斤的粮食产出能力。

    基础设施上同样有差距。陵县宋家镇东蜂李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国说,现在浇地不愁,但都是井水浇灌,还用不上黄河水。用河水浇地,每天能浇20~30亩,每亩3~4元;用井水浇地,每天只能浇6~7亩。

    “人力、肥力跟不上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李祖奇说,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平时就老两口管这50多亩地;家里2头牛、2只猪和6只羊头产出的有机肥,只够示范田培肥地力。

    在神头镇乃至整个陵县,这些情况很普遍。从某种程度上说,投入水平直接影响到粮食高产创建形成的技术路线能否推广开来,能否不走样地落实到田块上。为此,该县今年计划整合2亿元财政资金打造30万亩高标准高产创建示范区,并对100名高产示范农户、粮食总产增长幅度大的前三名乡镇和高产示范田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服务社会化,队伍专业化,全程机械化

    ——农机和农艺的结合很重要

    随着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刘元国还是村里抗旱服务队和植保服务队队长。“在外打工1天挣200多元,回来1天就得少挣这么多;我给他们浇一亩地收35元,防治病虫收4元工钱,一家3亩地连1天的工钱都用不上。”算准了这笔账,现在找上门来要求“代浇”、“代治”的越来越多。在东蜂李村,这样的服务队还有2个。

    目前,该县万亩示范片村村有社会化服务队,统防统治率达到30%~40%,然而这些自负盈亏的服务队同样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制约——病虫害防治季节性强,长期雇人养不起,临时雇的人又不专业。为破解“专业化队伍不专业”这一瓶颈,陵县植保站于去年秋天扶持成立了金丰植保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信息、技术和设备支持,希望通过服务各村植保队,使专业化植保服务直接到村到田,进而整合资源,实现跨村跨乡作业。

    然而,要解决社会化服务中劳动力不足、技术难到位的问题,最终要依靠全程机械化。1台大型植保机械每天能够作业150亩地,相当于15个人背着喷雾器干1天。

    杜长林发现,机械化水平较高的环节,技术到位率也较高;机械化水平较低的环节,技术推开就比较难。比如新型播种机配备的镇压器,带动了镇压技术的推广;而因为没有相应的机械,保墒效果很好的划锄至今难以大面积推开。他认为,全程机械化,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很重要,一方面从播种开始就要考虑机械作业要求,另一方面要尽快研制适合丘陵、倒伏作物等特殊地形和苗情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24/16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