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余向东
白的绵羊,黑的牦牛,黄的骏马,还有无边无际的绿色草场、遍地金灿灿的格桑花,还有蓝天白云、雪山冰川。这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那曲。
时而雷雨如注,时而阳光普照;国道上车流如梳,原野上宁静祥和;每一户牧民亲如近邻,千里奔波却迈不出县境。这里是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带,那曲。
那曲习称“羌塘”,旧称“黑河”,藏语意即黑色的河流。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全国平均海拔最高、行政区域面积最大、自然环境最严酷的地区(市),面积46万平方公里,占西藏总面积的34%,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3%,仅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就达29.8万平方公里,素有“江河源”、“高原水库”、“中华水塔”的美誉。
那曲下辖11个县(区),43.8万人,基本上是一个纯牧业地区,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藏北游牧文化源远流长。“西藏和平解放前,那曲牧业生产纯属靠天养蓄、粗放经营的原始状态,牲畜存栏量最多只有200多万头(只、匹)。一旦发生大雪灾,脆弱的牧业经济不堪一击。”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欧嘎说旧论新颇多感慨。
“和平解放60年来,广大农牧民群众拥有了生产资料和生存空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实施扶贫开发和牧业基地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010年全区牲畜存栏量达到656万头,出栏率30%以上,农牧业总产值13.5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79年还仅有154元,2010年突破了4000元。”
看起来辽阔壮美的藏北草原,其实建立在脆弱的生态之上。高寒草甸地貌,薄薄的草皮下面就是沙地或冻土,真正丰厚的草场并不多见,那曲牧区平均8亩草地才能承载一只绵羊。传统牧区调结构、上效益势在必行。
怎么调结构?那曲地委宣传部长多吉坚赞说,主抓四个方面:一是选育优良品种,保护好“安多绵羊”品牌;二是加大出栏量,提高商品率;三是部分退牧还草,维持可持续发展并平衡生态环境;四是加工增值。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上述举措在安多、那曲、聂荣等县,已得到有力推进,近年来新建了一批奶制品加工厂、藏毯厂、牲畜屠宰场、工艺品厂。部分牧民群众开始走出单一牧业,从事建筑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或外出务工,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住在那曲镇上的藏族老人扎拉说,过去一头牦牛卖个几千块,现在一张牦牛皮就值那个价,牛毛、牛绒、牛头、牛脚都是宝。搞加工,把整头牛分割销售,能多赚钱。
畜产品加工还改变了当地牧民的生活方式,过去把牛羊肉“当馒头吃”,摄入热量不低,但生活质量并不高;现在消费自己加工出来的产品,讲究食品营养搭配,牧民的生活正在向精细化、现代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