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李海涛
多年来,农业部在紧抓农业生产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部门职责,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树立文明生活新理念,提高农民民主意识,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尚的形成,传承中华农业文明。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近年来,农业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2009-2010年,阳光工程共计培训农村劳动力达600万人。通过技能培训引导,促进农民分业、农业分工;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以及新农村的规范化服务管理提供人才支撑;培育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高了农民技能和素质。
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农业部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的发展,着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和农村清洁工程。目前,全国沼气户用已达到4000万户,受益人口达1.55亿人,形成25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减排二氧化碳6000万吨,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增加了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和卫生习惯,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民文明生活新理念的形成。
同时,农业部以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为契机,着力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积极推动资产财务管理工作从单纯抓财务管理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转变;从重点抓资金管理向全面加强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转变;从注重指导集体直接经营资产向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现代经营方式转变,基本构建起村级民主监督、乡镇会计监督、政府审计监督、网络实时监督、责任落实监督“五位一体”的村级财务监管体系。目前,有98%的村实现了财务公开,78.7%的村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超过90%的村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按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总体部署,农业部还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涉及农民负担事件“责任追究制”等五项制度,并通过农民负担监测、信访举报、检查监督、案件查处和农民负担监督卡等日常监管制度,基本实现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遏制行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发生,促进了农村基层行业风气的转变。
此外,农业部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2010年,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组织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休闲农业发展,使休闲农业成为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对青少年进行优良传统教育的载体,成为带动提高乡风文明水平、改善村容村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