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红星照耀寨碧村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6-22  互联网

    苗岭山上雄鹰飞翔,崇山峻岭云雾缥缈,山花野草连绵起伏。美丽的舞阳河畔有一块贵州东部最大的湖迹平原,人称3万亩大坝,也叫旧州坝子。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后写下的第一首词里这样形容旧州坝子。

    如今,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一个名叫寨碧的村子迅速崛起,成为3万亩大坝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3 万亩大坝上,70 多年前发生的一系列传奇故事,赋予寨碧的是沉甸甸的厚重和沧桑。

    历史篇传奇红色沃土

   在这里,毛泽东指挥黄平尖山坡战役,一举跳出贵州军阀王家烈包围圈;周恩来、肖克等率领的中央红军曾二过黄平县,找到一张弥足珍贵的法文贵州地图,为红军走出贵州指明了道路;马红军等许许多多的红色种子和佳话,铸就了这里的“红色文化”。

    一张法文地图:红军跳出包围圈

    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记者终于找到这座四周高墙围护的法式天主教堂。置身于此,仿佛又回到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

    1934年10月2日凌晨,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长征先遣队,经过一路行军和战斗,攻下了旧州。红军在旧州天主教堂里,发现了一张一平方米大的法文贵州省地图。

    地图是行军作战的无价之宝,只是谁也不认得那些歪歪斜斜的法文。

    正在犯愁,突然听说找到一位懂法文的牧师。牧师名叫阿尔弗雷德·勃沙特,中文名叫薄复礼。他从旧州回镇远途中,遇上了红军,便被带到红六军团司令部。来中国12年,勃沙特懂中国话,也认识一些中国字。于是,红军指挥员便请他帮助把地图翻译成中文。

    在蜡烛光下,肖克将军在方桌上摊开地图,用手指着一个个法文地名,勃沙特操着生硬的中国话翻译。两人边讲边比划,地图上的山岭、河流、村镇、城市,逐一标上中国字。

    译完,已是三更天了。 后来,勃沙特跟着红六军团到了湘西。开始时由于生活不习惯,吃不了苦,勃沙特几次想跑。但在亲身体验红军的真情后,他为红军的严明纪律和非凡能力所折服,又留了下来。

    1936年4月,红军逼近昆明,肖克等人考虑到战事复杂,便让勃沙特离开红军。临别时,肖克亲手为他做了一道粉蒸肉,设宴饯行。

    在昆明,勃沙特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一本288页的回忆录《抑制的手》,在英国伦敦出版。在这本书里,勃沙特称赞中国红军英勇善战、纪律严明。他曾对友人说,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回国后,勃沙特又写了很多关于红军的文章和回忆录,成为外国人对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介绍。

    五十年后,76岁的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作《长征》一书,沿着红军长征路线进行采访。他写信给肖克将军了解这件事。肖克复信道:“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不能遗忘的军事活动。我们从湖南进入贵州,用的是旧中国中学生用的地图。图上只有省会、县城、大市镇和大河流、大山脉,只有约20平方厘米大。得到这样一张一平方米大的贵州地图,我们多么高兴啊。我们后来转战贵州东部直到进入湘西,其间全是靠这张地图。”

    1984年10月《人民日报》报道这一故事后,许多外国报纸相继转载,有关部门和热心人士还四处奔走,寻找勃沙特。经多方努力,两年后终于辗转找到了侨居英国曼彻斯特的勃沙特。肖克闻讯,立即通过有关部门,向这位老朋友致以问候和良好祝愿。

    一位老红军:马崇德的苗岭情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热播的《马红军》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电影中的主人公马红军的原型,就是当年长征路上受重伤,得到当地苗族群众全力救护的红军战士马崇德。

    70多年来,每次讲起这段经历,马崇德总会说:“我的命是苗胞救的!”

    马崇德于1913年出生在广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2年他在湖南参军后,被编入红一方面军,成了一名司号员。1934年12月,当红军突破敌人的四道防线进入贵州省黄平县苗岭山区时,马崇德所在的军团与当地土匪、国民党反动派发生激战。

    战斗中,马崇德腿部受重伤,远远落在大部队后面。当他和10多个伤兵走到黄平县的湾水河时,却找不到一条渡河的船只。为了过河,他们只好将10条麻绳拧成一条,搭成绳桥涉水过河。但在冰冷的河水浸泡下,马崇德腿部的伤口开始溃烂,行走十分困难。

    1934年12月26日,当10多个红军伤兵翻越了海拔1200多米的黄飘大山后,好多山匪从山上冲过来,同行的10多名战友被杀害,只有马崇德和另一个伤兵侥幸逃生。但当两人搀扶着走到黄飘屯时,那位战友因伤势恶化倒下了,再也没有醒过来。马崇德回忆说,之后他就一个人在乡间小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几天粒米未进,感觉身子骨在慢慢散架,走到一块田地时,他两眼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远方的枪炮声将马崇德惊醒,但此时他已经没气力走路了,口袋里只有两块银元,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这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身穿蓝色土布衣服、腰间别着柴刀的苗族青年。“他拉着我的手比划着说了几句苗语,后来就跑了,他的话我听不懂,但从他的眼神里,我感觉他是想要救我。”马崇德回忆说。

    过了一会,那位苗族青年又带着一个苗族青年回来了,两人将他抬到了半山腰的一个苗族村寨里,帮马崇德换上了一身土布便服,并从山上采来草药给他疗伤。“那天晚上,一位苗族老妈妈煮了一大碗米饭,一口一口喂给我吃。”在他们的照顾下,马崇德的伤势开始好转。

    几天后,尾追来的国民党军队到各村寨搜查,并扬言:哪家藏有共产党不交出来,就把哪家斩尽杀绝!为了躲避敌人的抓捕,几名苗族青年连夜把马崇德藏到一座深山的破庙里。在庙里躲藏的那段日子,两位青年每天晚上摸黑来送饭,换药……慢慢的,马崇德知道了这两位冒着危险救助自己的苗族青年是沈光健和沈政。“我当时问他们为什么要救我,他们说之前就有头戴红星帽的队伍经过,他们耳闻目睹了红军的言行,认定这是穷人的队伍,这才出手相救。”

    马崇德伤好的时候,长征的红军队伍早已经离开了贵州省,他放弃了追赶大部队的想法,在当地生活下来。解放后,马崇德与当地一名苗族姑娘结婚成家,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如今,97岁高龄的马崇德老人,会说一口地道的苗语,根本看不出他是“外乡人”。老人的生活很简朴,每天还和老伴一起下地干活,挑水做饭,不用子女照顾。他还是住在一个并不宽敞的旧木屋里,屋里的摆设也十分简陋。马崇德老人说,现在的生活他已经很满足了,过得很幸福了。

    一座老屋:今天从历史走来

    旧州所在的黄平县,山地纵横,交通十分不便。在古镇一处陈旧安静的老屋门上,挂着一块“老干部活动中心”招牌,显示着这栋老屋仍在发挥余热。老屋内墙保留的两幅黑白壁画,无声地证明着它不平凡的历史。画面描述的是4名红军战士在抢救伤员和村民在搀扶伤员。”旧州镇党委副书记吴涛介绍说,在红军长征经过旧州时,这栋老屋曾是战地医院,这两幅当年红军宣传队画下的宣传画,历经70多年的风风雨雨,今日清晰依旧。

    红军公墓上空的巨大红旗雕塑,城内老墙上保存的革命时期的宣传口号,处处可见的历史印迹,都在告诉外来人,这座小镇曾与长征和红军结下不解之缘。据旧州党史记载,1934年9月,肖克率领的红军长征先遣队曾路过此地,任弼时、肖克、王震和他们率领的队伍曾夜宿旧州。同年12月,中央红军左路纵队也曾进入旧州境内,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众多首长也曾进驻。

    “毛主席不仅到了我们这里,还在我们县初步确立了领导地位。”当地负责同志说。2004年出版的《毛泽东全传》也有类似记载,在黄平,毛泽东初步确立了领导地位。

    现实篇和谐新寨碧

    在漫长的历史中,七十年,只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她却负载了寨碧贫困、追求、奋斗、新生、改革……改革开放的大潮催化了地处大山深处苗寨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和现实在这里错落交叉。

    一次巨变:新农村建设创奇迹

    走进寨碧村,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扑面而来。小溪像一条玉带环绕着村子,极目远眺,寨碧村“宛在水中央”。寨碧村原名寨壁,因村里一道土丘陵像墙壁而得名。

    村党支部书记王清华说,2005年,在村民大会上,大家提出要把这里建设成碧浪连绵的和谐村寨,就一致提议把寨壁改成了寨碧。

    “做梦都想不到,我们农村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漂亮的房子,喝上甘甜的自来水!”75岁的老党员王治华高兴地指着一幢幢新房子,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村里的变化?嘿,变化真是太大了!以前,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烂泥路,村口是臭水塘,家门口是污水沟,村中的破烂厕所臭气熏天。现在好了,村里主要通道都铺上了水泥路,800多户都接通了自来水,门前种上了花草,连蜘蛛网一样的电线也重新架设得笔直笔直;村口的臭水塘原来水黑得像墨水,如今换上了干净的水,养上了鱼,种上了莲,好看得很。”

    2009年以来,寨碧村确立了“强基稳村谋跨越、构建和谐大寨碧”的活动主题和“三化四区一推进”(“三化”:生产发展科学化、农民生活城市化、民主管理多元化;“四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经济果林区、农产品加工区、康居工程居住区;“一推进”即是全面推进寨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构建和谐大寨碧目标)的活动载体,并做出了学习实践活动必须见成效的郑重承诺。

    “建设新农村,不但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让我们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农村有了新希望,党和政府真是做了件大好事!”谈起新农村建设,村支书王清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寨碧村做豆腐、编斗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手艺精湛,质量过硬。全村大部分人家都会做豆腐、编斗笠。“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这首歌谣,反映了寨碧人对特色产业的陶醉和憧憬。

    如今,寨碧村涌现出一大批生产大户,其中从事豆腐、米粉、竹编等加工的有26户,建筑业40户、运输业40户、种植大户50户、养殖大户120户、个体经商户60户,这些示范户平均年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

    一个强劲支部:党给的最好礼物

    “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村民秦祖珍说,“县委、镇党委帮助我们配强两委班子,寨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希望、有奔头!这是党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事实是有力的证明。近年来,寨碧村党支部紧紧结合寨碧村实际,提出“抓两头带中间”(即抓生产发展和管理民主这两头,带动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这个中间)的大胆想法,随后又提出“打工铺路、种养带户、加工致富”的思路,组织研究制订了许多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党员“联一扶二帮三”,涌现出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村党支部要求每名党员至少联系1户富裕户,扶持创办2户科技示范户,帮助3户贫困户,并配套开展“八星党员”(学习星、创新星、致富星、帮带星、奉献星、道德星、法制星、廉洁星)和“勤劳致富户、科技致富户、技能致富户”评选,从而在村里形成人人争当先进,户户谋划致富、家家孝敬老人的和谐氛围。

    积极探索和引导产业项目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寨碧村已建成年生产能力2000吨的精米加工厂,配套建起1500亩优质米生产基地;建起1101亩鱼苗基地,覆盖108户;柑橘基地1343亩,文柦柚基地200亩,覆盖120户;建成年产量达50万只鸭苗的村级企业——种鸭孵化场,带动周边群众养鸭400余户……如今,寨碧村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05年的2500元,提高到2010年的6321元,今年有望达到7000元。

    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当然有魅力。老支书张明高给记者讲起这样一件事:2006年6月的某一天,村里25名优秀青年齐刷刷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些青年都是看到了党支部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后,受到感染和鼓舞,决心加入党组织,

    为村民服务,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寨碧村谋求发展强班子,激励致富树旗子,一心为民寻路子,倾心帮扶挣票子的各项举措,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食不果腹到生活宽裕,从茅屋土墙到“别墅洋房”,从泥泞小路到硬化村道……党员的汗水,支部的心血,一如灿烂春光,闪耀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个好领头人:支书让党旗更鲜艳

    在寨碧村采访,记者听群众说得最多的是:“我们的支书没有白选,村班子是有能力、有水平的,我们信得过他们。如果没有这样的好班子,就没有今天的寨碧村。”

    1998年,经过民主海选,王清华当选村委会主任。当王清华带领村民治穷致富正显效时,有的村民反映他贪污挪用项目款。县纪委入村调查的结果是,王清华不仅没有贪污项目款,为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反而把自家的钱搭了进去。

    这件事让王清华反思很久,“打铁先要自身硬”。2002年他辞去村委主任职务,外出打工学艺,每年能挣五六万元。

    王清华走后,寨碧村的工作一下子由名列前茅变成了后进村。镇党委着急,村民们也着急。2004年的一天,镇党委书记雷光华得知王清华返村的消息,立马做工作请他出山。2005年年初,在全村年满18周岁以上的村民海选中,王清华以1700多的高票,再次当选为寨碧村委会主任。不久,43名党员一致推选他出任村党支部书记。

    与王清华交谈,他兴趣最浓、谈得最多的是“发展”两个字。“科学发展,就是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如果做不到,就谈不上科学发展,更不可能富裕、和谐和文明。”这是王清华对科学发展的朴实理解和诠释。

    2009年3月,王清华积极引入科学发展机制和理念,以村工会组织为阵地,对200多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全部实现再就业,并涌现出养鱼大户潘金银、养猪能手肖光六等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代表。此外,他又提出了打造200亩文柦柚种植园、修建10000米沟渠等20件实事。

    王清华和他带领的寨碧村党支部,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到“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十佳人物’”,一个个奖牌和个人荣誉的获得,让人们相信,寨碧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未来篇生态强寨碧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我们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我们就有信心把寨碧村绘制成一幅最美的画卷,打造出一个富裕、和谐、文明的大寨碧。”村支书王清华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初听上面这句话,一般人可能觉得有点“海市蜃楼”。但是,只要到今天的寨碧村里走一走、转一转,听听老百姓朴实的话语,你一定会被寨碧人“踏遍千山万水找路子、历尽千辛万苦排困难、费尽千言万语作动员、想尽千方百计谋发展”的“四千”精神深深感动。

    在寨碧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2500元增长到2010年的6321元,短短几年实现了一次不小的飞跃。王清华就是这样带领着寨碧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在美丽的农村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寨碧村的发展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级各类媒体纷纷给予宣传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前来学习,一些专家学者也慕名前来考察调研,寨碧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最感动的是去年6月,作为贵州基层村干部的代表,我走进中南海,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总书记得知我是贵州的代表时,握着我的手高兴地说,‘贵州农村的发展不容易,你们一定要有信心’,这些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谈起去年到北京参加“全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时的情形,村支书王清华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似乎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总书记的殷殷关怀是寨碧发展的新动力。在王清华的计划里,一幅更美好的寨碧新蓝图正在绘制着:一是依托舞阳湖、独特的田园风光、灌溉条件良好的优势,借旧州万亩大坝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之势,把寨碧打造成为鱼米之村、生态之村、和谐之村。二是依托已建成无公害优质稻种植、鱼苗繁殖及稻田养鱼基地,全力打造以“古镇香米”为代表的绿色农产品。三是把现有柑橘、文柦柚基地和山林及高坡牛水库纳入规划区,建一个立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园。四是着力抓好农村沼气池建设,让农家肥和有机肥成为主要肥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节水农业,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动发展。五是把进寨路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环绕全村的乡村旅游公路,实现农业生产、旅游观光同步推进。六是做好农村建房规划,统一控制红线、统一建筑风格、统一外观色调、统一房屋朝向,努力改变“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的现象,真正把寨碧

    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现在的寨碧村,寨寨整洁,户户干净。村寨主干道两旁种上了花卉盆景,设置了果皮箱。村民家中,高级音响、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过上了“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挑,煮饭不用柴”的新生活。劳动之余,村民们还自编自演民族歌舞,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村新貌新风尚。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真正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我们就有信心把寨碧建设成黄平乃至州内、省内的又一个‘华西村’,实现构建和谐大寨碧的目标。”对寨碧的明天,王清华激情满怀。

    离别时,村里的广播一直在播放着属于寨碧人自己的歌谣,或许这就是寨碧人向往的新农村和谐之路:

    最温暖的阳光,天上的红太阳,共产党像光芒万丈,照耀村庄,寨碧喜洋洋!寨碧村庄最漂亮的是栋栋新房,家家亮堂堂,家家亮堂堂!条条公路开车到寨,电器啊进家来,家家奔小康!最爱唱的歌声是酒歌在回荡,天天喜讯歌颂党中央,寨碧在飞翔!

    最向往的地方,寨碧好村庄,斗笠扬名豆腐飘香,走出村庄,远销八方!寨碧村庄金灿灿的是油菜芬芳,家家瓜果香,家家瓜果香!条条河水田地灌溉,自来水进家来,天天变了样!最爱跳的舞蹈是芦笙在张扬,跳出时代欢快的节拍,幸福的村庄!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22/16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