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维
6月13日至20日,我国首个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活动期间,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宣传食品安全的科学知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合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吃”的事情越发在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食品安全与否,更是成为人人关心的重大课题。但与此同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接连不断发生。从早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到最近的瘦肉精火腿肠等,使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也使得社会对于食品安全事件异常敏感。
但也必须看到,近年来,我国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2009年以来,从《食品安全法》颁布,再到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消除了大量风险隐患,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之中,“三品一标”农产品稳步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扎实推进,2010年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的合格率都在96%以上,有力地从源头保护了食品质量安全。
为何老百姓的感受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如此落差?这是有客观原因的。首先,我国人口众多、食品消费量大,全国13亿多人口每天消耗200万吨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共有食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23万家、餐饮单位210万家、农牧渔民2亿多户,在这样情况下,即便只存在1%的不合格率,总量也不可小觑,很容易形成“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印象;其次,有些“食品事故”虽然和食品有关,但从本质上而言,并不属于“食品安全”范畴,比如“染色馒头”是用了政府批准的柠檬黄来造假玉米馒头,柠檬黄本身是安全的,但声称是玉米馒头,却没有玉米,以此来冒充,还有此前的“西瓜膨大剂”事件等等,这些事情都需要我们科学认识和分析;第三,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不乏媒体捕风捉影、夸大其词的成分在里面。比如近期的“乙烯利催熟香蕉”、“黄瓜涂抹避孕药”、牛肉膏事件等等,虽然事后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很快出来澄清谣言,但是因为信息传递的第一效应,负面影响已经很难完全挽回,这些情况都进一步加剧群众对当下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安全、可靠、科学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既包括政府部门和生产者的责任,也需要消费者和媒体参与;既有赖于严格的监管和安全的生产,也包括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和了解、以及理性的认知。前者的作用是根本,后者的参与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经营分散、企业道德诚信体系建设滞后,要实现食品生产100%的安全是不现实的,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做不到。对于这些客观现实,我们需要有科学理性的认识。但是,这不能成为监管部门卸责的借口,也不能成为生产者懈怠的理由,而是给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广、更高、更严的要求。即使没有100%的安全,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构建起“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的食品安全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