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直播让种田时间变短了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6-09  互联网

    本报记者何红卫黄朝武通讯员黄建军

    “过去,我和老伴种16亩中稻,光栽秧就要18天,从5月20日开始,一直得栽到6月5日才能栽完。现在改用直播,最多三四天就搞完了。”日前,69岁的湖北应城市三河镇高徐村1组农民陈怀念,向记者说起水稻直播的好处时,满脸兴奋。他说:“去年,我一小部分田试着采用直播,结果发现它省工省力,不用弯腰插秧,很轻松。产量与插秧相比,基本差不多,而且没有瘪谷。因此,今年16亩田我全部改成了直播。”

    陈怀念老两口采用的水稻直播技术,是应城市实施科技兴粮、科技抗旱保三夏的一个缩影。

    应城市农业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水稻直播栽培概括起来有4个好处:省工,每亩能减少用工2个以上;省力,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省水,一般插秧需水450立方米/亩,而直播需水300立方米/亩,省水40%;稳产增产,只要管得好,每亩可增产100斤。

    “今年是大旱之年,由于缺水,很多地方水稻育秧没法进行,而水稻直播不需要用太多水,出苗后也比较耐旱,因此水稻直播技术成为应城市科技抗旱的主推技术之一。”应城市副市长袁长祥说,水稻直播主要把握3个环节,通过技术指导、培训和示范带动,农民易于掌握。一是田平沟直,播种时保持厢面湿润,无明显水层;二是均匀播种;三是播种后两天内,喷一次苗前除草剂,等秧苗长到三叶时,再喷一次除草剂,然后灌水追肥。

    去年11月份以来,应城市降雨量明显偏少,出现了55年一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45万亩农田告急。面对严重旱情,该市各部门多措并举,大力推广以轻简栽培、直播、旱育抛秧、旱育机插等为代表的科技抗旱技术,以确保大旱之年水稻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降低。

    新技术推广,示范先行。4月以来,该市通过采取免费供种、驻村技术指导等方式,先后在杨河、杨岭和三合镇举办了150亩中稻翻(免)耕直播、100亩中稻旱育抛秧、50亩中稻旱育机插等抗旱生产技术示范样板。同时,着力办好杨河镇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实行统一连片布局、统一优质品种、统一轻简栽培、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等集成技术,向科技要粮,向干旱要粮。

    在三河镇徐圢村,记者见到正在田里除草的农民徐来运。他今年种了14亩中稻,和去年一样全部采用水稻直播技术。去年亩产量为1200斤。“尽管今年大旱,但翻耕直播技术帮了我大忙。”他说,“‘十年难熬种田汉’,种田不是一件简单事,就是要靠技术,没有技术真不行。虽然我已68岁了,但我有信心依靠科技把田越种越好。”

    该市还以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着力点,在杨河、田店、杨岭、陈河等水稻主产乡镇,对应用抗旱育秧主要办法——轻简栽培技术的600个水稻生产科技示范户进行扶持,每户免费提供150元种子,共落实轻简栽培面积2480亩,辐射带动周边2250个农户,应用轻简栽培技术4180亩,从而确保了育足播满中稻秧。

    据测算,该市中稻轻简栽培技术大田应用面积将达10.2万亩。截至6月1日,应城中稻泡田缺水面积达13万亩,已栽插21万亩,占34万亩中稻计划面积的63%。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09/16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