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农村新社区新生活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6-09  互联网

    2010年1月上旬,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安阳市滑县锦和新城社区考察时指出,河南要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一定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锦和新城的建设就是在这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锦和新城规划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原村庄占地9500余亩,新城占地2600亩,节约土地近7000亩。锦和新城建成后,可容纳2万人居住,城内医院、学校等服务设施齐全。一期18个行政村的合并已接近尾声,今年10月底4737户农民可全部入住。二期15个行政村正在规划建设中。在河南新农村建设中,锦和新城是全省最大的一个省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下辖九个县市区,现已启动建设了113个新型农村社区(涉及243个行政村)。两年间,锦和新城的巨变,可以说是安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日前,笔者来到安阳,对这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采访。

    村庄变身大社区

    在锦和新城内,顺着一条水泥路主干道朝最里面走,在呈正方形规划的村庄一个角落处,有一座两层小别墅独院。这就是滑县产业集聚区暴庄村居民崔玉凤的家。200平方米的房子,分成五室两卫二厅一厨。房间装饰一新,液晶电视、电脑、空调等电器,一应俱全。别墅的一角是一个车库。小院落里,铺着透水砖,旁边有一块地,上面种上了花草。

    “不说我们这里是农村,你能看出来吗?很多人以为这是滑县的富人区,其实这都是农民的房子。”崔玉凤说,“我们原来的村庄,就在这块地上,是老村庄拆了盖成新村庄。我家是平房,各项拆迁款加起来6万多,自己又掏8万多,盖起了新房子。新房子的地皮是老宅基地置换来的,不用再掏钱。”

    滑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李勇介绍,根据政府规划方案,新村庄内建别墅、多层、高层等不同样式、不同面积的居住用房,供村民选择,旧宅基地可按占地面积折算现金购买新房。对主动拆迁的农户,按原宅基地和房屋面积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并对其在子女就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那些家里钱财不足,愿意选择单元楼的,每户奖励9万元,按每平方米800元低价售给农民,成本价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

    村支书暴新航说,全村1800多人,有328户居民住的是独院别墅,122户要的楼房。他说:“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怎么也没想到,暴庄能有这一天。”据了解,在这个超级大社区里,各村庄独立布局,互不交叉,沿用原来的领导体系。

    村庄整合后,农民种地是否方便?滑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旭波说,整合村庄,不但是建设新社区,还要对耕地统一耕种,实现集约经营。2009年,集聚区在村庄整合开展后,成立新鑫田园开发公司,将各农户土地经营权回收到该公司,统一流转经营。当年9月,原属18个村的1.7万亩耕地,被6家公司和37个种粮、种菜大户拍得使用权。根据规定,新鑫田园公司实行零利润经营,拍卖土地所得全部归农户所有,农户每年每亩可净得小麦700斤至1000斤。

    崔玉凤说,丈夫在外地经营一个超市,现在她在家附近的一个生态园打工,大儿子也在集聚区的一个企业上班,不用再操心种地的事,很开心。韩旭波说,流转的土地,性质不会变,就是农业用地,发展高效农业。根据协议,滑县地方政府和承包户签订的承包合同是15年一个期限。为防止土地性质“变形”,政府将这些承包户的土地一家一户卫星定位,存入电脑。流转后的土地承包权还在农民手里,农民离地不失地,同时还可以干些其他事,增加收入。

    滑县产业集聚区“整合村庄、整合土地、统一规划、集中33个行政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大胆实践,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2009年11月被确定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安阳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把滑县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试点,从多方面给予支持,省、市、县主要领导多次到区检查指导工作,周边市县也相继来区考察交流。

    滑县探索的模式显得独特,主要因为大规模的村庄整合,并且进行土地流转。除此之外,安阳市始终恪守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出了多种建设模式和途径。如林州市的整市推进、滑县的产业带动、龙安区的企业援建、安阳县曲沟镇的整镇启动等,形成了工业带动、城郊带动、平原农区型等模式,实现了“土地得保护、经济得发展、农民得实惠”三方共赢的新格局。

    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用地。据测算,住进新型住宅楼的每个农户平均占地仅需0.16亩,建设六层以上的多层、高层住宅楼,节地率可达70%。113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成后可腾出宅基地约6万亩,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完后,可腾出土地约60万亩。一是宅基地复耕后增加了耕地面积,确保了粮食安全;二是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经营,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解决了工商业用地问题,保证了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有效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安阳市已确定了1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25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2个整体推进县(市、区)、10个整体推进乡(镇),启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已投入35亿元,建设新型农民住宅楼4400多栋,建筑面积达到460多万平方米,拉动消费120多亿元。一方面直接扩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需求,带动了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刺激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撬动了农村需求市场。

    改善居住条件,转移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测算,一个四口之家建造新房至少需15万元左右,如不及时加以引导,继续过去“一代人建三次房”的局面,势必使农民重蹈举债、建房、还债、再举债、再建房的怪圈。因此,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三代人建一次房”,降低农民建房成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在解决矛盾问题中坚定前行

    谈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安阳市委书记张广智显然有着很深的思虑。他的一段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尽管安阳的新农村建设在全省是搞得比较好的,也探索出了不少好经验。但它毕竟是新生事物,还没有一条成熟的路子。城郊、中心镇、农业区,情况差别很大,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是一样的,究竟怎么搞才是因地制宜,怎么才能做到分类指导,怎么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仅是当前的效果,更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效果。”

    带着张广智书记的问题,安阳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就如何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民在以旧宅作价换新宅问题上和建设主体方利益平衡的矛盾,农民希望“多得”与建设方希望“少给”;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指标的矛盾;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筑按照城市建筑标准收费的问题。目前,国家没有出台对农村三层以上建筑收费的标准,收费部门对农村建筑按城市建筑标准收费,增加了农民的建房成本;四是农业区与经济发达区进展不平衡的矛盾。

    安阳县曲沟镇洪岩村就很有代表性。洪岩村全村居民800多户,人口3600人,耕地2000余亩,人多地少,农户住房供需紧张。由于历史原因,村民宅基地极不平衡,一户多宅的现象比较严重。

    2005年,陈虎平就职洪岩村委会主任。陈虎平是当地知名民营企业家,企业年产值10多个亿,利润超亿元。陈虎平的家业殷实,为何还要当村主任?“其实,我也不想干这个村主任,但是老少爷们都选我,既然他们选我了,就得给老百姓办事。不过,也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我当村主任以后会好好‘捞一把’!我啊,不缺钱,挣的钱够花,不用发老百姓的财!”陈虎平说。

    上任后,陈虎平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盖房子,因为村里缺房户很多。根据上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陈虎平决定在村里建设居民楼。一期工程建设用地是整合村里一些废弃地,资金来源是陈虎平和村委其他成员一起垫资。经过两年奋战,2010年底,一期工程竣工,占地36亩,建楼12栋,为4层、5层板式单元楼,入住288户。“这个房子不光质量好,价格也很低廉,成本价卖给我们的。以前我住的是别人不住的房子,因为兄弟多,家里也没宅基地。”村民杜瑞红说,“我们小区不比城里差,地热、宽带等什么都有,很方便!”

    “洪岩社区的房子,是零利润卖给那些缺房户的。如果说不挣钱,也许有人不信。可能有些人会说,钱都被开发商挣去了。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开发商,如果硬说有,那就是村委会。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了!”陈虎平笑着说,“现在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年轻人大都愿意住楼。有些老百姓对住楼有微词,主要是让他掏钱了,如果免费送他几套,肯定愿意!”

    在施工中,洪岩社区一期工程虽然也出现一些问题,但总体还算顺利。接下来的二期、三期工程该如何干,这让陈虎平很挠头。他说:“在洪岩村,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关键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地的问题。要建社区,就要占地。耕地又不能占,只有治理空心村,但上面又没有政策可依。如果拆迁,好多农户不愿意拆,动不动就告状、上访。更让人不解的是,我们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部门都来收费,一期工程我就自掏腰包交了20万元,他们说还没完呢。下一步,如果上面不制定相关政策,真不知该如何推进!”

    根据对农户的调查,农户不愿意拆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农户原住房建成年限较短,居住面积较大;二是部分农户较为贫困,无力承受新居房价;三是不愿负担新区的物业管理费用;四是部分农户子女均移居城市,老人不愿搬出故居。基层干部普遍认为,对于第一种情形和第四种情形,通过循序渐进的建设即可解决。第二种情形必须慎重对待,尤其是贫困山区搬迁,尽管各地对贫困山区搬迁都给予了相应的补助,但每户几万元的住房费用对他们而言仍是天文数字。一些老弱农民在山区尚能依靠农地收入度日,搬迁后则可能无以为生。

      鉴于现状,安阳市委常委、副市长葛爱美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制订和实施合理的旧宅腾出土地作价收回办法,提高农民自觉拆迁的积极性。如滑县锦和新城对建设范围内农民宅基地复耕以30万元每亩的标准补偿,颇受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二是在政策范围内减少、减免规划、国土、建设、人防等有关收费项目;按照河南省委文件要求,由各级政府负责对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进行投资,降低住宅建设成本。三是要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期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范围,优先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四是启动农业区建设试点,以点带面,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促进农业区与经济发达区协调发展。

    安阳市市长张笑东说:“当前,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央有要求,现实有必要,发展有基础,群众有愿望,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根本的发展战略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只有用改革的举措,去破解它,进而创造成功经验。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不了,其他问题都是空谈。只有重视这个问题,头脑才能更清醒一些,否则就可能会出问题。”

    重点打造农区农民“高质量生活圈”

    “为促进安阳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在抓好11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重点推进农区新型社区建设。”安阳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路曙光说:“所谓农业区是指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平原农村区域。就安阳市而言,主要指滑县、内黄县、汤阴县和安阳县东部等区域。安阳市农业区占全市区域的70%,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通过几年努力,初步找出了一条建设农业区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

    调查发现,当前安阳农业区主要存在“弱、乱、差、缺、脏”五个问题。

    经济发展“弱”。一是产业弱,没有工商企业,也没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主要以常规的粮食生产为主,个别的村民从事小型的畜牧养殖业或温棚瓜菜种植。二是收入低。青壮劳力主要以在外打工为主,老人、妇女在家从事农业生产。

    房屋建设“乱”。“空心村”现象严重。通过对全市48个村庄调查看,无一不存在空心村现象,随着近几年村民进城务工、就业、购房,到外地居住人数的增加,空心村出现了有增无减的趋势。住房设计不合理,建房随意性大。

    基础设施“差”。一是用水情况。村民饮用水质各异,大多没有通过消毒、检测、净化或过滤等处理过程,难以达到安全饮水标准,大部分没有自来水。二是道路建设。调研发现,从村庄到乡镇主干道(村庄道路二级)之间的公路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但村民使用最频繁的三级支路,硬化覆盖率不足36%。

    公共设施“缺”。从抽查的16个村看,公共服务设施除了学校、卫生室、幼儿园大部分村庄具备外,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均为空白,特别是洗澡堂、红白事集中办理处,敬养老院等。内黄县高堤乡西渡村71岁的李大爷说:“最让我发愁的是购买日用品,村里商店东西很不全,只有到乡里或县城去买,很不方便。”

    村容村貌“脏”。高堤乡东渡村村民李柱生背诵了一段顺口溜:“刮风满天尘,全是犬马吟,乘凉无处去,四处找树林,下雨满街水,一路水上行,夜晚村里归,皆是迷路人。”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部分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杂物乱堆、牲畜乱放的“四乱”现象。

    针对实际,安阳市采取的建设路径是:按照村庄布局控制性规划,若干个弱小村庄逐步向中心村集中,拟整合弱小村庄,不再单独安排宅基地建房;按照中心村建设的详规和农民需求,每年集中建设相应数量的多层、高层等不同形式新型住宅。按照15~20年为一个建房周期计算,20年后,在农业区基本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实现与经济发达区农民同步入住。

    至于建什么,葛爱美认为,平原农区新型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三为主”,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生活服务圈”。“三为主”即:一是以发展经济为主,对农村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植高效农业、现代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二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搞好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以夯实公益设施为主,在中心村建立、完善连锁超市、卫生院、敬老院、托儿所、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个“生活服务圈”即以中心村为载体,重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构建若干个高质量的“半径两公里服务圈”或“步行20分钟生活圈”。

    必须把握好的几个关键环节

    “弓已开,箭已发。目前,安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到现在,不是建与不建的问题,而是怎么建、怎么抓的问题。否则,不但会使这一利国利民的新生事物发展受到影响,而且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会自然地接踵而来。只有不回避矛盾,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才能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有序地推进。”路曙光认为,下一步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把握问题本质,突出导向作用。一是坚持建新拆旧的原则。避免出现村庄不但不减少,反而增加,土地不但不节约,反而浪费的现象出现。二是坚持腾出的土地主要用于复耕和解决当地工商业发展用地的原则。避免出现耕地不增加反而减少,工商业、人口过度向城市集中,出现新的农村社区变成“空心区”现象。三是坚持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原则,重点解决好农民就业问题。

    尊重农民意愿,突出主体地位。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如何避免“一刀切”、一哄而上等问题,关键在于尊重农民意愿。要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落实“一事一议”,科学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要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尽量做到不举债、不攀比、不强迫、不包办。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整体推进。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业区和深山区的协调发展问题。一是对农业区,重点制订好村庄建设控制性规划,编制中心村建设详规,按照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的原则,逐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二是对已具备条件地区,要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增点扩面,适时启动。三是对正在建设中的113个新型农村社区,切实按照农民意愿,保质保量,加快进度,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四是对不宜居住的深山区,按照移民搬迁规划落实。

    完善体制机制,突出主题创新。要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协调、管理、督查机制,建立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土地、住房、社保、就业等保障机制,解除入住农户后顾之忧。要适应村庄整合的新形势,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加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在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组建党总支或党委,探索构建充满活力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美好前景在向人们召唤。安阳市始终把农村工作当成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继续在河南领跑的目标,务实创新,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中部农区新型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依靠并引领农民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中创造新的生活。

    本版图片由安阳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提供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09/16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