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郝凌峰
刚刚还是令市民头疼的“高菜价”问题,转眼间就成了“卖菜难”,“菜贵伤民”与“菜贱伤农”怎么就转换得如此之快?为什么同样是种菜,有的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有的却出现客商地头“抢”菜?记者连日来采访了产销相关环节,试图一探究竟。
跟风种菜一车芹菜赔60
“你这一车50块,卖不?”“俺这有3000斤,你拿刀割俺啊?”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东马庄蔬菜市场上,蔬菜采购商正和菜农老裴站在一辆满载芹菜的拖拉机旁砍价,十几分钟后,这车芹菜以90元成交,双方都没让过磅,老裴耷拉着脸说:“过磅还要交20块钱呢,省点吧。”
老裴表示,自己种了10年芹菜,这是最惨的一年,去年最便宜时也没低于一毛钱一斤。他雇了3个人从早晨干到下午3点多才收了这一车芹菜,给人家每人40元工钱,这就120元,拖拉机加了30元的油,卖这一车菜赔了60元钱。
望着堆积如山的滞销蔬菜,菜农也在总结着教训。“就是因为都在种,菜多了自然会贱”。
同样行情的还有甘蓝。5月2日,永年县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蔬菜上市价格信息显示每公斤甘蓝0.24元。而去年4月初,永年刚上市的甘蓝批发价1.4元/公斤,最低价也在0.6-0.7元/公斤。
订单在手 客商地头“抢”菜
“我每斤再给你涨一毛钱,能不能多卖给我些。”4月27日上午,在容城县城子村瓜菜示范园区内,车辆穿行,菜农们还来不及将刚采摘出棚的西红柿装箱,就被来自外地的蔬菜批发商纷纷“抢”购。
种植户张文革正忙着挑选个大、匀称的西红柿装箱,不时有菜商前来商谈收购,但都被他婉言拒绝:“非常对不起,这些西红柿都已经被客户订下了,没有一点富余,等我们装完箱就立马装车。”一位来自沧州的菜商告诉记者:“城子的西红柿不仅无公害,而且特别好吃,拿到市场上格外好卖,因此我们来一趟都想多买些回去,就是价高些也无所谓!”
比起城子西红柿的“口味”牌,大尚屯镇小阜村的张彩民则更有市场意识。“我这里的春笋往外批5元一斤,供不应求。现在全村有50%的农户都种植了芦笋,多则几十亩,少则十几亩,每家每年都有几万元进账呢!”
各有所求按需种菜才对路
一毛钱的芹菜和5元钱的芦笋有着50倍的差距,这主要跟品种有关。而同样是黄瓜、西红柿等大路菜,在保定市惠友超市也卖出了比其他地方高5-15%的价格。“只要新鲜、安全和口味好,价格高一点我能接受。”在惠友超市选购蔬菜的市民李大姐告诉记者。
据了解,惠友超市是以农产品为主的综合性超市,隶属于河北惠友集团。该集团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投资2亿元在涿州市建设了三兴设施蔬菜标准园,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等。
“我们将在3年之内流转土地1万亩,发展16个蔬菜标准园;5年内达到5万亩,标准园50个。”提起发展规划,涿州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彦峰掩饰不住兴奋。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局局长张保起同样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规避市场风险、减少种植的盲目性,单靠农民自身是不行的,需要政府及相关的协会组织、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及时给农民提供市场信息预测,通过“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错季错茬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