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震不垮的脊梁

网友投稿  2011-05-12  互联网

    □□  本报记者张丛 常永平

    “5·12”地震后,全国的目光曾聚焦在秦岭深处的一个小山村——陕西宁强县金山寺村,因为,胡锦涛总书记站在这里的废墟上发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而该村支部书记王显勤在地震中舍小家、顾大家,在第一时间及时组织村民撤离,安抚受伤村民,震后带领全体党员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科学重建的动人事迹同样感动了无数人。2008年7月,王显勤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舍小家顾大家

    2008年5月12日,王显勤一家像往常一样在家里吃饭,地震发生了。顷刻之间,他家三间二层房屋严重错位形成危房,眼看着自家的新房被震坏,他的第一反应是担心村里群众:“4、5、6组群众的房屋可能全完了。”因为这3个组村民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年久失修。情急之下,他顾不上自家快倒的房子,顾不上安慰惊恐未定的妻子和母亲,快步跑向附近村民居住的危险区,边跑边吆喝:“地震了,赶快出来!”

    在震后的30多个日日夜夜,他拖着疲惫的身子,驻守在受灾最严重的徐家沟,组织群众抢救转移重伤员;料理地震中遇难者的善后事宜,安抚、慰问家属,帮助群众搭建帐篷和临时过渡房。他的腿因此而变得红肿和僵硬,脚掌上打起四五个血泡。

    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由于金山寺村巨大的灾情,从中央到地方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王显勤清醒地认识到,自力更生才是金山寺村的真正财富。他积极带领全村村民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成立了以自己为队长,由50名人员组成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突击队,挨家挨户帮助受灾群众抢挖粮食、排除险情、拆除重度危房、抢修公路。没有机械,他们就用手用肩挑,整整43天,不论白天黑夜地干。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突击队员由50人迅速增加到170人,成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支主力军。

    王显勤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以生产小组为单位组织群众清理废墟,复垦耕地。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他带领群众共平整宅基地1800余平方米,自备沙、石9000余立方,完成复垦地清废23亩,新建房屋229户608间1751平方米,成为全县第一个率先完成村民房屋灾后重建的村。

    突出特色重建新村

    金山寺村是四川省宝珠寺水库移民村,库区白龙湖是宁强县的重要旅游景点。大灾之后,王显勤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依托本村特点,进行旅游开发,发展特色农家乐。围绕这一目标,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采取集中安置与相对集中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对1、5、6、7四个村民小组灾民进行连片集中安置,对2、3、4三个组灾民相对集中安置。按照“三化”(绿化、亮化、美化)标准,高起点建设公共配套设施,村级活动场所、村级小学、卫生室、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同步建设。如今,新建的居民安置点房屋统一规划,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窗明几净,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已恢复正常,和谐稳定社会秩序已经形成。

    产业的重建和发展才是金山寺全村村民长远的依靠。王显勤结合实际制定了“山头栽果树,庭院种香菇,地头种蔬菜,水库养鸭鱼”的经济发展战略,让群众“住上好房子,然后过上好日子”。近两年,金山寺村把袋料食用菌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发展干果、花生、桑蚕、生猪等种植、养殖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12/16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