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史来贺

网友投稿  2011-05-05  互联网

    据新华社郑州5月4日电(记者王云河)位于豫北平原的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昔日是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穷村。1952年,年仅21岁的史来贺担任了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史来贺这一干就是51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搞得风生水起,成了河南乃至中国大地上的一面旗帜。

    史来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带领刘庄人用了整整20年,投工40万个,把刘庄700多块高低不平的盐碱地改造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他和村里的群众一道,不断总结种棉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达到56公斤,是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一跃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史来贺又打起了工副业的主意,办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和村班子成员反复考察,引进了高科技生物工程项目,在刘庄建设了一座以生产肌苷为主的生物制药厂。目前刘庄药厂已经位列全国医药行业百强,年产值占到了刘庄总产值的80%以上。

    与时俱进,史来贺在半个世纪的生涯中占尽先机,使刘庄的经济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农业战线的前列。

    史来贺为了刘庄的发展,为了刘庄群众的富裕吃了一辈子亏,换来的是刘庄群众对党组织的无限信赖,换来的是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05/16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