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悲壮走向豪迈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5-04  互联网

    本报记者余向东阮蓓

    千里岷山顶上的雪水,一点一滴汇成江河,滋润着四川盆地广袤的田野;祖国大家庭爱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向川西坝子,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田。

    灾难,虽然铭心刻骨,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终将成为记忆,因为生命的力量生生不息,因为春天每年都会如期而至。就在2011年的这个春天,记者再次踏上灾区的土地,去探访震后恢复重建的故事,去感受悲痛过后的心灵修复,去体验不屈不挠的救灾精神。

    三年前的灾难令人震撼,三年重建给人另一种震撼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汶川县,地处震源点的映秀镇,一个小山村和一座水厂被彻底掩埋,一所中学完全变成废墟;

    北川县,超过2万人遇难或失踪,全县60%以上的房屋倒塌,各类基础设施全部被毁瘫痪,直接经济损失585亿元;

    青川县,地震中受灾面积最大,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区域涉及12万人口;

    都江堰市,绵竹市,什邡市,江油市,安县,茂县……

    三年过去了,人们还能从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绵竹汉旺镇“东汽”旧址、北川老县城曲山镇、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以及岷山峡谷中偶有尚未被大自然修复的山体处,感受到切入肌骨的颤栗。外来人为死难者深深鞠躬,送上祭奠的花束。

    行走在灾区,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油菜的花香,还有灾区人民重建重生后的喜悦。

    灾后三年,数千亿元援建资金拨往灾区,数百万名援建人员涌向灾区,无数关注的目光投向灾区。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建18个重灾县(市),提前圆满完成任务。灾区干部群众全力抗灾自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一个细节:北川新县城安昌河边,从南京移栽过来的桂花树上,挂着“大树移栽吊瓶液”;三年重建争分夺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移栽”、“输液”、“抢救”来形容。

    历经两年多重建,北川新羌城拔地而起。全县震后重建的754个项目全部开工,总投资290多亿元,规划内投资项目完成率达90%。去年全县生产总值提高到地震前的十倍。

    绵竹市1214个重建规划项目,已完成1142个;近16万余户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于去年5月12日全面完工,13万余农户喜迁新居。绵竹市委书记兰开驰说,新时期绵竹精神定位为“坚定坚强坚忍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两年重返全省经济强县,三年再造一个新绵竹”。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规划先行、民生优先、科学重建、尊重自然”,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于2010年9月底成功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截至2011年3月底,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2.4%,完成投资7871亿元,占概算总投资8658亿元的91%;属于省定灾区县需恢复重建的13647个项目已完工81.6%,完成投资1052亿元。 

    4月14日,记者在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采访途中,被一阵孩子们的欢笑声吸引。原来这里是汶川县第二幼儿园,是大地震后广东佛山市援建的,2009年9月投入使用。园长杨海蓉告诉记者:“水磨镇的适龄幼儿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见记者要拍照,孩子们纷纷挤到镜头前摆起了姿势。                               本报记者刘刚摄

    灾区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预计今年9月底灾后重建任务将全面完成。

    灾区面貌犹如凤凰涅槃,脱胎换骨,不同时间到过灾区的人,会有观川剧“变脸”之感。四川省农业厅老司机邓全明发出感慨:“三两个月不往灾区跑,就找不到路喽。过去县与县、乡与乡之间就一条公路,现在四通八达。”

    曲晟,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9年3月通过考录进入北川县“农办”做公务员。“北川县城一天一个样,能够亲自参与重建,见证伟大历史,感到无比自豪。”三年来,有20多名硕士博士及近200名大学生进入北川行政事业单位,进入企业的更多。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投入到灾区恢复重建中来,成为北川的新居民。

    截至2010年底,四川省六个重灾市州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达15.75%,财政收入平均增速54.5%。今年一季度,四川省经济开门红:GDP增长15%左右,高出全国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7.6个百分点。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600多亿元,同比增长17.5%。

    举世罕见的灾难与史诗般的重建,让世人重新认识汶川、四川、中国。

    恢复重建,安居乐业,从重生走向跨越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

    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2008年9月起,恢复重建正式启动。

    如今,这片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已旧貌换新颜,受灾群众住进了一幢幢漂亮楼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呈现出一幅幅在灾难后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生动图景。

    灾区新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近3万公里,重建改建新学校8000余所,千百万民众喜迁新居。有不少干部群众告诉记者,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居民住房的改善,要比地震前进步二三十年。

    “新家园,新产业,新生活”。灾区群众的美好愿望已经变成现实。住房重建创造了多种模式,包括统规统建、统规自建、自规自建等等;除安县晓坝镇异址重建、北川县城整体搬迁、青川部分群众避险安置外,绝大多数采取原址就地安置的办法;而且注重群众的选择意愿,注重有利于产业发展布局和生产生活,注重保护原始村落、藏羌文化和旅游资源。每个崭新建筑物的背后,都有说不尽的故事。

    从2010年起,灾区重建已经更多地转向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治理上来,四川省政府编制了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陆续帮助176.5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对特殊困难群体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36万灾区群众脱贫致富。

    阿坝州副州长田晓丹告诉记者:全州70万群众喜迁新居的同时,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地震当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后两年农牧民增收20%以上。

    汶川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杰说,全县6万多农民只有5万多亩耕地,大地震毁了1万多亩,没有地老百姓怎么生存?现在复垦了一部分耕地,建新房子尽量不占耕地,同时重点发展猕猴桃、甜樱桃、花卉、畜牧养殖等高效农业。汶川已经开启“后援建时代”,按照“民富、村美、班子强”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县。

    北川县委书记陈兴春认为,从基础设施上来讲,一个新北川已然崛起;然而,再造一个“产业新北川”任重道远,“工业要雄起来,新县城要靓起来,市场要活起来,旅游要旺起来。”绵竹市已形成了生猪养殖、绿色蔬菜、优质粮油、经济林木、食用鲜菌“五大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4月19日,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被誉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的汶川县水磨镇隆重开幕,全省同时设立了5个分会场。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四川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加以重点发展,大力实施“旅游重振工程”和“三年提升计划”。旅游业成为灾后重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只要到这方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就一定会得出正确的结论。”2010年,都江堰景点接待游客1159.6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亿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20%、21%。

    挺起不屈的脊梁,刻写不朽的诗篇

    春回天府,四川开满鲜花。4月28日,由《华西都市报》、《星星》诗刊和什邡市委、市政府联合倡议修建的“中国5·12地震诗歌墙”,在穿心店地震遗址公园正式揭幕。整座诗歌墙高4米、延绵51.2米,从选址到设计再到修建共历时1年,将地震后深入人心、感人至深的20首诗歌镌刻在花岗岩上。这座诗歌墙以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分量,记载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成为矗立在灾区的一座精神地标。

    这座诗歌墙上,《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生死不离》、《我为什么不哭》、《大爱啊,也许只是一滴》、《红舞鞋——致芭蕾女孩李月》等佳作,由国内知名书法家精心书写后,在20块大理石上雕刻而成,整座墙肃穆、厚重,与保存的地震场景呼应,形成强烈的视觉震撼。这些诗,不仅刻在了墙上,更刻在了人们的心里。

    三年前,就是在诗歌墙前面的地震废墟上,胡锦涛总书记坚强有力地发出誓言:“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一场地震,考验了党和人民面对灾难时的坚强力量,空前提升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三年来,灾区人民念念不忘,曾经伸向他们的援助之手,曾经无私奉献的同胞大爱,无数的诗墙、丰碑立在心中。

    刚刚确定河南省对口援建江油市的时候,中原各市“争相举牌”要求援建灾情较重的乡镇;得知灾区血浆告急,开封市几万人在广场上排队献血。上海市的援建队伍打出“岷江黄浦江水水相融,上海都江堰心心相连”的横幅,殷殷之情发自肺腑。

    绵竹市汉旺镇老“东汽”门口的钟楼上,时钟仍然停留在那一令人心痛的时刻。周围崭新的居民小区纷纷立起,路边商铺顶上“永世不忘党的恩情”、“共产党好”等大字牌匾,在春日阳光下熠熠生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4月在灾区考察时说:“每一次到四川来,应该说心灵上都受到一种震撼,受到教育。”“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结果,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中华民族的力量。”

    三年来,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令人感佩。恢复重建既是物质基础重建的过程,也是精神文化重建的过程;既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收获了无穷的精神财富。灾区各级干部几乎没有休息日,全是“5+2”、“白+黑”地投入工作。灾区的干部工作累、压力大、待遇低、住房差,无条件接受“基层群众和乡村优先考虑”的重建原则,经受了方方面面的考验,更经受了群众的大考。

    记者看到,许许多多的灾区新建住房,屋顶上飘扬着五星红旗,门框上悬挂着大幅对联。水磨镇一户羌家的门联写道:羌笛何曾怨杨柳,春风吹生新汶川。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04/16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