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泊全小松本报记者郝凌峰
运动鞋、牛仔裤、短而微卷的头发、鼻梁上架一副近视眼镜,皮肤黝黑,干练中透露出几分憨厚和质朴——这就是任职于河北省迁安市范家沟村的大学生村官张来军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见到张来军是在上午7点半,他扛着锹镐,正要去新建的野生栗蘑大棚。快步走在街上,不时有村民跟他打着招呼,看得出,两年多的朝夕相处,这个外来“村官”已经融入了村民当中。
一路上,张来军向记者介绍:“咱这村有一万多棵栗树,把这宝贝资源利用起来,生产野生栗蘑,每斤
能卖20元,一亩地就能让大伙儿增收1万元,前景好着呢。”
野生栗蘑大棚虽然只有一亩多地,但却倾注了张来军一年多的心血。为了能确定这个风险低、致富快的好项目,张来军先后6次到110里地外的迁西县食用菌基地考察,学习野生栗蘑的栽培技术;为了尽快编写出《野生栗蘑采摘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他晚上熬夜到十一二点成了家常便饭。
记者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玩命地干啊?”张来军说:“村里可重视这个项目呢,村支书在大会上说‘交给你,放手干’。这话的分量有多重,我明白,只有我全心全意把项目做好,才对得起老百姓,才不辜负村民们对我的信任。”
中午12点,张来军收工回到村委会。由于家不在本地,村里在村委会腾出一间屋子作为他的宿舍,吃住都在宿舍,半个月回家一次。
“下午1点还要到乡里送材料,午饭只能煮方便面了。”张来军边说边坐在电脑前打开了农村远程教育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下载农技信息,晚上给村民看一看,网上的实用技术大伙儿爱看着呢。”
1点10分,张来军骑着摩托车来到乡里,到农业办咨询大棚养殖的相关政策;到信访办了解村里是否有信访纠纷;到组织办领取党员活动通知。一圈跑下来已是3点多。“来乡里一趟不容易,把能想到的事情都办了,省的其他人还要再跑。”
下午4点钟,村主任通知他把一份关于收缴不合格奶粉的通知贴到大街上,张来军径直来到村里的主街干了起来,而后又用喇叭广播了几遍。“贴通知这样的小事也得动脑筋,主街上看到的村民多,宣传效果好。我这小小的村官,下连着基层百姓,上接着政府,每一项工作都要较真。”
晚上7点,张来军把中午从网上精选出来的农业技术视频准备好,开始了每周一次的远教培训课程,会议室里坐满了村民,今天观看的是栗树修剪。
“我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就得干出点年轻大学生的特色,远教培训拉近了我和村民之间的距离,又让大伙儿学到了先进的实用技术。”谈起这项工作,张来军很是自豪。
时钟指向晚上8点半。培训结束后,张来军拿出一本砖头一样厚的书籍,开始了他的“自习”。他告诉记者,自从踏出校门来到农村后,发现农村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舞台,他所学的许多专业知识在这里都能用得上,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自我“充电”计划,每天晚上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基层管理、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
乡村的夜晚是那样的寂静,村民们都已经熄灯入睡了,但张来军窗前的灯光依然亮着。这盏灯不仅照亮了身处异乡的大学生村官踏入农村基层的路径,更照亮了长城脚下这个普通山村老百姓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