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世界红茶的始祖——武夷正山小种红茶

网友投稿  2011-04-14  互联网

    穆祥桐

    自古名山出名茶,我国十大名山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武夷山,创制生产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武夷正山小种红茶。这种神奇的红茶,推动了世界的饮茶之风,形成了地域广阔的世界红茶文化。

    红茶是世界茶叶中生产、销售最多的茶类,它占据着世界茶叶消费及贸易量的80%以上。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世界上最早的红茶,被人誉为世界红茶始祖的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便诞生于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东北的江墩、庙湾自然村。当今茶界泰斗、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先生曾为庙湾题词“正山小种发源地”。

    江墩地名因该村居民多为江姓而称。江姓居民先祖自宋末移居至此,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世代经营茶叶,故有“茶叶世家”之称。据其第24代传人、元勋茶厂厂长江元勋自述其家先祖研制红茶的过程:在明末某年的采茶季节,有军队路过庙湾时驻扎在了茶厂,晚上睡在装有茶青的麻袋上。军队开拔后,制茶工人发现茶青已然发红。江元勋的先祖心急如焚,让茶工把茶叶搓揉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因当地不饮这种茶,只好将此茶送到距庙湾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上低价出售。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年便有人出原价的两三倍订购该茶,并且预付银两。从此以后,桐木的这种茶类生产便逐渐地发展起来了。对此传说,我与福建省著名的茶叶专家叶兴渭先生讨论过,他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在历史上的一个偶然的时机,桐木茶农为避免损失而被迫用已经萎凋过的茶叶,使用当地已经出现的炒、焙技术,在桐木村首先制出了小种红茶。

    由于外销数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小种红茶的生产,于是有些地区便开始仿制。因此,小种红茶便有了“正山”与“外山”之别。产于武夷山星村镇桐木关的称“正山小种”,其涵盖的地理范围包括以庙湾、江墩为中心,北到江西铅山的石陇,南到武夷山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泽司前、干坑,西南到邵武观音坑,方圆约600平方公里,大部分在今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外山”指仿制该茶的政和、坦洋、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因其仿制的小种红茶质地较差,所以称之为“外山小种”。

    武夷山流传这样一句话:“武夷山一怪,正山小种国外卖。”武夷红茶是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海外贸易发展的产物。红茶是此一时期由荷兰商人同时将其传入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它首先在英国获得了推崇,并进而影响了世界。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在嫁给英皇查理二世的盛大婚礼上,频频举起盛满武夷红茶的酒杯向参加婚礼的贵族致意。贵族们看到武夷红茶茶汤晶莹剔透,并且带有一种浓郁的桂圆香味,所以一下就吸引了前来的贵族客人。在凯瑟琳公主的带动下,喝红茶一下成了英国皇室家庭生活的组成部分,品饮红茶便成为时尚,发展成为一种红茶文化。据统计,英国人一天喝四五杯茶,一人一年可消费六七斤茶叶。英国人每天有六七次喝茶的时间,如起床时的早茶,早餐时的早餐茶,11点左右的“十一点钟茶”,下午三四点时的下午茶,晚上6点左右的高茶,晚上睡觉前的睡前茶等。

    茶叶的贸易使得茶价不断提高,茶业经济逐渐活跃。据萧一山《清代通史》记载:“茶价在雍正间(1723~1735年)每担十三四两,乾隆间(1736~1795年)增至十五两,乾隆二十年已达十九两。”“嘉庆十八年(1813年),英商馆由福州用海船运百零一万九千七百二十磅之茶至广州……而三年后逐渐增加至八九百万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欧人在广东运茶一千四百六十三万零二百磅,内四百十三万八千二百九十五磅为英商馆所运输。数年后,英人运茶已比他国总数增多一倍,嘉庆十三年(1808年)后,每年平均约二千六百余万磅。”中西茶叶的贸易发展,使西方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为此,他们一致竭力追求自己生产加工红茶。英国东印度公司指派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Rorbert·Fortune,1813~1880年)于1843年和1848年两次到武夷山。他在第二次到达武夷山的时候,窃取了红茶的加工技术,又带着武夷山的茶苗、茶种和8名制茶工人到了印度,使印度的茶树栽培及茶叶加工技术得到了发展,1900年印度红茶便取代了华茶在世界茶叶市场的垄断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此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等国也先后开始了红茶的生产加工和贸易。

    红茶加工技术在国内也得到了传播,目前我国生产红茶的省份除福建省外,还有安徽、云南、四川等省生产红茶。由于正山小种独特的品质和它形式各异的品饮方式而受到茶人的追捧。有关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具体的生产历史、制作工艺和品饮方法,原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郭新球主编的《世界红茶的始祖——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一书有详细叙述,该书已于2006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14/16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