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全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网友投稿  2011-04-14  互联网

    □□ 杜永明

    2010年,北京市平谷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平谷、科技平谷、绿色平谷的战略目标,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和新型农村人才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全年共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353名,任务完成率达111%。

    整合部门资源,搭建广泛的实用人才培养平台。充分整合各部门职能和现有培训资源,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农委具体协调负责,将区农业局负责实施的田间学校培训、人力社保局负责实施的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合中心负责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训、区旅游局负责实施的民俗旅游培训、区农机协会组织实施的农机专业知识培训统一整合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之中,农委统一协调各部门单位共同选择培训人员、制定培训计划,为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多层次、多行业、多形式的培训搭建了平台。

    创新培养方式,增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将行政推动、“一带一”帮扶培养的传统方式转变为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按行业类型重点推进的新型培养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和全区各部门的资源优势,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一是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训力度,提升合作组织带动能力。全年共举办高端种植业培训班10余期,培训学员500多人;举办水产养殖业培训4次,培训养殖户60户;以拉练参观、专家授课、以会代训等形式举办合作社理事长市场营销培训12次,培训合作社98家。

    二是加大民俗旅游开发培训力度,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共举办乡村旅游专业知识培训班12个,培训1300余人次;举办“千户农家学手艺”培训班15期次,培训学员800余人次;举办厨艺美食培训10期,培训1500余人次。此外,还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相结合,对将军关、挂甲峪等民俗旅游产业发展较快的新农村进行了烹饪技术、民俗旅游接待、手工艺画制作等方面重点培训,共培训600余人次。

    三是加大田间学校培训力度,促进实用技术普及推广。全年共建设田间学校99所,涉及果品、蔬菜、水产、畜牧、植保、土肥等各个行业,目前共培训学员1500名,组织“农民学习活动日”近600次,解决技术问题400个,推广或传播实用技术109项、新品种19个、新产品12个。

    四是加大农机操作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农机作业社会服务。作为全市第一家全区性质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平谷区北京互联农机合作社在发展经营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先后举办农机专业技术培训活动7次,培训学员400余人,并从全区会员中遴选技术过硬、带动能力强的102名学员进行了农机技术集中培训。

    突出培养重点,努力造就一批农村领军人才。一是继续实施农村骨干实用人才培养计划,从全区16个乡镇选拔了32名优秀实用人才,采取集中授课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骨干实用人才培训班。同时,组织骨干实用人才到区内运作规范、带动力强的鸿利丰、绿谷丰等产销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观摩,为骨干、实用人才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二是启动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室建设计划。将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室建设作为重点纳入其中,投入资金33万元资助区内4名高级农村实用人才建立高层次人才工作室。4个工作室计划带动培养后备人才25人,涉及果品、蔬菜、畜牧、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培养项目完成后,将为农村各行业培养出一批领军型人才,引领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

    提供展示舞台,发挥实用人才主力军作用。先后组织区内农村实用人才参加了北京市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成果展示推介会、平谷大集进京城暨第二届北京平谷农副产品展销会、北京市第二届农情绿意秋实展销会等活动。在全面加大农村实用人才产品宣传推介效应、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充分展示了平谷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效果,体现了其自身价值。

    强化政策支持,增强实用人才发展后劲。在设施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质农副产品直销店建设、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加快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步伐提供了全方位助力,形成了以财政支持为导向,多渠道筹措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资金的机制。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14/16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