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西湖龙井能否“独善其身”

网友投稿  2011-04-12  互联网

    阳春三月,天气刚刚转暖,浙江杭州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就接到不少外地茶叶协会同仁的电话,告知当地市场已有“西湖龙井”上市,到底是真是假?

    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老话题,“年年打假年年假,处处龙井难有真”。从地方立法、二维防伪到开设专卖店、健全追溯体系等等,西湖龙井几乎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人们却依然有一个忧虑无法释怀:茶叶的产业化、规模化、机制化已成燎原之势,我们的西湖龙井真的还能独善其身吗?

    从龙井茶到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原为龙井茶,是目前唯一经国家正式授牌的“国家礼品茶”。但是,改革开放之后,这种传承至今的历史荣耀,很快就在追求茶叶产业化、规模化的进程中被一步步“稀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茶叶市场放开,量少价高的龙井茶即受到市场的追捧,供不应求。原绍兴、新昌、嵊州等地的“珠茶”产区,率先进行“圆改扁”的尝试,以“浙江龙井”推向市场。从此,各种“龙井茶”遍地开花,从浙江蔓延到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

    等省,几乎是处处有“龙井”,甚至被误认为扁型绿茶即为“龙井”。

    为以示区别,杭州传统产区的“龙井茶”不得不改称“西湖龙井”。

    2001年11月,备受争议的《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终于被国家核准,龙井茶产区正式扩大为西湖区、钱塘区、越州区等三大区域,几乎涵盖了浙江大部分茶叶主产区,种植面积拓展到110多万亩,其中西湖区龙井茶产区只有2万亩。

    新品种、机制茶喧宾夺主

    虽然,一纸行政命令让只有几年历史的新龙井茶与1300多年的龙井茶坐上了同一条板凳,但是历史积淀、茶叶品质的不可替代和发展理念的巨大差异,注定了这两种不同的龙井茶,在各自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不同的路径选择。

    一个是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全面推行龙井茶的品牌化、标准化、机制化,“大佛龙井”、“越乡龙井”、“会稽龙井”等等品牌产区异军突起,新技术、新手段、新品种屡见不鲜,名茶产业逐步完成了以“传统龙井茶”为旗帜到以“新龙井茶”为主体的跨越,风头正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龙井茶产区茶树新品种和机制茶的

    日益普及,产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提升,效率和经济效益倍增。

    而反观传统的龙井茶产区,在市场化的冲击下,则在为保护名茶,捍卫传统而苦苦坚守。

    据了解,茶树的新品种与传统老品种相比,采摘期一般可提前十天;机制茶与手工炒制茶相比,人工效率可以提高5倍。为此,凭借着采摘早、上市早、效率高的综合优势,新品种、机制茶开始大行其道,日渐风靡。杭州传统的龙井茶产区再次遭到冲击,传统品种面积加速缩减,机制茶比重增多,原汁原味的西湖龙井陷入“危机”。

    没有老品种、手工炒制茶,就没有西湖龙井。如果说,过去龙井茶面积扩大只是带来数量的冲击,那么,如今新品种、机制茶在西湖龙井茶产区流行,动摇的则是传统龙井茶的根本。

    传统龙井茶之所以能传承千年,靠的是由水土、人文、自然环境、品种及制作工艺等综合条件下而生成的独特品质,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这种品质,还不能在其他地方产生。而老品种、手工炒制是产生这种品质的基础之一。为此,许多专家不得不再次发出

    保护“老品种”、保护“手工炒制”的呼吁,地方政府也频频出台相关政策,建手工集中炒制中心、发放传统茶树品种种植补贴等等。

    然而,这种亡羊补牢的举措,与新品种、机制茶给茶农带来的实际利益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

    龙井村的一位茶农说:“新品种上市早,卖三五千块钱一斤,等老品种上市,新品种差不多要落市了,一斤只有几百块钱,一亩茶园起码少赚1万多块,让老百姓为保护名茶吃亏,总不是个长远之计。”

    名茶保护凸现法律“真空”

    从地方立法到手工炒制中心,从划区定界到质量追溯、二维条码防伪。平心而论,为维护名茶声誉,能想到的和能做到的,地方政府都做了,可毕竟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说了算,而“龙井茶”市场之大,影响之广,又岂是一个地方政府所能解决的。

    千百年来,“龙井茶”、“碧螺春”、“大红袍”、“君山银针”等等,因稀有而备受世人的推崇。如今随着国力的增强,华夏民族所独有的茶文化正开始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认识。

    然而,我们在绞尽脑汁,甚至

    是投入巨资去挖掘“茶文化”的同时,却又对眼前的“活文物”视而不见,弃之若履。

    据杭州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介绍,龙井茶自2001年原产地域保护获批至今,传统龙井茶的法律地位始终很模糊,即使是人们熟识的“西湖龙井”,也不过是一个叫法,从未有过商标注册或者其他法律认可的凭证。

    法律地位的“暧昧”,其直接的恶果就是市场的混乱,以致在国内的茶叶市场上,出现这样的怪现象。

    在市场里,林林总总的西湖龙井茶包装盒上贴有加工企业认证标识的,可以投诉,因为是企业,有人管。而更多只有西湖龙井茶字样,没有任何其他标识的,反而没有人管。因为并没有西湖龙井这一说,于法无据,管不了。

    对此,中国农业考古学科创始人、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认为:历史名茶是千百年来的民族或地域的文化积淀,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了茶叶本身,以产业化的名义去人为地改变这种特定的性质,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给市场带来混乱,后患无穷。 柯丽生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12/16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