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领导手记
重庆丰都县人民政府县长 黄长武
去年以来,重庆市丰都县把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作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切实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举措。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992元,2010年1至11月,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15.8亿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00元,同比增长17.6%,全县已有16.6万农户增收达到了3000元以上,6.3万农户提前实现万元增收目标。丰都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经验和做法。
坚持科学谋划,构建增收体系一是明晰思路。提出未来三年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四个五”的工作思路:重点推广林业、林畜、林禽、林果、林游五大模式,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林下养殖、林地种植、林产加工、森林旅游五大产业,做大做强肉牛、竹木、红心柚、龙眼、烤烟五大项目,着力实施林业改革、基础建设、配套服务、扶贫帮扶、政策支撑五大工程。二是确立目标。坚持分步推
进,确保在2012年实现万元增收。三是细化项目。建立了增收台账,坚持按月推进项目实施,定期上墙公示,实行动态管理。
发展优势产业,打造增收载体立足县内资源优势,整体规划确立了21种增收主导产业,形成“3+X”的增收产业体系,以产业为载体,引导和带动农户增收。一是做强肉牛产业。围绕打造“中国南方肉牛之乡”战略,去年全县新增肉牛存栏6.8万头,达到23万头。丰都已成为重庆市肉牛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部市共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肉牛养殖核心区。二是做大林业产业。依托“森林重庆”建设,今年新发展速丰林14万亩、能源林4.5万亩、经果林3万亩,同时着力打造生物质能源、木板材加工、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集群。三是做精果菜产业。围绕做强“中国红心柚之乡”和打造“内陆最大龙眼鲜食基地”战略,大力发展红
心柚、龙眼、榨菜、紫苏等产业。
多元金融扶持,破解增收瓶颈一是财政资金补助农民。全县已安排财政资金3000多万元,整合扶贫、农业、林业等项目资金1.35亿元,引导社会资金4.37亿元,投入到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二是金融资本激励农民。今年,全县涉农贷款达到3.69亿元,同比增长57%。三是农业保险保障农民。通过积极争取,获得国家特批,在全国率先实施肉牛保险,每头牛的保费由农户交纳30元、县财政补贴50元,每头保额1600元。
做强龙头企业,强化增收支撑一是壮大企业集群。坚持“一个产业一个龙头”,大力扶持投资6.5亿元的重庆恒都农业、投资12.5亿元的武汉凯迪电力及北京丰泽园果业等龙头企业,拉动肉牛、林业、果菜等产业发展,计划到2012年肉牛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林业产值达到50亿元、红心柚种植面积10万亩。二是推进企农结合。目前,全县共
有95家企业参与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流转土地23.5万亩,惠及农户13万户,吸纳农民就业1.5万人,直接受益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三是打造农业品牌。创建了丰都肉牛、丰都红心柚、丰都紫苏、丰都龙眼等10多个丰都特色农业品牌。
完善市场体系,拓宽增收渠道全方位搭建平台、构建网络,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一是搭建产销平台。出台乡镇农贸市场建设优惠政策,对乡镇每改造或新建1个农贸市场,除了按市级标准进行补贴外,县财政按规模大小另给予10万~
20万元的配套资金补贴。二是加强农超对接。三是发展中介组织。鼓励引导农民规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1个,累计达到408个,入社农户达80236户,农民入合率达42.1%。
2011年,全县将围绕“95%的农户在上年基础上户户增收3000元以上,新增30%的农户实现万元增收”的目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实施产业培育工程。二是实施市场拓展工程。三是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四是实施科技帮扶工程。五是实施资金支持工程。六是实施示范创建工程。
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版图中心,面积2900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28个乡镇,总人口82万,是三峡库区移民工作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丰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丰都县境内主要景观有:丰都名山、双桂山、“鬼国神宫”、“阴司街”。这里还有建筑奇特壮观、在全国实属罕见的汇南汉墓群,还有低海拔的四坪森林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