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龙头,在逆势中昂扬跃升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3-05  互联网

    □□   沈建华 陈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在全国较早推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江苏,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跃上发展新平台,在不断创新实践的农业经营方式革命中,取得突出成就和可贵经验,促进了现代农业进程和农民增收,并继续显示出蓬勃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龙头企业经营逆势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绩突出

    回首“十一五”,江苏农业产业化经营业绩令人振奋。2010年,江苏省级以上(含省级,下同)农业龙头企业数较“十五”末翻一番,年均增幅14%以上,超过“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0%的目标。

    这个“翻一番”的内涵和意义是丰富和巨大的。省有关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江苏全省361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63.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9%。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45家,超50亿元7家,超100亿元的4家,利润较上年增长29.5%。利润较上年同比呈增长态势的企业215家,占企业总数的62.6%。2010年,全省343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980.57万户,较上年增长34.78%。

    更深层次的收获是,农业龙头企业加工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45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45.47%,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05年的0.71∶1提高到1.2∶1(不含纺织和服装)。农产品加工平台体系日趋完善。全省共有全国农产品加工专业技术研发分中心19家、创业基地16家、示范基地22家、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31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已有86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挂牌,其中有10家以上企业入驻的达到42个。由此,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以粮棉油、果蔬、畜禽和水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格局,其中稻米、面粉、油料、棉花、畜产品和茶叶加工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一批起点高、成长快、规模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形成了以粮油、果蔬、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为主导行业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格局。全省稻米加工能力超过2000万吨,拥有高邮双兔米业公司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面粉加工能力约占全国的1/10左右,拥有江苏三零面粉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油料加工能力全国第一,拥有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棉花加工业“全国纺织看江苏”,拥有徐州中天棉业公司、江苏大宏纺织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茧丝绸加工水平高,拥有江苏鑫缘集团、东台富安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发展较快,雨润食品产业集团年销售额超过240亿元,位居中国肉食品加工业第一位。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口创汇总量逆势飘红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江苏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出口创汇一度有所下降。为帮助龙头企业应对危机、挺过难关,全省各地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从银行信贷、各级财政扶持到税收减免,都为农业龙头企业创造了最大限度的优惠条件和优化环境。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经营业绩实现逆势增长。销售、利税、创汇及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户等项指标呈持续向好态势。2010年,全省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累计创汇2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3%。

    尤其是农产品出口增幅连续多年居主要农产品出口省份前列,在出口总量“逆势飘红”的同时,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还呈现出四个可喜变化。首先是出口企业规模增大,抗风浪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50家,较上年增加14家,出口25.14亿美元,同比增幅28.1%。其次是出口市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对日、美、欧市场的出口比重都在17%左右。三是内资企业出口首次超过外资企业。2010年江苏省内资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增幅43.9%,出口额14.43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7%;外资企业农产品出口额10.67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42%。四是前几年江苏省制订的农产品出口扶持政策开始见效。几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帮助扶持出口企业建立起农产品出口基地共560万亩,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自此进入加速增长时期,最近4年平均增幅超20%。

    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差。江苏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层次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有效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科技手段和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竞争力。

    截至2009年底,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基地投入总额达75.6亿元,较上年增长46.31%;2009年全省龙头企业共获得“三品”认证的基地种植面积达1912万亩,占全省农业产业化种植面积的28.19%;拥有“三品”认证的牲畜饲养量1442万头,占全省产业化组织饲养牲畜量的15.79%;拥有“三品”认证的禽类量饲养15.19亿只,占全省产业化组织饲养禽类量的85.66%;拥有“三品”认证的养殖水面441.4万亩,占全省产业化组织养殖水面的27.46%。

    江苏还坚持把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来抓。全省农村“三大合作”组织总数超过3万个,成员数占总农户数的38.5%,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和出资额均居全国第一。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2864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提高到40%。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江苏十分注重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日益增强。据全省农业产业化年报资料,到去年底,江苏龙头企业共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111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74.9%;带动基地农户增收总额137亿元,基地农户人均增收2133元,其中按合同价(保护价)收购比市场价收购向农民多支出23.01亿元,实行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农民土地租金13.6亿元,吸收农民工务工而直接支付农户的工资福利报酬金额达40.95亿元。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由江苏省农委提供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05/16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