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露天电影成了老区群众的交流平台

网友投稿  2011-01-27  互联网

    □□本报记者孙乃会

    1月23日,记者在福建省上杭县采访“三下乡”活动,得知当晚珊瑚乡上珊瑚村有一场电影,记者决定去看看。

    晚上7∶30左右,当记者乘车从县城赶到该县最偏僻的珊瑚乡上珊瑚村时,这里的露天电影已经开始放映了。由于当晚气温只有7℃,且有风,放映场地安排在中学的操场上,村民们背靠着教学楼看电影。大人们在看电影,一群儿童则在操场上嬉戏打闹。

    “家里有电视吗?”记者问一位女村民。

    “有。”

    “天这么冷,怎么还出来看电影?”

    “看看新电影,也带孩子出来玩。”支部书记陈云凤说,上珊瑚村和下珊瑚村共有5400多人,其中在外打工的有2000多人,在家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喜欢电影这个东西,孩子出来主要是玩耍。”

    送电影下乡是“三下乡”工作的一部分,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运作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旨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据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有限公司院线部经理许春胜介绍,受广电总局委托,该公司负责电影下乡工作;2011年“两节”期间,该公司向各地院线提供了《红河谷》、《我的长征》、《夜袭》、《花木兰》、《画皮》、《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等43部国产影片,供江西井冈山、安徽大别山、河北涉县、河北西柏坡、河南红旗渠、湖北红安、山西武乡、福建上杭、广西百色、贵州遵义、四川凉山、云南西双版纳等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免费放映。

    放映员陈伟瑶说,自己是湖洋乡人,负责湖洋乡和珊瑚乡共29个村的电影放映工作。到每个村放映前,他和妻子要先到该村张贴海报,写明电影名、放映时间、放映地点;下午4点钟左右开始挂幕、调试设备,还要用大喇叭放音乐——这叫“闹场”。夏天一般在晚上7点钟开始放映,冬天一般在晚上6点多就开始放映了。每晚放映结束后,夫妻俩还要收拾完设备再赶回自己家,最远的一个村距离他家有40多公里。每次放一部电影,政府给他95元;如果当晚放2部电影,则给他140元。

    上杭县是“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像其他革命老区一样,这里也是山区。上杭县有331个村,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国家向该县赠送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4套、流动放映车一辆。3年来,该县在村里共放映1万余场次,观众人数达150多万人次。福建省中兴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负责全省的电影下乡运作,该公司经理林碧英说,福建省到处是深山,电影比较受农村群众欢迎,天气暖和的时候,农村放电影的场面很热闹;有时在放映前,先放一部《森林防火》、《赌博——致命的诱惑》、《稻田病虫害防治》等宣教短片,宣传政策、传播科技卫生知识。群众不仅看了电影,还增加了交流,增进了感情。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1-27/16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