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兴化兴粮巧辟蹊径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1-17  互联网

    □□本报记者沈建华通讯员袁开建仇党玉

    鸟瞰兴化,良田万顷,河网纵横。特别是在收获时节,数百万亩粮田涌金,异常壮观。曾几何时,这个产粮大县却有着“丰收的烦恼”:计划经济时代,粮食贡献大县每每载誉受穷;市场经济年代,粮食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如何把“粮食包袱”变成“产业优势”?江苏兴化近年来走出了一条既增粮又增效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连续8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和标兵县称号。前不久,市委书记贾春林赶赴青岛,在全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示范方:刷新水稻单产全国纪录

    兴化市现有耕地面积195万亩。如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高效农业?市委副书记金厚坤一语中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集约经营,提高效益。”

    纵横交错的田间公路,造型各异的桥梁闸站,把一方方郁郁葱葱的粮田连成一个巨大的“绿色地图”。在钓鱼镇的省级水稻高产示范园,镇农科站长、示范园技术员李德剑告诉我们,该示范园总面积10840亩,按照百亩攻关、千亩示范、万亩辐射的创建要求,通过建立多层次示范方带动,经专家现场验收,2009年百亩核心方的水稻亩产达到898.9公斤,其中最高田块亩产达到937.2公斤,刷新了这两项全国纪录。

    海南镇万亩示范园,跨新发、许马等6个村,2277个农户、近6000农民成为“农业工人”。丰产方里实现了“五化”:育秧工厂化、插秧机械化、移栽标准化、植保专业化、技术规范化。“栽秧不弯腰,割稻不用刀,打药不要背,施肥不用催……”在这里已不是什么新闻。

    据了解,兴化市的各级粮食示范方已达146个,总面积达到38.3万亩,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火车头”。

    兴化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顾国平对于建设高标准的粮食生产示范方的作用如数家珍:主导品种得到了全面推广,各示范片全面实施了统一供种,良种统供率和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主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示范区全面推广了因种栽培主流技术,促进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示范区主流技术的推广普及率达到100%;机插技术推广实现了新跨越。2010年示范区实现机插面积占示范区总面积的71.5%,实现了新增机械、机插技术推广和应用效益的新突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了全面普及。

    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100%;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效果显著。示范区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率达100%,降低了用药成本,保证了用药效果。

    兴化市委书记贾春林介绍说,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挂钩兴化钓鱼镇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任总指挥,推动了兴化市高产创建工作。2010年,兴化的粮食总产达到147万吨,比前年增加5%以上。

    高效田:栽下增收“摇钱树”

    “稻田里挂帐子”的故事,要数兴化市陈堡镇的姚长松做得最早。2010年11月6日,他在稻子已经被大城市客商订购一空的稻田里,喜形于色告诉记者,前茬是番茄,每亩到手的纯收入已经7000元。他这个新型无公害水稻示范基地,巧妙地利用番茄大棚的钢架和充足的有机基肥种植“大棚水稻”。从稻种发牙开始,就给秧苗挂上“防虫网”,稻田里没有虫子,就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2009年种了20多亩,每亩单产800公斤,纯收入3000元,创造了“万元田”的纪录。2010年一下子扩种到120亩。

    兴化市每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在135万亩左右。如何在这些稻田里搞“立体种养”?他们引进、总结了稻田养鸭、鸡、鱼、虾、蟹,种植水生蔬菜等10多种模式,由农民选择,农技体系推广。

    荻垛镇的大户郭兆芹告诉我们一个“秘密”,他的“稻鸭萍”共作,不直接卖鸭子,而是卖“生态鸭蛋”。2010年600多亩稻田亩平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他们还在50亩的稻田里投放了250公斤泥鳅,全部与日本客商订了合同,每公斤28元,仅此一项,亩均纯收入近3000元。

    戴南镇黄夏村农民范志慧,则在150亩的水稻田里放养了8000多只草鸡,连同水稻每亩纯收入5000多元。他将“水直播”改成抛秧。抛秧行距大,便于鸡子在秧丛里活动,苗鸡按每亩60只的密度散放到田里。他说,鸡在田里可除草、除虫、增肥、中耕浑水、促进稻株发育。稻、鸡都能达到无公害标准。

    “放一条鳜鱼,净赚二十元。”海南镇胡家村李昌斌,2009年5月,在自家养殖河蟹和青虾的20亩稻田中放养了200尾鳜鱼苗。收获时,178条鳜鱼,20元一条,全部销售一空。2010年,李昌斌将养殖面积扩大了一倍,鳜鱼养殖密度也提高到每亩50尾。他说:“2010年单养鳜鱼就能赚到3万至4万元。”海南镇2010年订购鳜鱼苗的农户已近400户,全镇稻田养殖面积将达1.5万亩。

    兴化市还引导农民瞄准市场的“冷门”,利用稻田的沟渠,渔塘的池埂,开发的荒滩,大力发展水生蔬菜,让水中长出“一桌菜”。缸顾乡2009年新发展稻田荸荠近千亩。该乡100多位农民经纪人在上海曹安等市场租下摊位,经营加工“清水马蹄”等水生蔬菜,人均收入

    超过2万元。

    粮食市场:延伸增值大链条

    在与东台、大丰交界处的兴化市戴窑镇境内的车路河北侧,崛起了一个长达9公里的水上粮食市场。

    这里有72家大米加工厂和60多家贸易行,2009年交易额近32亿元。经国家商务部核准,现货交易名列全国粮食市场第1位,全国17个省市的“粮食大军”在这里会师。每天有800多条本市和外地大船,100多辆卡车来此交易,将稻谷运来加工,将大米运往全国17个省的大中城市。

    镇党委书记王宝伦介绍说,这里饭店、宾馆、邮亭、浴室齐全。每年所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达1.2亿元。这里不仅是个私业主、外地商家发财的“黄金宝地”,而且是农民们调整农业结构的“窗口”,农民们从这里看到了市场需要什么品种,他们该种植什么品种,它所产生的“立体效应”,不仅辐射到兴化全市,也惠及到周边县(市)的农民兄弟。

    下岗女工成风彩等人投资的江苏贤人米业公司,设备国内一流。价值100多万元的光电色选机,可以将大米里所有的杂色大米、不规格米“拣”出来,公司网站每时每刻显示出全国各大粮食市场的价格。成风彩能够每年为本地农民和外地粮商加工大米1万多吨,对全国的米价了如指掌,每年的大米销售量近4万吨,被列为江苏省龙头企业。

    农民胡志成、李友高投资60万元、装饰豪华的市场宾馆里,记者了解到,全国有40多家粮食市场,在这里设立了办事处,调运大米。一位来自新疆的名叫买买提的维吾尔族客商操着生硬的普通话说:“兴化的粮食知名度很高,水质好,土质好,米质也好。”这里的12家旅馆,19家饭店家家生意红火。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兴化市国有粮食企业也以崭新的体制,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全市国有65万吨仓容,总体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完成建设“六化”粮食仓储企业目标:管理规范化、装卸机械化、保粮科学化、计量电子化、路面硬质化、库区生态化。

    全市购销总量10万吨以上的规模企业10家,5万吨以上的骨干企业10家。华龙方便面、五得利面粉、海大饲料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兴化,成为水乡加快粮食流通的“绿色通道”。

    畅流的车路河道,发达的粮食市场,精深的稻米加工,延伸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的增值链条,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升级。

    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市场放大了粮食增产增收效应。产粮大县农民也可以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10年,兴化农民人均收入8710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连续5年的两位数增长。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1-17/16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