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蹲点手记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1-14  互联网

    编者按

    在中组部开展的“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滨到正定县西平乐乡大寨村蹲点,写下了一本蹲点手记。梁滨同志每年都有一两次到村子里住下来搞调研。他说,只有住下来,才能真正接近群众,才能掌握真实情况,才有氛围让群众说说心里话,才有精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同时,精彩在基层、奉献在基层、创新在基层、经验在基层,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汲取营养、汲取力量。我们摘编他的部分蹲点手记,期望更多的领导干部像他一样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长梁滨

    2010年10月13日周三晴

    今天来到正定县西平乐乡大寨村蹲点调研。我这次来,既是中组部要求的“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的持续,也是落实省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到村蹲点调研的目的有五个,一是了解实情,掌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真实状况;二是理清思路,帮助明确发展方向和制定措施;三是帮解难题,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总结经验,把基层的好做法总结推广;五是振奋精神,激发干部群众的发展冲动。

    大寨村是正定县一个最偏远、各方面工作属中等偏上水平的农业村。我没有和市县乡干部见面,只带了两个工作人员直接进村,村支书庞兵社在村口迎接。

    大寨村人口3230人,耕地3100多亩,去年人均纯收入5200元。秋收之后,村里一派丰收景象,乡亲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子很大,但很整齐;放眼望去,村里最好的建筑是新建的3个小楼:学校、村民活动中心和卫生所。庞书记说,大寨村从改革开放前后开始谋划实施村庄规划。经过30年坚持不懈,才有今天这样的村容村貌。

    庞书记安顿我住到他家里,院子里柿树果实累累,屋顶堆着金灿灿的玉米穗。

    我请村里历届离任村干部来支书家里拉拉家常。我问大家,村里工作难不难?他们都说难,难在乡里乡亲,人情重,坚持原则得罪人;可开展工作、掌握政策又必须坚持原则。当好村干部必须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竞选要向群众承诺,几年任期里必须克服困难埋头苦干履约践诺,办成几件群众关心的实事。村干部说:“群众永远是看你在干什么事、干了什么事。拿着工资就该每天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事。”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来源于我们为人民服务。村干部在一个村执政的基础是村民的拥护和支持,村民的拥护和支持来源于干部不断为村民服务、办实事办好事。

    我让支书带路去慰问老党员。老党员梁兰新,今年65岁,退休后回乡尽孝,服侍父母和岳母3个80多岁的老人。岳母脑出血瘫痪9年多,老伴也因病长年瘫痪在床,他细心照顾,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发挥了党员的模范作用。慰问贫困户葛荣福时,听到葛荣福6岁的小孙女海梅咳嗽,我一问原来孩子咳嗽了2年了,家里条件不好,就没有好好治病。我想孩子还小,可不能耽误看病落下毛病影响孩子一辈子,和他们商定,回去后联系医院,抓紧接孩子去把病治好。看来我们的新农合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必须真正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

    我特意要支书带我到村里最穷的人家看看。首先慰问贫困户葛认月。他妻子智障,女儿上大学后得了精神分裂症,儿子还在上中学,属于因残因病因学致贫。女儿的病有医保的帮助现在已经治好了。他说,现在全家吃低保,村里也很照顾,干部党员结对帮扶,下雨给送塑料布防漏,下雪给送煤取暖,村里的一个企业每年捐4000元资助孩子上学。今年残联通过社会福利基金资助7000元,村委会资助5000元,乡亲帮助他盖起了新房。葛认月一家通过新农合、低保和福利事业得到了救助。葛认月从小过继给妗子,虽然家境窘迫,但几十年如一日尽心伺候妗子,去年为90多岁的妗子送了终。他树立了知恩图报、孝敬老人的榜样。村里人都说,这么贫困都能照顾好过继的老人,别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赡养老人。

    大寨前些年党支部班子瘫痪,失去凝聚力,村民一盘散沙,将近10年没有发展党员,成了远近有名的穷村乱村。2003年当选的现任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经过几年努力,大寨村得到稳定,树立了正气,脱贫致富步伐加快,村庄面貌得到改观。现在村里有了一定集体财富积累,修建了宽敞漂亮的村小学、村卫生所、村委会、文化广场。

    大寨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一帮三带九”(一名干部帮助3名党员带动9户贫困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有职党员依岗承诺、党员联系户、“双培双带”、“双建双联”等活动。为无职党员设立勤劳致富岗、帮贫带富岗、村务监督岗、民调岗、治安岗等,鼓励他们根据特长发挥作用。通过为党员之家挂牌,亮牌示范,树立旗帜,既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也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使其加强自律,促其发挥作用。通过模范党员评选,形成学先进、做贡献的氛围。去年以来组织党员义务劳动,在集体的河滩地植树2万多棵。

    党支部安排有威望的党员当民调员,发挥了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村里很多纠纷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没必要打官司,但不解决又容易激化矛盾。没人调解,小事就会闹成大事,打了架再调解就难度大了。有民调员居中调解,很多疙瘩就解开了。党支部安排热心肠的党员组织红白理事会,制定招待标准和礼金标准,移风易俗,简化程序,严加监督,杜绝大操大办、奢侈浪费,使一次红白事开销比以前平均降低3000多元,很受群众拥护。

    2010年10月14日周四晴

    村卫生所是一个新建的两层小楼,是村里出资10多万元、医生出资10多万元、企业赞助10万元建起来的。卫生所里打针输液的病人很多,病人都说比去县乡看病便宜差不多一半,在家门口看病方便多了。新农合政策群众很欢迎,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卫生所设备还比较简陋,我请闫医生拉个目前还缺少的日常检查需要的设备单子,我想办法帮助协调解决。

    大寨小学是新建的三层楼,宽敞明亮,还有图书室、实验室。令我想起当年插队在村里当代课老师,在破庙里上课,每次上课只能领到2支粉笔,今昔对比真是有了天壤之别。看到小学操场还是黄土地,我答应校长,想办法帮助孩子们修好操场,同时把机关淘汰的旧电脑维修好送给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掌握电脑。

    大寨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主要种植大田粮食作物,没有果蔬,没有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比较低,基本上是每亩500元到1000元。现在村里群众处于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水平,增收困难,主要问题是没有找到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结构的突破口。

    走在收获后的田野,看到一块地里长着两种没见过的庄稼,一问才知道是药材。药材种植户杨长寿的例子很典型,他70多岁了,一辈子种玉米小麦,家里穷得一直吃救济,10来年前开始小块地实验种药材,这两年通过种知母、白术致富了,每亩可收入万元以上。如果再有烘干机、切片机,药材经过简单初加工,每亩至少还可以增收1000元。

    我和村干部讲,就经济效益来讲,种粮不如种果,种果不如种菜,种菜不如种药。要想增加收入,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产品不仅要生产,还要加工、销售;不仅要有产品,还要形成产业、实现产业化。我建议他们组织一个药材种植合作社,积极推广药材种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原有种植户帮助解决种子、技术等问题,统一种子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服务。

    养牛户庞瑞山养肉牛百头,苦于今年肉牛行情不好,处于亏损状态。我鼓励他要坚持住,波谷之后定有波峰,通过练好内功来应对市场波动,下功夫更好地摸索掌握养殖技术,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养殖业还是大寨村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应该扶持好养殖户庞瑞山,树立样板,引导村民利用粮食、秸秆和富余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

    本村人崔利新创办了鑫晟机械厂,生产辣椒加工机械,经过短短几年发展就在全国辣椒加工机械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鑫晟的实践说明,在一个不起眼的领域也可以作出一番事业,只要有市场需求就是好产品,关键是同等产品中做到最好。崔利新是个能人,要鼓励更多的人敢想敢干,营造环境支持能人把事业干好干大。我鼓励崔利新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放眼国际市场,争取成为中国、世界辣椒加工机械大王。

    晚上到村文化广场看村里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村里文化活动活跃,有几个节目参加县里创先争优活动文艺汇演,还上了县电视台的晚会。有个节目《四个老太话今昔》说得很生动,过去是:一天工分两毛八,油盐酱醋不够花;土坯房烂猪圈,下雨房上盖席片;旧学校更甭提,村里没钱没法管,夏天热得睁不开眼,冬天冻坏孩子们脸。现在是:新建住房一排排,学校诊所盖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农村政策符合实际,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稳定。

    通过走访,深感群众的致富意识和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大寨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对村民负责,负责事前监督、事后审核。村里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重要事情都要民主决策,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支部会、党员大会、村民大会讨论决定。

    总的感觉,大寨村这些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一些干部群众有小富即安情绪,觉得生活还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发展的冲劲不足。村干部也到外地先进村参观学习过,用他们的话说,和人家比,老天爷拄拐棍——天上差(插)到地下了。我要为他们“点火”、“烧火”,进一步鼓舞士气,增强发展意识,激发发展冲劲,动员干部党员积极进取,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2010年10月15日周五多云

    农村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很重要。没有集体经济的集体组织是空架子,凡事都向群众伸手,党支部既没法开展工作,也很难有号召力、凝聚力。西平乐乡探索了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我专门抽时间到乡政府考察了这一机制的详细情况。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不是简单地走集体办企业的路子,而是把集体的各种资产、资源、资金盘活,加强管理,有偿使用,或者入股到经营比较好的企业,通过分红获取稳定的集体收入。

    大寨村在集体财富积累方面也进行了探索。村里部分临街宅基地由集体建门店出租;村里与民营企业各投资100万元联办的正鑫合纺织厂已试车投产,纺织厂由对方经营,15年内每年交村委会分红10万元,15年后厂房归村委会所有,纺织厂可以继续租用,交纳租金,实现集体资产增值;村里的河滩地植树后招标承包管理,保证树木成活成材,成为村里的“绿色银行”。大寨村通过投资民营企业、租赁集体土地等形式,去年集体收入70多万元,村集体财富积累已达169万元。有了这些收入,村里办了一些公益事业,为全体村民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深受群众欢迎。

    我请村民、党员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群众意见,共同谋划发展思路。有村民提出,建立农民合作社非常必要,只要组织起来就可以增收,比如同样是种小麦,组织起来就可以几百亩地连片种植同一品种,保证品种纯正,种子公司统一回收,每斤小麦增值0.1-0.2元。有的村民提出为解决宅基地紧张问题,应当组织建楼房。还有群众提出了招商引资、种药材、搞运输等发展思路。

    听了群众讨论,我表态帮助村里协调办好几件事,解决群众吃水难、小学操场建设等问题,帮助养牛户和药材种植户联系专家进行指导。我对大寨村如何升级上档、加快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一是要招商引资,引进企业项目,搞好服务;二是成立药材种植合作社,党员干部带头,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增收致富;三是组织运输协会,把村里的几十户运输户联合起来,搞好服务、解决困难、开展合作;四是发展养殖,扩大规模。希望他们认真研究谋划,讨论制定近期发展计划和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

    乡亲们对大寨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想法,也充满信心。我也希望明年能够抽时间再来大寨看看村里的新变化。

    这次调研中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当年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我们今天创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有党的坚强队伍来带动,才能把我们的事业搞好,把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国家搞好;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的建设,越是加快发展越要坚持党的领导。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1-14/16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