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投入品抓起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2-31  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城乡居民安全消费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大家更多的考虑农产品是否有营养,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旦出问题,信息马上就会迅速扩散,不断地成倍放大。不仅影响到消费者利益和一个地方的声誉,而且还会对整个行业和产业构成威胁,甚至带来灾难性、毁灭性打击。

    顺义区是北京市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直接关系到上游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从投入品抓起,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一、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一是国内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迫切需要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毒大米”、“苏丹红”、“瘦肉精”、“三鹿奶粉”等等,不安全食品事件发生的次数如此之多,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二是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首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逐渐成为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特色产业、首都生态宜居的基础和首都高端农产品供应、城市应急安全的基本保障。

    三是顺义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2009年全区粮食、蔬菜、水果产量85万吨,生猪出栏94.9万头,肉牛、肉羊19.9万头只,家禽1222.6万只、牛奶5.4万吨、鲜蛋1.5万吨;作为首都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大区,从投入品抓起,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首都农产品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顺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多,数量大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472家,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农药、种子和肥料在内的农资连锁配送网点200余家,销售农资产品占到全区年农资使用量的60%以上。

    一是农药生产企业2家,年产农药800余吨;经营单位126家,年销售农药500余吨。以植保站为依托的农药连锁配送点17家,年销售安全新型农药110多吨,占全区农药年使用量的60%左右。

    二是种子生产企业5家,经营企业125家。依托顺鑫耘丰种子公司,发展40家种子连锁经营店,年销售种子占全区商品种子总量的70%左右。

    三是肥料生产企业17家,年生产量15.7万吨;肥料销售企业126家,年销售量为3.57万吨。依托顺义区供销社系统,发展以肥料为主的农资连锁旗舰店1家,标准直营店11家,特许加盟网点152家,销售量占全区肥料用量的80%左右。

    四是兽药、饲料生产企业52家,水产苗种生产企业5家,年生产水花鱼苗6000万尾;兽药饲料经营企业14家,经营的品牌达120余个,全部纳入动物卫生监理所监管。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监管力度较大

    一是全区“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定基地达187家,认证品种619个。

    二是建成市级及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8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8家。

    三是年均检测投入品、农产品样本2万余个,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9%以上,有效地保障了全区农产品市场秩序的稳定、有序。

    三、顺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是优质优价市场体系建设步伐有待加快。对于消费者,优质优价的市场认知没有形成,优质农产品在价格方面与普通农产品缺乏竞争力。二是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有待提高。获得认证的面积不到全区农业生产面积的20%。三是农业投入品服务市场有待完善。对农业投入品配送服务体系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不能形成绝对控制力。四是生产者自觉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识有待增强。五是检测力度有待加强。缺乏配套的检测设备和相应的资金支持。

    四、从投入品抓起,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发展农资连锁经营,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源头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和现有农资连锁经营店为龙头,按照“五统一”(统一价格、统一进货、统一管理、统一售后服务、统一规章制度)的建设标准,逐步建设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全程可追溯农资服务体系。

    一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提升安全农资消费意识。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做好调研,在全市发展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农资连锁发展建设规划,并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从网点建设、农资价格、配套设施、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农资连锁经营站点,逐步建立顺义农资品牌。要对连锁店经营的安全新型农资产品,统一销售价格,提高其市场竞争优势,并按照50%的标准实行价格补贴制度,减少农民投入,在使农民得实惠的同时,提高其主动购买安全新型农资产品的意识。要继续开展空瓶回收项目,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构建农资产品包装物的“农资经营店—农户—农资经营店”绿色循环模式,减低农药环境污染。

    二要整合市、区两级资源,建立一站式农资销售站点。顺义区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体系应与北京市现代农资连锁配送体系建设相结合,在区内现有的农资经营店中严格筛选出一批信誉度高、服务水平好、经营管理规范的农资经营店作为顺义区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体系的网点,通过资源整合,建立起市区两级资源对接机制,将连锁经营内容逐步向兽药、饲料、水产苗种、农膜、农机配件等市场延伸,实现农民一站式消费,避免恶性竞争,降低农资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方便农民购买。

    三要推动农资监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服务机制。要严格监督考核,逐步建立连锁店竞争退出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连锁经营店销售的农资产品质量100%合格,让农民放心农资消费。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农资违法经营行为,净化全区农资经营市场,严格市场准入制,尊重市场调节,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要建立健全农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农资连锁网络信息共享,减少营销的中间环节,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强宣传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熟悉现代经营策略、能辨别农资产品真伪的经营队伍。

    (二)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三品”认证,夯实农产品源头监管基础

    一要实施典型带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严格按照《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将农产品“绿色”和“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浇水、打药,以及加工、包装、运输的全过程,使农业标准化生产涵盖粮食和经济作物、畜牧和水产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农业基础管理等多个领域,逐步形成以国家标准为主体和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基本做到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逐步实现由习惯性农业向标准化农业转变。

    二要实施品牌战略,强化“三品”认证。“三品”认证在解决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和消费安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规范申报程序,严格审查申报基地的产地环境、管理制度、生产记录等内容,按照实际情况组织、报送新申报和复查换证材料。要实施“三品”认证奖励制度,结合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农业园区建设,扩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规模,大力宣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到“十二五”末,顺义区力争实现100%无公害认证,绿色、有机认证率达到80%左右,打造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产品。同时,要在农产品安全质量提高的基础上,瞄准北京高端农产品市场,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适应现代化的行销要求与市场交易需要,按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加强农产品分级包装,满足高端消费者对高品质且包装精美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要培养优质优价的生产、消费观念。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提高公众质量安全意识,使广大农民认识到生产安全农产品的好处,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调动农户发展“三品”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要使广大消费者认识到安全农产品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增强质量意识,主动购买安全优质农产品。要根据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市场供求情况,切实拉开“三品”认证农产品与普通、劣质品种的差价,合理确定等级差价。

    (三)加强检测抽测,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的追溯力度

    一要加大对区级综合质检站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人员培训等,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二要完善区、镇、基地(龙头企业)三级检测网络,在发挥区级检测室作用的同时,提高镇、基地(龙头企业)的自检能力,切实做到农产品上市前100%检测、上市农产品质量100%安全。

    三要建立健全上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月报制度,向相关部门报送当月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建立健全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使市场上检测出的本、外埠不合格农产品退出本地销售市场。

    总之,从投入品抓起,是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对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三品”认证,培育优质优价的市场体系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闫志广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0-12-31/15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