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一次踏上吉林省集安市益盛药业公司的人参种植示范基地,是今年的11月3日。
4年前,村民们用怀疑的眼光,目睹了集安益盛药业非林地人参种植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如今4年过去了,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被列为吉林省人参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企业,集安益盛药业的非林地人参种植情况怎么样?当地被租用土地的农民生活得好吗?
带着这样的牵挂,我们来到了集安益盛药业非林地人参种植示范基地。一下车,只见院子里几位技术员正在检修着即将下地作业的栽参机。车间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挑选即将下地的人参。突然,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将我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原来是李金财,这位四年前对非林地人参种植直摇头的村支书,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告诉我:“益盛药业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观念,还让村民们致富了,尤其是用现代机械化设备栽植人参,真的是让我们长见识……”
村支书的一席话引起了周围村民们的共鸣。今年55岁的王明江老汉坦诚地告诉记者,他家是最大的受益者。4年前,他们五口之家想吃一条鱼都要算计兜里的钱,现在他将家里的六亩地全都租给了示范基地栽参,每年每亩租金就是400元,他和儿子、儿媳常年在基地干活,一年收入五万余元。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人参种植基地。在道南的参地里,十一台栽参机正在参农的操作下将人参均匀地植入土中。进度之快质量之好让围观的村民赞叹不已。
这时在参地里我们发现了正全程跟踪人参生长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的任跃英教授,这位年过半百的女专家在这里一干就是4年。她告诉记者,4年来,这里的整个生产流程都是按照GAP标准实施的,目的是提高大规模生产管理水平,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正在此指挥栽参作业的汪德军经理对记者介绍说,他见证了这里由荒地变参地的整个过程,过去这里农民种参是用肩扛镐刨,而眼前的参地不仅有翻地用的多功能拖拉机、挖掘机、旋耕机,还有播籽机、栽参机、起参机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而为此建设的气象站,则是人参安全生长的必要保证。特别是配套建起的生物肥有限公司和有机肥生产厂,为确保人参生长每个阶段所需的肥料提供了保障。4年来他们以科技为依托,在韩国技术员的言传身教中,在吉林农大专家的全程跟踪下,确保了5000亩已栽植人参的品质,目前还有213亩地正处于休整期。
据益盛药业公司董事长张益胜介绍,人参产业是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经过走出去考察论证,尤其是到韩国人参市场调研,最终公司与韩国槐山郡努特里株式会社、吉林农业大学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全盘引进韩国人参种植的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经过4年发展,目前人参各项指标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
张益胜认为:“非林地栽参是中国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还子孙后代青山绿水的民生工程。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山地栽参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导入GAP标准,彻底杜绝了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超标现象,同时还解决了当地农民再就业的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莫小民通讯员韩金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