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忠实的麦田守望者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4-11  互联网

忠实的麦田守望者 ——记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上)

  为国分忧造福农民

  □□ 夏树

  六年前,农业科技专家胡承霖在76岁高龄的时候,因担忧国家粮食安全,毅然上书省长,请缨出征,倡议和参与沿淮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攻关。回良玉副总理盛赞他为国家粮食增产、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承霖的作为,不仅实现了农业科研工作的新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麦生产的奇迹,而且,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新榜样。作为一名有着59年党龄的老同志,胡承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分忧,造福农民。

  古人道:人生七十古来稀,颐养八旬何可期?而胡承霖以耄耋之年,长年累月进乡村、走田头,一张车票来,一张车票走,手把手指导农民种麦,这种行为令人敬重,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学习胡承霖,就是要学习他心系“三农”、造福农民的优秀品格,就是要学习他扎根田头、创新攻关的科学精神,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终身奋斗的崇高境界。广大“三农”工作者,特别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胡承霖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在举国描绘“十二五”宏伟蓝图中,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扑下身子,心系基层,心系群众,留下属于人民也属于自己的亮丽一笔。

  □□ 本报记者夏树李海涛

  古树参天,鸟语花香。4月2日,胡承霖教授骑着自行车,在安徽农业大学的校园里匆匆而过,后座驮着一袋大米。看到他满脸红晕、身手敏捷,人们不会想到他已82岁高龄,更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忠实的麦田守望者,他用毕生的精力,以田野为黑板,把麦田当课堂,书写了中国小麦优质高产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上书省长建言小麦高产攻关,回答“谁来养活中国人”

  1997年我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之后,开始“扩经压粮”,大规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998年到2003年,全国粮食作物面积逐渐收缩,总产量持续徘徊,到2003年,库存创26年来最低,小麦总产下降720亿斤。

  其实在此之前,国内外关于粮食的议论已经开始,美国人布朗甚至抛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沉重命题。

  与粮食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胡承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时候粮食主产省安徽的小麦产量也持续下滑,1997年单产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公斤,到2005年却降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10公斤。

  小麦是安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沿淮淮北地区的“当家品种”。抓好小麦生产,既关乎粮食产量的增加,又关系到农民的增收问题。

  2005年4月的一天,一封3600多字的长信摆到了安徽省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省长赵树丛的办公桌上。这封信的作者就是退休已十载、时年76岁的胡承霖,信中谈了他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忧,建议在安徽小麦主产区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同时附上了一份“安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攻关方案。

  胡承霖在信中写道:“由于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条件特殊,小麦生产经常遭受北旱南涝、冬春低温霜冻、冰雹、龙卷风、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及多种病虫危害。只有在主攻单产上下功夫,才能实现小麦的稳产高产。”他从改善麦田水利基础设施、推广良种良法、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高产示范样板等多个方面对攻关目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说的是实话,分析的是实情,建议很充实,措施很实际。”刚到省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不久,正在思考如何促进安徽粮食生产上台阶的赵树丛,一口气读完这封长信,迅即做出批示:“胡教授的意见很重要!我省要保证粮食总产在500亿斤的基础上稳定增长,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在主攻单产上下功夫,在科学种田上做文章,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抓投入。”

  那年6月27日,是古城合肥入夏以后最热的一天,比天气更热的是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论证会。会议由赵树丛主持,安徽省农委、农业大学、农科院、农机、植保、农技推广、气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一起对小麦高产攻关方案进行论证,共同谋划小麦高产攻关的蓝图,大家一致认为用提高单产的办法,五年实现安徽小麦增产50亿斤,不仅有可能,而且有把握。

  经过充分论证后,省政府研究决定,“小麦高产攻关”列入“十一五”规划,在全省麦区开展为期五年的高产攻关活动。省政府成立了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赵树丛是组长,胡承霖任副组长,具体研究和部署小麦高产攻关事宜。

  从2005年秋种开始,一场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农业生产大会战,在安徽亳州、宿州、蚌埠、淮北、阜阳、淮南、滁州、六安、合肥等9个小麦主产市拉开了帷幕。

  一心扑在小麦田里,就是为了改变农民“大播量”“一炮轰”等传统种植习惯

  “让13亿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是农业科技人员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有着59年党龄的胡承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胡承霖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长期从事小麦栽培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几十年来,他跑遍了江淮大地,对麦产区的土壤、墒情、肥力、农民种植习惯等了如指掌。1985年他就被聘任为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并任安徽省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吨粮田开发”、“四五六”攻关、“安徽小麦”……他主持的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和编写的一系列著作,为安徽小麦高产栽培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他说:“安徽小麦单产之所以长期徘徊,是因为播量大、行距窄、‘一炮轰’施肥、品种和播期不协调、整地质量不高、灌溉方法落后等原因造成的。这些不科学的种植习惯不仅加大成本,不利于麦苗生长,而且容易造成后期倒伏,影响产量。”为此,“小麦高产攻关”启动后,“上足了发条”的胡承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农民长期固守的种植习惯。

  涡阳是皖北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小麦生产大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80万亩,由于地处黄淮地区最南端,小麦生产的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平均单产一直徘徊在700斤左右。胡承霖的第一个高产攻关示范点就选定在这里,并设定了全县亩产超1000斤的目标。他说:“小麦千斤县在这个纬度上从来没有过,在这里搞出一个千斤县来,虽然困难很大,但极有示范推广价值。”

  从此,他成了涡阳的“常客”。各乡镇相继建起示范片、示范方、示范田块,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从楚店到新兴,从高炉到店集,从陈大到青疃,都留下了他劳碌的身影。

  2009年冬天,淮北气温比常年低得多,导致麦苗生长不足。胡承霖提出用分次施肥的方法来解决,新兴镇种粮大户刘彪认为“老规矩不敢破,麦子毁了当年穷”,不能眼看着麦田减产。胡承霖提出跟他签“赔偿协议”,如果麦子少收,就按最高市场价赔他钱。刘彪被胡承霖的决心打动了,按照他提出的方法施肥,亩产比往年高出200多斤。

  一次,胡承霖给农民讲解科学播种的好处,要求把播种量从每亩40多斤减到18斤。村民们更相信祖辈留下来的口诀:“宁愿多下种,不能等到苗少捶心口。”有一个村民碍于情面,白天播了18斤麦种,夜里又偷偷溜回地里,补播了17斤种子。结果到麦收时,他傻了眼,由于麦苗过密,造成后期倒伏,亩产只有700斤,而按照胡承霖要求种的小麦,亩产达到1100多斤。

  胡承霖深知农民是最讲究实际的,所以除了在课堂上一遍遍苦口婆心地讲解,在田头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给农民示范外,他铆足劲在示范片上下功夫,就是要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农民对科学种田的道理口服心服,自觉自愿地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按照科学的方法种植小麦。

  高炉镇陆杨村是胡承霖的试验点之一,攻关方案实施第一年,就取得了明显效果。村支书巩向海说:“按照胡老师的指导,现在村里1.5万亩麦田全部实现统一深耕,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植保,统一收割,攻关第一年就达到800多斤,现在最好的田块能达到1400斤,比以前翻一番还要多,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农民孙子富说:“胡老师总对我们讲,如果不科学种田,成本大,收益低。科学种田,成本小,收益大。现在一亩地种子省15斤,肥料钱省20元,成本能降几十块,我们合作社1600多亩地,不算增产的效益,光成本就能节省好几万。”

  为了有效控制播量,除了讲解示范,胡承霖还动脑筋想办法,从农业机械入手,把原来播种机的7个耧腿去掉一个,使亩播种量降低10斤,仅此一项技术的推广,每年为安徽全省麦区农民节约成本3亿元以上。

  在胡承霖的指导下,涡阳县的高产示范点亩产达1478斤,创造了同纬度全国小麦高产纪录,并于2010年实现了全县180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超千斤的目标。

  他像个魔术师,在皖北大地创造一个又一个高产奇迹

  2005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利辛县冻害肆虐,“新麦18”面临严重威胁,老百姓望天兴叹无计可施,以为要绝收了。就在这个时候,利辛县农技中心主任张继林参加皖北地区小麦苗情调度会,第一次见到来讲课的胡承霖。他心急如焚地上前拉住胡教授:“能到我们那看看不?”“好啊,我正想去看看呢!”讲座一结束胡教授就跟着张继林来到利辛。

  在纪王场乡,胡教授深一脚浅一脚,从这块田到那块田,反复查看苗情和墒情。农民们听说省里的专家来了,都赶了过来。一位农民眼泪巴巴地说:“我一家老小的口粮就靠这些麦子了,你看还有没有救?”胡教授说:“大家别灰心,天气一回暖立即浇水施肥,水肥齐攻。”“方子”还真灵,第二年夏收时,“绝收地”平均一亩打出了610斤麦子。从那以后,利辛农民送他个雅号“胡麦神”。

  2006年灵璧县持续秋旱近两个月,小麦播种期拉长,地里的麦苗小而弱。冯庙镇农民张修齐说:“这样的弱苗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当时大家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个时候,胡老师又来了。他告诉我们早施返青肥,有利于立春后快速起身,每亩能增产100斤以上,到拔节时再普施拔节肥,同时做好病虫草害防治,一定能有好收成。”按照胡老师提出的方法抓田管,麦苗慢慢返青了,弱苗转壮了,这一年小麦喜获丰收。

  “胡老师说,麦苗跟小孩一样,要注意长得健不健康,达不达标准,没有达标想什么办法补救。以前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脑里一片空白,现在有了应对措施。”蒙城县白杨林场场长乔长伟说,“胡老师来了之后,示范片的产量让农民服了,小麦亩产大幅提高。特别是2008年冬春大旱,在那种情况下,小麦亩产达到1318斤。虽然我们这里一直是统一种植、统一收获,但这么高的产量,以前是不敢想的。”

  连续几年,胡承霖指导创建的高产示范田块单产水平不断突破历史,已从亩产1000斤以上,进入1200斤、1300斤、1400斤以上。在胡承霖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安徽五年小麦高产攻关取得了累累硕果。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农调队统计,高产攻关第一年,安徽小麦总产达207.8亿斤,比上年净增长46.2亿斤,增幅达28.6%,增幅位居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首位。全省麦区平均单产首次突破600斤,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在遭遇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小麦平均亩产仍达636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8、2009、2010年又连年单产创新高,尤其是2010年在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情况下,单产达到680斤,总产仍达241.3亿斤。“十一五”期间小麦增产79.7亿斤,远远超过了当初设定的50亿斤目标。

  安徽小麦单产连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小麦单产、总产增幅最快的省份。“十一五”期间安徽全省粮食总产从500亿斤增加到600亿斤以上,带动了农民收入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十一五”年均增幅居全国第一。

  

  

  胡承霖(中)正在田间给农民讲解小麦种植技术。汪漪摄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11/15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