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蜀先兴水 ——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实现水利建设新跨越纪实(上)
□□本报记者阮蓓
这是一片自古与水有缘的土地。历经两千多年仍运行不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称为人类治水的典范,1030万亩灌区惠泽川西7市37县(市、区),以占全省5.9%的土地面积,解决了27.5%人的吃饭问题,支撑了占全省44.3%的国民生产总值。它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川西粮仓,也为四川盆地赢得“天府之国”的美誉。
然而,千年古堰并不能解决除成都平原外更大范围的用水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使四川仍有5000多万亩耕地没有得到有效灌溉;已建工程蓄引提水能力仅占水源总量的10%,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全省水源工程有4万多公里渠系没有配套,每年有20亿立方米水无法使用——水利“啃老”,已经成为四川的一大制约。加上旱洪灾害频繁,汶川特大地震使水利基础设施严重损毁,11个市年年“喊渴”……四川粮食安全的警钟已经敲响。
“治蜀必先治水,兴蜀必先兴水”。2009年,四川省响亮提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战略构想:用8年时间,斥资522亿元,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6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69万亩,新增粮食100亿斤——这项覆盖全省21个市(州),四川水利建设史上覆盖面积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水利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四川“靠天吃饭”的问题。
政策利好刺激全省19个大中型水利工程快马加鞭,7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各地农田水利建设如火如荼开展……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更是为这项恢弘战略安上新“引擎”——四川以每月开建一个大中型水利项目的速度,展开一幅当代治水新画卷——
春耕时节,江油市战旗镇白云村村民唐进怀已在憧憬丰收,因为他从去年年底下闸蓄水的武都水库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估计今年每亩能多收200斤,增收200多元。”
唐进怀说,过去渠道淤积,机井破旧,靠天吃饭,小麦亩产600来斤,如今旱能浇、涝能排,预计亩产将达到800斤以上。“水是庄稼人的胆,水利修好了,农民种地才有底气。”
小账连着大账。10年前,四川省“西水东调”总体规划中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武都引水一期工程建成,川西北128万亩旱区变良田,灌区新增农产品2000多吨,新增产值80多亿元,贫困人口下降了95%,百万农民健步跨入小康。如今,蓄水可达5.72亿立方米的武都水库建成,可保灌绵阳、南充、广元、遂宁4市8县(市、区)的200多万亩良田,受益人口500多万。
“去年四川粮食连续4年实现增产,水利功不可没。”在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看来,四川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但1999年后,全省粮食总产量却一直徘徊不前,10年没有大的进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更大范围的粮食安全是“天府之国”的应有之义。按照规划,2016年完成“再造都江堰”后,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就将提高至54%,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可达0.55亩,干旱问题将得到解决。“如果顺利实施,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100亿斤,超过目前全省粮食产量的10%。”
在“十年九旱”的沱江之东、涪江之西,一份《提议毗河供水工程应尽快立项上马》的跨区域联名提案于去年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
捷报传来,资阳、遂宁两市狮舞龙翔,万众欢腾。春节刚过,乐至县高寺镇梨子湾村支部书记童先林就带领乡亲们维修加固灌溉渠道,建山腰蓄水池,为即将动工的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打通“毛细血管”,4年后,资阳、成都、遂宁三地旱区448万人就将喝上来自都江堰的“源头活水”:“以后再也不用盯着老天爷要水了!”
雀跃背后是更振奋的数字——“十一五”期间,全省1609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到2013年,解决全省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未来十年内将实现全省村村通自来水……以“再造”应对水危机,骨干水利工程项目在全省范围布局,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更多老旱区都将享受到充足稳定的水源——19个大中型水利工程和7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全面铺开,每一个灌溉面积都在300万亩以上。
在四川,水利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仅2008年以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就先后10多次带领水利厅长深入基层调研。为了加快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战略构想,同年12月,四川省首次与水利部共同签署《加快四川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合作备忘录》。备忘录以2020年为限为四川提供逾千亿元的项目支撑,其中包括了“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项目,估算投资达到522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新中国成立至“十五”末期四川水利建设投资总和的两倍。“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显然已经跳出了四川,将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提高粮食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