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流金 皮影:西汉年间的老相片
“一口还叙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提及皮影艺术,人们很容易想到这两句形象的比喻。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别称“灯影子”、“土影戏”、“皮猴戏”、“纸影戏”、“羊皮戏”、“驴皮影”的皮影却“出身”名门,竟是当年汉武帝为爱妃李夫人量身定制的一张老相片。
相传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因染重疾,不久便乘鹤西去。汉武帝思其心切,过于悲伤而导致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在玩耍,倒映于地的影子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便用棉帛剪裁成李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汉武帝端坐帐中观看。看罢,汉武帝龙颜大悦,爱不释手。从此,李夫人的剪影成了汉武帝对爱妃的情感寄托。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最早的渊源。
在宋代,皮影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中国皮影艺术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成为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
明清两代是皮影的鼎盛时期,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人仕子的喜爱。清代,特别是清末民初,皮影戏剧目丰富,雕刻精巧,用皮以牛、羊、驴皮为主,形成了以陕西华阴、华县的西部皮影,河北滦州的北方皮影及临安“绘革社”的南方皮影三大影系。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由此,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中派生而来,皮影所用的幕影演出道具、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有“电影始祖”的美誉。
“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陈龙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众多流派。但是现如今,由于电视、电影、网络等文化娱乐形式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趋多元化,皮影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推向了一个寂寞的角落。那种“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的精彩,只有这一些特殊场合可以看见,如北京的老舍茶馆及一些演绎着历史的戏园。
今天,我们欣赏皮影,如同在窥视戏剧的历史,它是一种“活化石”。好在政府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十个皮影艺术项目进入国家名录,为皮影艺术发展迎来了新的生机。 晓芳
地狱变相图。中国皮影博物馆藏
小生。 陕西省艺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