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还需焊牢哪些接点
□□本报记者何红卫孙维福
2010年底的一天早晨,北京西客站出站口人流中,一名从武汉上车抵京的女孩,看着前边乘客手提的纸箱轻声叫道:“呀,这是蔡甸莲藕嘛。”
喜欢在老家享受莲藕煨汤的女孩不知道的是,这箱莲藕出自武汉市蔡甸区永新莲藕专业合作社。这家合作社的生产基地面积达5000亩,不仅建有2000平方米储运市场,还拥有一支14台车辆的运输车队,专门生产大名鼎鼎的“蔡甸莲藕”。这么有实力的合作社,产品在超市能销多少呢?近日,合作社理事长刘吉本向记者谈起加入“农超对接”的销售状况,连连摇头:“也就相当于撒点味精、胡椒面。”他说莲藕的主销渠道,目前还要依靠批发市场。
在国内,湖北是最先试点“农超对接”的省份,比全国性试点早两年。但现状并非尽如人意的是,虽然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1万家,参与“农超对接”的合作社总数,满打满算仍不及300家。再看全国,也不乐观。目前国内通过超市销售的农产品比重只有20%。
近年来各类跨国的、国内的连锁超市设点开店势头迅猛,竞争已是空前激烈,不仅争相在大中城市遍地开花,即便在县城、乡镇,也是想方设法安营扎寨。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在突飞猛进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总量已达36.5万家,约占全国农户总数1/10左右。在此背景下,“农超对接”本应顺风顺水,事际上却是在蹒跚中前行。
“农超对接”,如何才能实现连锁超市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协调同步?对接合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填补哪些接缝上的洞隙?日前,记者在湖北就此进行了多层面采访。
政府部门官员说——
“农超对接”的好处,可以归纳为解决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三太”,即解决市场主体太多、经营规模太小、流通环节太繁琐;实现“三增”,即实现超市增人气,农民增收入,顾客增实惠。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对此有个量性解读:连锁超市通过“农超对接”采购农产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5%左右,而这部分原先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可直接转移返还到农民和消费者身上。据专家调查,近年通过推动“农超对接”,我国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已由“十一五”初期的15%提高到20%,大中型超市生鲜农产品直供直销比重达到了30%。
湖北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张清林在认同以上判断之后表示,“农超对接”在推进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否则有1万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湖北,决不会只有区区300来家加入对接。因为一直在加入指导全省范围的“农超对接”工作,张清林说他的直接体会,是产销双方规模不对等导致合作不顺畅,超市屡屡指斥合作社规模散小、产品单一,合作社频频责备超市店大欺客门槛太多。
超市方面原因,张清林认为主要障碍是:有的超市抬出5—20万元的进场费规定,将不少自己主动上门的合作社拒之门外;即使有的合作社在政府部门帮助下,被允许零费用进了超市,日后也要被隔三差五的条码费、上架摆柜费、打折让利费等等,搞得左右为难。他说,这种状况越是在小超市越常见。另外很多超市没有物流配送功能,鲜活农产品需要合作社自己往超市运送,因为签约超市门店多、运输路途长,往往早上出门,货品深更半夜才能送到,新鲜度甚至
竞争不过小商小贩。还有就是结账不及时,合作社成员都是农家小户,习惯一手交货一手拿钱,但超市的结账周期太长,导致合作社缺乏流动资金,影响后续生产供应。
合作社方面,张清林分析主要问题是产品品种过于单一,产能、规模又普遍弱小,难以满足超市多品种、大批量配货的要求。另外,合作社送货大多是自己雇车,沿途费用成本花费大,从地头一家一户地收购也要增加成本,容易出现质量管理不严的问题,导致质量标准降低。
另外,张清林还不无忧虑地说,现在相关部门对“农超对接”的有关政策扶持,还应更加突出重点,强化针对性。他举例说,现在扶持的资金大头给超市的做法并不合适,应该倒过来,把扶持超市建设冷链系统,改为扶持合作社在产地解决仓储问题、发展冷链系统,让超市发展自己的物流配送。这样会才能更有利于“农超对接”。
合作社理事长说——
采访中记者接触的合作社方面,对“农超对接”总体上还是看好的,但同时他们也委婉地表示,“农超对接”还需要在细节方面多加完善。记者采访的武汉索子河蔬菜专业合作社,在武汉与某跨国连锁超市的7家门店实行“农超对接”,理事长施平安说,目前大的方面感觉效果还算满意,就是有的时候会受到个别超市个别工作人员的刁难,比如你明明送的是100斤货,可到了结账时,对方却硬说分量不够,只按95斤结算,还说这是损耗的成本。
永新莲藕合作社和武汉另一家大超市对接,理事长刘吉本说,正是因为结账太慢太麻烦,他们才只是为了扩大知名度维持到现在的。他抱怨说,合作社
要给超市送两批货,才能结一回账,这等于你每次都要有一批货抵押在超市,而合作社的资金有限,缺了这笔钱就影响到它的下一批生产、收购。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走批发市场,虽然利润不如给超市高,但资金可以按时回笼,销量还特别大,所以整体下来利润也并不低。
超市业务经理说——
从合作社采访回来,记者又联系采访了武汉家乐福超市采购中心生鲜处业务经理周文泉。听完记者向他转述合作社方面的意见后,他说武汉家乐福超市从2007年参与“农超对接”以来,对进入超市的合作社,给予的都是零进场费用、零扣点、零门槛的优惠待遇。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这几年业务发展还是蛮快的,目前他们已经和武汉市11家合作社展开“农超对接”,一般15天就能结一次账,双方比较满意。
他同时也谈到,目前看来“农超对接”确实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也不能一味指责超市方面。他说,在与合作社接触中他就发现,现在有的合作社并不符合“农超对接”的基本要求。主要问题是个别合作社有名无实,往往是某个带头人虚立一个合作社,把自己公司的产品戴上了合作社的帽子,搞所谓的翻牌顶替,实际上是为自己的企业找提高知名度、扩大销路的平台,这本身就违背了“农超对接”的宗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超市已专门聘请了专家,对每家前来合作的合作社进行甄别,在确定对方确实具备资质后,才进行合作。“既然是合作,分歧在所难免,但‘农超对接’的前景是大家共同看好的,因为这是农产品流通的大方向、大趋势。通过合作,合作社会得到壮大,超市也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双方的目标毕竟是一致的。”最后,周经理乐观地作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