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扎实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3-09  互联网

扎实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访全国人大代表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

  □□ 本报记者 刘伟林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提出,解决黑龙江“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要通过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来确保黑龙江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吉炳轩说,要清醒地看到,尽管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很快,但农民还不富裕,不论收入水平,还是生产生活条件,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除历史形成的二元结构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外,从黑龙江农村发展实际来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水平不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产业化水平低。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率只有30%,农民主要靠卖粮收入。二是城镇化发展慢。除县级城关镇以外的多数小城镇没能发挥发展经济、吸纳就业、活跃流通、改善生活的作用,大批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就业。三是商品化程度差。从农民收入、住房、教育、社保、医疗等各方面状况看,农民获得的报酬、享受的待遇、占有的资源,并没有充分体现劳动者劳动价值。

  农业、农村、农民的出路在哪里?吉炳轩认为,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大农业,就是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吉炳轩说,从黑龙江农业发展实际来看,发展现代农业,第一是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二是水利化,必须大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第三是科技化,用高科技手段来经营农业,以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来获取农业的大丰收。第四是商品化,农产品要通过市场交换成为商品。第五是产业化,把农牧业作为产业来经营开发,形成产业体系。第六是城镇化,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农业的科技化、工业化、产业化,进入城镇生活,实现城乡一体化。

  近两年来,黑龙江省在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按照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的目标,加快装备大马力拖拉机、整地机、精量播种机、水稻插秧机等大机械,推进大农机装备由旱田向水田拓展,机械化生产环节由整地播种向种、管、收全程延伸,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9.1%。在农业水利化方面,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水利化工程、控制性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民生水利工程、重点防洪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等5大类128项工程建设。在农业科技化方面,实施大豆垄三栽培等五大作物十大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1.5亿亩。农业产业化方面,全省农畜产品加工量3800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粮食加工总量2550万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700户,比上年增加200户,初步形成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畜禽、乳品和山特产品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吉炳轩说,两年来,通过实施城镇化建设试点工程,全省46个县的城关镇已经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00多个农垦和森工小城镇快速发展,12个重点旅游名镇全力建设,一些加工型、商贸型、口岸型小城镇作用明显。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通过大胆实践,初步探索出了垦区带动、林区带动、油(田)区带动、矿区带动、口岸带动、交通水利枢纽带动、景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发达乡村带动、县城和有实力的乡镇带动等“十条路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吉炳轩说,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要围绕重点,突出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确保粮食高产、高效、优质。要把粮食产量稳定在千亿斤水平,并力争每年有所增加。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组织实施5000万亩水稻工程建设,争取到2013年实现5000万亩水稻种植目标,继续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大力推进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把两大平原区建成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把黑龙江建成国家稳固可靠的大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大力发展优质畜牧业。充分利用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和“黄金奶牛带”,畜牧业资源丰富、环境良好的优势,推动优质畜牧业发展。今后一个时期,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现代化畜牧业产业体系。力争到2015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年均递增14%、8%和12%,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真正实现“半壁江山”的目标。同时,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加强“三化”草原治理。

  大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旱田节水灌溉、田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到2015年,新增旱涝保收田4000万亩,把全省大部分农田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

  大力提高农机化水平,特别是大农机作业水平。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化战略工程规划,重点装备深松整地机械、玉米收获机械、水稻插秧机械等先进、配套农机具,提高大型农机保有量和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时,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争取到2015年,全省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2.5%。

  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立起以县级推广中心为龙头、区域中心站为依托、农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大户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开展合作共建,安排千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乡镇技术推广队伍,组织万名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到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3%,成果转化率要达到80%。

  以绿色食品为主体,推进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建设,加速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全省绿色食品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推进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转变。力争到2015年,全省粮食加工量达到4000万吨,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元,粮食实际加工量占粮食总产量的85%左右,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达到55%以上。

  以百镇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牵动,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垦区、林区、矿区、油区、景区与地方合作共建的新途径,打破界限和行政区划,科学合理规划公用设施跨区布局与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协调推进、共建共享。到2015年,全省农村公路硬化路面达到11万公里,解决农村8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85%以上。依托农垦农机、技术、水利工程等优势,为周边农村代育、代耕、代种、代灌、代管、代收,采取单项合作、阶段合作,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必然要求,目前,黑龙江全省农村200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了3217万亩。吉炳轩认为,必须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通过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同时,要探索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09/13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