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政策利好接踵而至 新兴产业提速换挡

网友投稿  2011-12-30  互联网

  专家认为,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规划目标有望超预期实现,七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记者 顾鑫

  政策利好接踵而至 新兴产业提速换挡

  进展或超预期

  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年底回望,战略性新兴产业渡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政府大力推动,社会高度关注,资金大量涌入。专家认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展有目共睹,有的已经实现质的飞跃。

  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的敏感期,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动经济长期繁荣以及在某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而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次序排在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大服务业规模的后面。

  专家表示,2011年的排序直观地说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

  今年,企业和投资者一直在期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但规划至今仍迟迟没有出台。专家认为,规划没有出台并不意味着政府不重视,恰恰相反,如果比较草率地推出,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2012年应当会迎来规划的发布时机。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刘峰表示,“十二五”规划体现的是一致认识,对于引导投资有着重要作用,各部委提了很多意见,明年应该会出台。企业的发展方向将更为明确,政策环境会更好。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希表示,从宏观政策环境看,解决了通胀问题后,中央政府将把稳增长、调结构作为未来工作的重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抓手,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

  从2011年的情况看,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没有发布,但是相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却在陆续发布,涉及民营资本、行业准入、国际化、创新能力的提升等多个方面。

  进展或超预期

  尽管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尚未出台,但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略,甚至各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了非常有针对性的规划、方针、指导意见等,规划了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

  根据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的研究,在这些地方的战略规划中,各地都将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都有大手笔,包括江苏、安徽、天津、广东等地方。

  其中,江苏的规划引人注目。江苏计划到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超33000亿元,增加值超过8500亿元。根据“十二五”规划,全国到2015年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在4.5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说,江苏2012年已经达到全国2015年目标的20%左右。吴金希表示,如果全国都这样,2015年的规划目标将翻倍完成。

  从2011年以来的情况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例如,我国的大飞机和高铁项目,高铁已经成为现实生产力。成立了国家商用飞机公司,计划在2014年首飞,2016年交付使用。

  另外,在LED照明、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我国也有不俗的表现:奔驰汽车和比亚迪联合成立汽车电池实验室;新兴显示技术OLED昆山项目是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有机液晶显示技术生产线,产品已经用于航空航天;以清华大学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第四代核能技术已经世界领先,也正在稳步推进,在山东石岛正在筹建示范项目等等。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认为,从区域角度看,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深圳等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较好的人才、知识资源基础,可以率先实现突破。天津的航空航天、3G、风能;江苏的物联网、光伏产业;广东的LED照明等,产业聚集发展的现象已经初露端倪,呈现生机勃勃、率先发力的态势。

  加大创新力度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迫在眉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产学研结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看,尽管成绩显着,但出现的问题、面临的不利因素也不少。如光伏、风电等出现产能过剩,LED低端过剩、高端不足,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仍不够成熟等等。

  刘峰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由于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很多时候是依靠引进国外的成套装备,依靠国内低成本优势来拓展国际市场;商业模式有待继续探索,即新的产品和服务怎么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政策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进展缓慢也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吴金希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产业,具有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需要丰富的人才、知识积累。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靠投资驱动拉动增长的方式不适用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在体制方面做大的改善。

  “从企业战略角度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不能走过去制造、拼装的老路。要立足于‘微笑曲线’的两端,要么在核心元器件、材料方面下大工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要么做品牌,提升世界级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单纯的制造和低成本竞争是没有出路的。”吴金希说。

  光通信行业被看好

  记者 陈静

  业内人士表示,2012年的光通信行业被普遍看好。随着国内3G用户超过1亿,移动互联网等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也将涌现。

  在2011年,光通信板块就是通信行业的投资主题之一。工信部等七部委去年下发《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提出,3年内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投资超过1500亿元,新增宽带用户超过5000万。在这一政策带动下,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内的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加大了宽带网络建设。同时,在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广电网络运营商正忙于双向网改,这也带动了对光通信设备的需求。

  2011年底,国家发改委开始调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市场涉嫌垄断。尽管目前两家公司申请终止调查,但是业界人士认为,该事件意味着宽带市场的竞争主体有望增加,广电运营商、中国移动都有望加入到宽带市场。

  截至11月底,国内3G用户合计达到1.17亿户,三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差别也不大。券商研究员指出,从3G用户数据来看,以往2G时代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过去,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投资机会将逐步凸显。

  生物产业产值迈向2万亿元

  记者 刘国锋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生物产业2010年产值超过1.5万亿元,以年均15%的增长率测算,2012年产值将接近2万亿元。

  在产业政策扶持下,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有望迎来快速发展。产业创新带来的增长机会值得重视。生物医药领域,重大疾病药物是财政扶持重点,生物技术类药物、疫苗、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等市场空间有望获得延展;在生物农业领域,生物育种的地位将大幅提升,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动物疫苗、生物肥料等的普及力度也将加大,转基因研究有望获得突破性进步;大力发展非粮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燃气等,是生物能源领域重点。

  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成为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创新主体。在政策扶持下,实现产学研对接和规模化生产的普及,推动实现新的价值增值。



http://farm.00-net.com/yz/sy/2011-12-30/12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