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业是湖南省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为了让湖南生猪不吃抗生素、少得病、连猪骨头和猪血都能卖个好价钱,我省科技重大专项“生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过3年攻关,取得了多项突破。
猪瘟的免疫合格率从71%上升至94%,猪伪狂犬病的带毒率从15%下降到0,最近统计的两组数据令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欣喜不已。这意味着,经过3年努力,该公司的原种猪场里,猪瘟和猪伪狂犬病不会再兴风作浪,在省内大型猪场中率先有效控制了这两种重大猪病。由于健康状况好,繁殖能力强,正虹种猪供不应求。为之高兴的还有一批省内的养猪专家。我省科技重大专项“生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过3年攻关取得了多项突破。
对湖南来说,生猪业举足轻重。猪肉是我国居民从饮食中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中国养猪数量及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湖南又是养猪大省,年出栏生猪占全国的一成多,生猪业产值约占畜牧业总产值的八成,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可以说,生猪业“抖一抖”,农业就会“摇一摇”。 疫病是最能让生猪业“抖一抖”的因素。2006年和2007年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爆发使很多养猪户损失惨重,直接导致当时的生猪供应大幅下降,猪肉价格一路狂飙,生猪堪称“金猪”。而2008年5月以后,猪价持续下滑,短短一年便暴跌四成,养猪户进入了“寒冬期”。这有如“过山车”的价格波动,实在不利于生猪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规模化养殖比重过半,疫病防控不力,后果更加严重。
除了疫病,在猪饲料中滥用抗生素等添加剂、猪肉加工和副产品利用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都拖了生猪业发展的后腿。2007年,省科技厅启动 “生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科技重大专项,湖南农业大学贺建华教授带领产学研结合的团队,针对我省养猪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对饲料饲养、疫病控制、肉品及副产品加工三个环节的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展开了攻关。
要让猪长得好,安全、优质的营养餐少不了。目前国内养猪业在饲料中普遍使用抗生素,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猪的生长,防止猪生病,但对猪和人体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用什么来替代抗生素?课题组反复试验发现,从中药牛膝中提取牛膝多糖,再与研制的3种益生菌一起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达到和抗生素相同的效果,且每头猪的饲养成本可降低50元。食用了含有这种绿色添加剂的营养餐,猪粪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显著减少。现在,课题组对绿色添加剂生产工艺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建成了3条示范生产线,特别是牛膝多糖预混剂已销售到湖南、湖北、广东三省,销售量达到120多吨。
要让猪长得壮,疫病的预防要跟上。课题组对我省近年来猪群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有5种危害严重的重大猪病需要重点防控,这些病一旦发作,猪群将损失惨重。经过攻关,他们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快速诊断试剂盒,可在6小时内获得结果;同时开发的免疫增强剂与疫苗一起注射使用,则能提高疫苗的保护力。这套猪群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应用到正虹的原种猪场后,不但猪瘟抗体合格率大幅上升、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率降为零,仔猪死亡的比例也降低40%。这些措施直接为公司创造了近500万元的收益。
要让猪多卖钱,加工利用得有新法子。课题组改进了冷鲜肉的加工方式,损耗减少了一半;研制了一种生物保鲜剂,冷鲜肉的货架期从6天延长到了10天;将猪血蛋白质酶解成易于消化的猪血多肽,从猪大骨中提取出骨胶蛋白,这些卖不起价钱的副产品随之增值。伟鸿食品有限公司应用这些技术后,年收益增加了近500万元。
猪的健康关乎人的健康,关乎生猪产业的健康,关乎农业的健康。据测算,该重大专项取得的技术若推广应用,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5亿元,生态效益也十分突出。
热点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