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首度回应“疫苗蛋”传闻 圣农发展“专注养鸡

零零社区网友  2009-11-27  互联网

A股新军圣农发展(002299.SZ)刚上市一周就被风传大规模生产“甲流疫苗蛋”。沉默多日后,该公司高管向经济观察网独家澄清,“目前公司并未生产疫苗,但不排除鸡胚产品被下游采购商用于制疫苗的可能。”
  10月底登陆中小板的圣农发展,是国内最大的白羽鸡养殖和鸡肉生产一体化企业。位列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前三大国内供应商的圣农,一直被视为位于赣闽浙边界的家族式企业。
  出身草根的傅光明和圣农,是该业内率先打造肉鸡孵化、饲养、屠宰、加工全产业链的公司。上市前三年,傅光明还引进达晨等创投机构,吸收职业经理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IPO的几个月中,公司已经在靠自有资金扩大产能,以目前进度看,上市募投项目有可能提前半年达产,”公司董秘陈剑华称,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圣农近年将在可控范围内持续扩张。
  “与疫苗无关”
  10月底,一则消息如同病毒般在国内几大证券社区传开:做甲流疫苗需要大量的白羽鸡胚,长江以南最大的白羽鸡生产企业圣农发展将接下大笔疫苗订单。
  上市后股价一直处于下行的圣农发展,11月初始股价回暖,截止23日,该股收于27.20元,已逼近首日开盘价27.40元。
  “公司并没有参与到甲流疫苗的生产中。生产相关疫苗应该需要国家批准,圣农并没有申请相关资质。”圣农董秘陈剑华对本报说,公司正在全力加紧产能扩张项目的建设,目前进展顺利,“很可能较原计划提前半年,即在明年中期达产”。
  本次圣农发展IPO实际募集的7.3亿元,将投向新增4600万羽的肉鸡工程项目,使公司白羽鸡养殖规模达到1亿羽,与目前已有的9600万羽屠宰加工能力配套。该项目包括新建8个种鸡场、1个孵化场、21个肉鸡场。
  “其实无论IPO是否成功,我们的项目都要上,”陈剑华介绍,早在筹备上市时,圣农发展的募投项目已由公司自筹资金建设,截止今年上半年,圣农已经完成投资2.7亿元。
  如此大规模扩张的背后,是圣农发展在肉鸡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巨大野心。在此战略下,公司在上市前已形成年产饲料61万吨,肉鸡养殖6400万羽,屠宰加工9600万羽的产能。2008年鸡肉生产总量为10万吨,占全国鸡肉总产量的0.79%。
  过去三年中,圣农发展的鸡肉销售量保持了年24.7%的增长,远高于行业9.2%的平均增幅。据海通证券农业分析师丁频的统计,2008 年我国人均日消费鸡肉26.43 克,较美国的123.08克相差甚远,市场潜力颇大。
  “金融危机对我们没有构成威胁,公司今后仍将扩大投入规模。”陈剑华言语中颇有信心。



  自养自宰一体化模式,和居于闽赣浙三省交界处上乘的养殖环境,使圣农得到了下游客户的认可,成为食品业巨头肯德基和德克士的前三大供应商之一,也是铭基、福喜(两家是麦当劳指定专门肉类采购商)最重要的国内鸡肉供应企业之一。
  据公司副总兼财务总监陈榕介绍,公司前两大客户肯德基和铭基贡献了今年上半年27%的营收,合计超过1.6亿元。
  随着在上月底登陆中小板,圣农发展背后的两家创投机构随之浮出水面。分列圣农股东名单第二、三位的达晨和亚商,在2006年禽流感肆虐时进入,在圣农上市后无疑赚了个盆满钵满。
  达晨创投具体负责圣农项目的投资总监傅哲宽说,主要看重圣农的自养自宰一体化经营模式。
  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不同,圣农发展早年就确定了覆盖饲料、种鸡、雏鸡、肉鸡养殖、屠宰、供应等多个环节的战略。尤其在养殖环节,公司摒弃了传统的“公司加农户”合作经营模式,将散养户变成公司产业工人,杜绝散养户活鸡进厂。这一创新模式,在崇尚安全品质的肉鸡产业中备受业内推崇。
  2006年,国内肉鸡养殖业遭遇禽流感的侵蚀,鸡肉价格一落千丈。圣农发展当年的利润也受到较大影响,“外部主要依靠银贷的圣农,负债率较高,急需资金支持。”
  当年年底,达晨系和亚商系分别以旗下的达晨创投、达晨财信和上海泛亚、成都新兴分别向圣农发展注资3000万元。2007年,达晨又追加投入1600万元。到上市前,两家创投机构分别持有圣农发展8%和6%的股份。
  “现在看,他们应该是抄了个大底,”陈剑华笑称。就在当年禽流感疫情前后,包括凯雷等十几家国内外投资机构都来公司调研,但是很多机构对疫病还是持观望态度。
  “当时我们的判断是禽流感对圣农的影响不大,疫情过后很快将发展起来。”达晨创投投资总监傅哲宽说,“圣农并不是传统的通过农户收购的模式,其养殖基地地处丘陵地带,每个鸡场间相隔都在5公里以上,也没有飞鸟喜择的湿地,防疫条件比较好。”
  在达晨看来,禽流感的爆发给圣农带来的是一个扩大市场份额的契机,“尤其是像肯德基这样注重质量安全的高端客户,更会加强与圣农的合作。”就在当年,圣农的利润下滑到5300万元,但销售收入还是实现了增长。
  “三聚氰胺”事件过后,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上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将会是今后行业发展的趋势,”陈剑华称。
  神秘“鸡王”
  圣农之所以被业界猜测与政府甲流疫苗订单“有染”,与公司高层在上市后的神秘形象不无关系。
  作为公司创始人,行伍出身的傅光明在福建人称“中国鸡王”,其行事却甚为低调,鲜在公众前露面。



  其女傅芬芳更是因为持有圣农发展大股东12%的股份,成为一位知名“富二代”。身为圣农发展控股股东圣农实业的董事长,傅芬芳直接和间接共持有圣农发展3474.867万股。按照该公司发行价19.75元/股计算,29岁的傅芬芳这部分身家就高达6.86亿元。
  傅光明及妻子傅长玉、女儿傅芬芳与17名亲属,合计持有公司本次发行前267,142,600股,占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72.39%。
  对圣农是家族式“养鸡专业户”的说法,傅光明却并不认同。他曾称,“圣农有三大支柱,肉鸡饲养主管人李文迹,快餐开发主管何宏武,财务总监陈榕,三大支柱没有一个是姓傅的,怎么叫家族企业?”
  不可否认的是,傅光明在公司二十多年的发展中,的确显示出了独特的眼光,并在后来极力尝试在公司中“去家族化”。
  上世纪80年代,有7年服役经历的傅光明从干部队伍中下海,专业从事肉鸡饲养。1992年自荷兰引进首条自动化肉鸡屠宰加工线,两年后即与肯德基结盟,从此逐渐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
  为了改善公司管理结构,2001年后,傅光明从相关行业挖来大量管理人才,其中包括原招商银行背景、现圣农财务总监陈榕,原百胜餐饮中国公司研发部副总监、现圣农发展品管部总监何宏武,原百胜咨询(上海)公司技术部主管、现圣农发展副总罗铭。更有趣是,目前担任圣农董秘的陈剑华,是当初在华泰证券为圣农做上市辅导后,加盟傅光明旗下。
  “国内拥有类似高管团队和治理结构的家族企业并不多见。”达晨投资总监傅哲宽评价,军人出身的傅光明学习能力颇强,并有很好的执行力。
  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是,草根出身的傅光明曾在与国外某产业投资巨头并购谈判过程中,近距离地去观察其商业逻辑,为不久后成功引入达晨、亚商打下基础。同时,他在深入了解到境外同行的商业模式后,随之拿来为其所用。

http://farm.00-net.com/yz/sy/2009-11-27/11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