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动物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病因相互作用,因自身调节异常而发生的一种异常生命过程。在临床上,可将疾病分为流行病和普通病。其中重要的是流行病,包括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代谢病等群发病。 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畜禽饲养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包括饲养场地的选择,畜禽舍的构造,畜禽的饲养管理,兽医卫生防疫、消毒、隔离,减少应激刺激,畜禽的免疫接种,血清学监测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所有这些措施为畜禽提供符合其生理特征的生活环境和营养,不仅能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防止病原体的侵入,而且能够使患病的畜禽尽快康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在畜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最重要的原则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场址的选择 饲养场址的选择除应考虑交通、水电等条件以外,还应考虑周围的大环境条件。场址周围应没有污染较重的工厂,一般应远离居民区3-4公里以上,周围没有其他饲养场,地势稍高,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2、饲养场的建筑布局 在建筑布局上,生产区应与生活区等严格分开,并保持50-80米的距离。在饲养场大门口、生产区出入口以及每栋畜禽舍的门口都必须设置消毒池。场内孵化室、畜禽舍、屠宰加工厂等不同部分均应隔离开来。 3、设施及环境卫生 畜禽舍内要求通风良好,要有防鼠防鸟设施。为了防止病原体在场内和舍内的定居和蔓延扩散,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并严格消毒。病死畜禽和废物应焚烧或深埋处理。 4、饲养管理 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畜禽所需营养,使其正常和健康地生长和发育,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5、减少应激刺激 由于应激可以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增加畜禽对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应尽量减少应激的发生。尤其应避免空气中氨浓度过高,光照不适宜,停电和饲养程度不当等应激。在断喙、免疫接种和转群前后一周内,应在饮用水中添加水溶性多维电解质,有助于明显缓解应激刺激引起的反应。 6、人员控制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所有人员在每次进出畜禽舍前应进行严格而彻底的沐浴、消毒和更衣,应避免从发病畜禽场或疫情不明的畜禽场引进畜禽。 消毒与消毒方法 做好畜禽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是有效控制和消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在进行任何消毒之前,必须将畜禽舍和设备彻底清理和冲洗干净,这是消毒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常用的消毒方法 1、机械性消除:用机械的方法如清扫、洗刷、通风等清除病原体,但必须配合其他方法才能彻底消除病原体。 2、物理消毒法 (1)阳光、紫外线和干燥: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其光谱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阳光的灼热和蒸发水分引起的干燥亦有杀菌作用。另外,可用人工紫外线灯消毒。 (2)高温:用火焰进行烧灼和烘烤、煮沸消毒和蒸汽消毒。 3、化学消毒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主要有表面活性剂类、酸类、碱类、重金属类、氧化剂类、醇类、酚类、甲醛等几大类。 (二)饲养场常用的消毒程序 1、畜禽舍的消毒 在畜禽全部淘汰完后,必须对整个畜禽舍及其所有的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2、场内大环境消毒 场内环境道路应定期清扫,保持清洁卫生,每周消毒一次。 3、种蛋和孵化过程中的消毒 种蛋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孵化器和出雏器在每次入孵之前,落盘之后,出雏前后都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4、带禽消毒 这是近年来我国各禽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消毒方法。选择对家禽的生长发育无害而又能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剂,有计划地在禽舍内喷雾消毒,可以有效地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发生。 5、饮水消毒 6、饮水器、料槽等都应定期进行消毒。 7、工作人员进出畜禽舍都要沐浴、消毒和更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