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又叫紫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株高通常可达1米-1.5米,三出复叶,小叶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花为紫色,种子为黄褐色,肾形。紫花苜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
生长特点及适应区域
紫花苜蓿喜欢温暖半干旱气候,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高温、高湿对其生长不利。抗寒性强,其耐寒品种可耐-20℃―30℃低温,有雪覆盖时可耐-40℃。紫花苜蓿属轴根型牧草,主根粗壮,根系发达,人士深度可达3米-6米,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故抗旱能力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土、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但最适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最适土壤pH为7-8。紫花苜蓿在生长期间最忌水淹,连续积水1天-2天便会大量死亡,因此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米以下。紫花苜蓿耐盐碱,成株能耐0.3%以下的盐分,在氯化钠含量为0.2%以下生长良好。紫花苜蓿广泛地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部分品种也能在江淮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播前应精细整地,保持墒情,在北方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最常见的为春播和秋播,在东北地区可在初冬土壤封冻前播种,寄籽越冬,利用早春土壤化冻时的水分出苗。紫花苜蓿多采用条播,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播深为1厘米-2厘米,播量为1公斤―1.5公斤/亩。
利用价值
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美称,不仅产草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开花期鲜草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8.6%,粗脂肪2.4%、钙1.09%、磷0.37%。适口性好,各种家畜均喜食,无论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都是优质饲草;制成草粉或颗粒饲料可直接作为畜、禽、兔、鱼的全价配合饲料。紫花苜蓿每年可刈割3次-4次,亩产鲜草4000公斤―5000公斤。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苜蓿的根系上有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除满足自身的氮素营养外,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肥力。因此紫花苜蓿是很好的绿肥植物。反刍家畜过多采食苜蓿,会得膨胀病,严重时家畜会因瘤胃胀气而死,因此饲喂家畜时应结合禾本科牧草,如黑麦草、鸭茅等一起饲喂。
品种介绍
紫花苜蓿的品种较多,品种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品种之间的这种差异常用休眠级来区分,休眠级常分为1级-9级,级数值越小则生育期越短,但抗逆性()主要是指抗寒性越强;级数值越大,生育期越长,但抗逆性(主要是指抗寒性)越弱。生长期短往往影响苜蓿的产草量,但由于生育期短的苜蓿抗寒性强,所以能适应北方许多环境寒冷恶劣的地区。生育期长的苜蓿性强,所以能适应北方许多环境寒冷恶劣的地区。生育期长的苜蓿产草量高,适于在我国华北、西北较温暖地区和中原等地种植,某些休眠级值高或无休眠级的品种还可在江淮流域种植。目前市场上生育期长的紫花苜蓿引进品种有:威拉(Vela)、瑞西丝(Resis)、名流(Daisy)等,生育期短的品种有:阿尔冈金(Algonquin)、WL系列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