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养鸡场综合防疫的体会

网友投稿  2010-04-23  互联网


近二十年来,我国集约化养鸡业突飞猛进,尤其农村大大小小的农户养鸡场星罗密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规模小群体养鸡模式。笔者在基层从事防疫工作几十年来,深知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也有它的难度和艰辛,对防疫工作也有较深的认识,同时对防疫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对防疫的有关措施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鸡场一定要实施综合防疫,即防疫的“八字方针”:养、检、隔、封、消、免、处、治。其中没有哪一项措施是万能的,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达到防制传染病的目的。

一、鸡场的选址、布局和设计是现代化养鸡卫生防疫的首要条件。

1、理想的鸡场,要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充足,水质良好,又远离城镇和其他畜牧场的僻静处。

2、据生产规模、饲养规模及生产管理要求,兼顾场区的地形,主导风向及交通等外界条件,把整个建筑区按其功能分为:种鸡舍、雏鸡舍、育成鸡舍、商品蛋鸡舍、兽医化验室、病死鸡焚化场及粪场。场内分为净道和粪道,并且互不交叉,各自形成环形道。

3、各鸡舍间根据饲养规模及鸡群日龄不同,其隔离间距也不同。蛋鸡舍间距30-50米,雏鸡与成鸡舍相距100米,而蛋鸡舍与孵化室相距200米,各鸡舍间种植高低相错的绿化带,一是防尘,二是过滤空气,保持环境内的空气新鲜。

二、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全价营养是防疫工作的基础。

1、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全价营养是鸡群健康无病的必要条件,否则消毒和免疫都免不了疾病的发生。

2、合理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如饲养密度过高,有百害无一利,鸡群会发育不一致,大的大小的小,抵抗力就会降低,一旦有病,传播就会迅速,并且非常难以控制。

3、通风不良,是饲养中最大的危害,只要有少量的细菌或病毒,那么就可能全部被鸡吸入,加上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样会使鸡无一幸免,因此,要时刻注意通风。

4、鸡场要全进全出制。在鸡场如果饲养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会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复杂性,因为不同鸡群之间的交叉感染难以控制,会造成防疫费用的加大和人力的浪费。

5、温度因素也非常重要,不能忽高忽低,尤其对雏鸡更是关键,否则会影响其生产能力。

6、全价营养。不仅可以防止一系列的营养缺乏症,更重要的是可以使鸡发育完全,具备良好的体质和抵抗力。抗体是由免疫球蛋白构成,而球蛋白又必须由足够的蛋白质做原料来合成,在维生素和酶的作用下,才会产生抗体。因此,全价营养饲料对防病抗病是非常重要的。

三、严格卫生防疫规章制度是防疫工作的有力保证。

1、将防疫工作的指导思想,从以控制为目的转变为以净化为目的。防疫的目的不仅满足于鸡群发病率的降低,而是把基本点放在鸡群不带毒或少带毒。

2、将防疫工作重点转变为“以禽为主”为“禽与环境并重”,不仅注意好鸡群疾病的控制和净化,还应当同时注意对环境的控制和净化。

3、不依赖疫苗和药物,将预防接种和投药作为综合防疫措施的一部分。

4、把好四个关口,即入场关、入生产区关、入鸡舍关、入口(采食、饮水、呼吸)关、实现有效隔离,建立真正的封闭式管理。

5、特殊时期防疫重大疫病,实行雏鸡封闭饲养21~49天。舍内人员负责饲喂、每日的消毒、按程序的免疫接种、断喙、出粪等。封闭结束,基本保证鸡群没有发病和死亡,育雏成活率99%以上。

6、搞好防疫,严字很重要。有了好的防疫制度,还要严格管理,才能付诸实施,防疫才能奏效。决不能搞外紧里松,上紧下松。要全员行动起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每2周开会,并上榜公布各个鸡舍消毒检查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

四、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和免疫程序是搞好防疫的重要环节,也是控制鸡场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1、任何疫苗在接种前,鸡场必须对疫苗的种类、批号、厂号、外观质量、有效时间及免疫头份作好完整的记录,在接种过程中,疫苗的稀释比例、剂量、接种方法等项要按规定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2、免疫程序的确立。由于疫苗种类和接种鸡生产用途和饲养期不同,根据本场疫病的流行情况、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特点、鸡群的母源抗体等,来制定出合乎本场的免疫程序。

3、免疫时机的确定,由鸡只的母源抗体的水平来决定首免的时间。根据母源抗体的临界值接种疫苗,这时的免疫效果最好,抗体的滴度最高,均匀度也最整齐。

4、免疫途径。包括滴鼻、点眼、饮水法,气雾、大雾滴免疫法,翅下刺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免疫方法。主要是根据鸡群的日龄,疫苗的种类,毒株的强弱以及鸡体内的繁殖的部位等因素决定。如马立克苗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和传支疫苗可以通过滴鼻和点眼来实现,因为它们在呼吸道粘膜内可以产生局部免疫力,保护性比较好,而鸡痘只能在翅下三角区做刺种。

5、免疫效果分析。作疫苗接种时要保质保量,以确保免疫效果。因此在预防接种前,还应定期地对使用的疫苗进行检测,根据疫苗的效价变化,相应地调整疫苗的用量。保证每次免疫每只鸡都有足够的有效疫苗量。免疫效果的评价,通常是根据抗体监测的结果以及对免疫鸡的免疫部位观察实现的。

6、免疫失败后采取的措施。一旦免疫发生失败,首先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疫苗本身的质量问题还是由于免疫鸡群的疾病造成的。因为人为的原因,查清原因后,再作相应的处理,或者采取加强免疫、采取紧急预防接种,或者选择淘汰。

五、种鸡群的检疫净化措施

1、引种时,要作好疫情调查,严格检疫,隔离观察,确立无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出场鸡不能返回本场,外购种蛋也要做好疫情调查。

2、种鸡群的检疫净化与育雏期的环境控制同样重要,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对鸡败血支原体、鸡白痢等通过蛋传递的疫病,为了防止其垂直传播,每群种鸡在140日龄前和产蛋高峰后作两次检疫,检出的阳性鸡要坚持淘汰。

六、卫生消毒是综合性防疫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环

消毒是在杀死环境中病原体的唯一手段,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

1、消毒的目的是减少传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消除传染的危险性。因而消毒不能流于形式,一是要认真;二要彻底;三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鸡场大门口、生产区进出口、料车进出口,粪车进出口,要派专人在此道路关卡从事管理工作,并要有登记记录,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并谢绝参观。

3、环境消毒

(1)进鸡前,鸡舍要经过五步消毒,即机械清扫、高压冲洗、火焰烧灼、消毒液喷雾、甲醛熏蒸消毒。有条件的地面要喷洒2%火碱液。(2)鸡舍周围1.5-2.5米范围内生石灰消毒。(3)鸡场场区道路、建筑物要定期消毒。

4、人员消毒

(1)饲养员在进入生产区时要先换衣,洗手,脚踏消毒池,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2分钟。(2)饲养人员,固定岗位,不得随意乱窜。(3)发生疫情时,鸡舍饲养员要隔离,按规定时期,才能解除封锁。

5、用具消毒

(1)饮水器和料槽,每周清洗一次,先用消毒液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炎热季节,每周二次,然后再用高锰酸钾水消毒。(2)医疗器械冲洗后,再煮沸消毒。

6、带鸡消毒。采用大雾喷头,喷洒鸡舍各部分及设备,重点喷雾空间。喷洒鸡群时,喷头离鸡头上方15至20厘米左右,每周2-3次。发病时,每天一次。且注意不同消毒液的交替使用,避免产生交叉耐药性。

7、饲料的消毒,饲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饲喂过程中,如何避免病原污染也是搞好综合防疫措施的重要环节之一。饲料卫生不可忽视。一是饲料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能发生霉变;二是经常检查原料质量,发现霉料不许进入配料车间;三是成品料存放时间要短,最好是现加工现饲喂,其中把饲料通过热蒸,加热80摄氏度后制成的颗粒料喂雏鸡,消毒效果最好,采食量也大。

七、预防用药

1、雏鸡头三天饮5%多维葡萄糖水和防治白痢的药物(庆大霉素、喹诺酮类如恩诺等)。

2、断喙在10日龄,红、罗红、泰乐、强力霉素等连饮三天,同时VK饮水,预防感染和出血。

3、开产前后加复方禽菌灵中药制剂,预防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

4、益生素在开产后,基本一直添加。

八、鸡群疾病的监测是防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血清学监测,通过血清学检查对鸡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支、传喉等作定期监测,并作记录,一旦有疫病发生,及时处理。马立克、白血病的检测,青年鸡测一次,开产后一个月检测一次,预测该批鸡的生产性能。

2、细菌学检验,包括水质检验、饲料检验、原料检验、雏鸡的检验以及粪便的检验,通过上述检验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细菌感染情况,结合临床特征,药敏试验,制定措施,消除隐患,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3、鸡舍消毒效果的检测,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测,可以考察消毒工作人员的情况,是防病的关键。

九、监督处理病弱死鸡

是提高生产性能减少损失,保证鸡群健康无病的必要措施,对整个饲养周期内,发育不良的鸡、低产鸡,要不断地筛选剔除,对有不良症状的鸡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大的疫情发生。

实践证明鸡场的存亡,经济效益的高低,除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工作外,更决定于鸡群的健康,最终决定于科学的综合性防疫措施。

因此,综合性防疫措施是养鸡场存亡和经济效益的保证。也充分证实了“成功与否在防疫,效益高低在管理”。

http://farm.00-net.com/yz/yj/3/2010-04-23/137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