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禽用矿物质饲料添加剂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9-10  互联网

矿物质饲料是补充家禽矿物质需要的饲料,包括人工合成的、天然单一的和多种混合的矿物质饲料,以及配合有载体或赋形剂的痕量、微量、常量元素补充料。
  常量矿物元素按照添加剂的概念,由于常量矿物元素的需要量较大,一般不包括在营养性添加剂之内。但在实际生产中,常量元素也常是生产添加剂预混料的原料。
  钙和磷家禽对这两种元素不仅需要量较大,而且在营养上反应明显。在实际生产中家禽饲料以植物性饲料原料为主,其中钙少磷多,且磷大都是利用率低的植酸磷,无法满足家禽对钙和磷的营养需要。所以,通常家禽饲料中都需要添加钙磷补充料。
  一般钙可通过单独添加高钙饲料,或以高钙、高磷的矿物质饲料复合添加的形式补充,而磷则通常需要配合钙一起补充。
  钙补充料钙补充料可在配制家禽全价饲料时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添加剂等混合成预混料后再作为一个复合组分在家禽全价饲料中使用。此外,微量元素预混料等通常以石粉作为载体或稀释剂,同时也可起到补钙的作用。常用的钙补充料主要有石粉、碳酸钙、蛋壳粉和贝壳粉等。
  石粉石灰石、白垩、方解石、白云石等均为天然碳酸钙。纯度在90%以上,含钙36%~39%,是补充钙的最廉价、最方便的矿物质原料。天然石粉中,只要铅、汞、砷、氟的含量不超过安全系数,都可用作饲料。石粉的用量依据畜禽种类及生长阶段而定,一般家禽配合饲料中使用量为0.5%~2.0%,蛋禽和种禽饲料中可达到7.0%~7.5%。石粉过量,会降低饲粮有机养分的消化率,还对青年家禽的肾脏有害,使泌尿系统尿酸盐过多沉积而发生炎症,甚易形成结石。蛋禽料中石粉过多,蛋壳上会附着一层薄薄的细粒,影响蛋的合格率,最好与有机态含钙饲料如贝壳粉按比例配合使用。
  石粉作为钙的来源,其粒度以中等为好,一般禽料中为26目~28目(0.71微米~0.59微米)。对蛋禽来讲,较粗的粒度有助于保持血液中钙的浓度,满足形成蛋壳的需要,从而增加蛋壳强度,减少蛋的破损率,但粗粒影响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贝壳粉是各种贝类外壳(蚌壳、牡蛎壳、蛤蜊壳、螺蛳壳等)经加工粉碎而成的粉状或粒状产品,多呈灰白色、灰色、灰褐色。主要成分也为碳酸钙,含钙量应不低于33%。品质好的贝壳粉杂质少、含钙高,呈白色粉状或片状,用于蛋鸡或种鸡的饲料中,蛋壳的强度较高,破蛋软蛋少,尤其片状贝壳粉效果更佳。
  贝壳粉内常掺杂砂石和泥土等杂质,使用时应注意检查。另外,若贝肉未除尽,加之储存不当,堆积日久易出现发霉、腐臭等情况,这会使其饲料价值显著降低,选购及应用时要特别注意。
  蛋壳粉禽蛋加工厂或孵化厂废弃的蛋壳,经干燥灭菌、粉碎后即得到蛋壳粉。无论蛋品加工后的蛋壳或孵化出雏后的蛋壳,都残留有壳膜和一些蛋白,因此除了含有34%左右钙外,还含有7%的蛋白质及0.09%的磷。蛋壳粉是理想的钙源饲料,利用率高,用于蛋鸡、种鸡饲料中,与贝壳粉同样具有增加蛋壳硬度的效果。应注意蛋壳干燥的温度应超过82℃,以消除传染病源。
  磷补充料由于磷是以PO43-形式补充家禽需要,通常以钙盐或钠盐的形式使用,目前没有单独的磷补充料,因此补充磷的同时存在钙或其他矿物元素的添加效果。生产中常常是参照家禽磷的需要量标准,先以磷酸钙盐形式补充磷,然后考虑同时补充的钙量,以石粉等补充钙的不足。同时补充磷和钙的饲料有磷酸钙类及骨粉等。
  磷酸钙盐包括磷酸一钙、磷酸二钙和磷酸三钙等。磷酸一钙又称磷酸二氢钙或过磷酸钙,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多为一水盐〔Ca(H2PO4)·2H2O〕,含磷22%左右,含钙15%左右;磷酸二钙也叫磷酸氢钙,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或粒状产品,又分为无水盐(CaHPO4)和二水盐(CaHPO·42H2O)两种,后者的钙磷利用率较高,含磷18%以上,含钙21%以上;磷酸三钙又称磷酸钙,纯品为白色无臭粉末,饲料用常由磷酸废液制造,为灰色或褐色,并有臭味,分为一水盐[Ca3(PO4)2·H2O]和无水盐[Ca3(PO4)2]两种,以后者居多,含钙29%以上,含磷15%以上。通常,磷酸一钙利用率比磷酸二钙或磷酸三钙好。此外,使用磷酸钙盐应注意脱氟处理,磷酸一钙、磷酸二钙和磷酸三钙含氟量分别不得超过0.20%、0.18%和0.12%。
  在补充钙和磷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同时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二是注意钙磷在饲料中的比例。磷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当钙磷比例保持在2∶1~1.5∶1时,对两者吸收最有利,比值为3∶1时,家禽很难忍受,唯有产蛋鸡例外,可达5∶1,甚至更高一些。
  骨粉是以家畜骨骼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骨粉一般为黄褐乃至灰白色的粉末,有肉骨蒸煮过的味道。
  骨粉的含氟量较低,只要杀菌消毒彻底,便可安全使用。但由于加工方法不同而成分变化大,来源不稳定,而且常有异臭。优质骨粉含磷量可以达到12%以上,钙磷比例为2∶1左右,符合动物机体的需要,同时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一般在鸡饲料中添加量为1%~3%。但劣质骨粉易腐败变质,常携带大量病菌,用于饲料易引发疾病传播。
  钠、钾、氯一般普通饲料原料中含有的钾足够满足家禽需要,故家禽饲料中一般不考虑钾的补充。家禽饲料中钠较缺乏,其次是氯。家禽饲料中的钠和氯通常是以食盐(氯化钠,NaCl)的形式同时补充。精制食盐含氯化钠99%以上,粗盐含氯化钠为95%。纯净的食盐含氯60.3%,含钠39.7%,此外尚有少量的钙、镁、硫等杂质。食用盐为白色细粒,工业用盐为粗粒结晶。一般食盐在家禽风干饲粮中用量以0.25%~0.50%为宜。因饲粮中食盐配合过多或混合不匀易引起家禽食盐中毒,如雏鸡饲料中若配合0.7%以上的食盐引起中毒,而产蛋鸡则在饲料中含盐超过1%时表现出中毒症状。补饲食盐时,除了在配制全价饲料时直接拌在饲料中外,也可以食盐为载体,制成微量元素添加剂预混料,但此时必须保持其含水量在0.5%以下。
  此外,钠的补充形式还有碳酸氢钠和硫酸钠。在肉鸡和蛋鸡饲粮中添加0.5%左右的碳酸氢钠可减缓夏季热应激,防止生产性能的下降;而在家禽饲粮中添加硫酸钠,可提高金霉素的效价,同时有利于羽毛的生长发育,防止啄羽癖。
  镁和硫一般家禽饲料含镁和硫量足够满足其营养需要,因此通常不用添加镁和硫。
  微量矿物元素目前查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铜、锰、锌、铁、硒、碘、钴、钼、氟、铬、硼等,在家禽生产中注意较多的是铜、锰、锌、铁、硒、碘等。家禽日粮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很少单独添加,通常是配制成微量矿物元素预混料,即“多矿”之后再用于家禽全价饲料的配制。确定添加量时,常规饲料原料中的微量矿物元素含量通常作为保险值,以饲养标准中家禽对各种元素的需要量为基础,结合生产中的需要来确定其添加量。我国当前生产和使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品种大部分为硫酸盐,也有少量使用碳酸盐、氯化物及氧化物。硫酸盐的生物利用率较高,但因其含有结晶水,易使添加剂加工设备腐蚀。由于化学形式、产品类型、规格以及原料细度不同,饲料中补充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差异很大。
  铜高剂量铜(每千克250毫克)有促生长的作用,但长时间饲喂会使家禽中毒,抑制生长,损伤肾脏。高达每千克300毫克时会出现中毒现象。在一般家禽饲料中的铜含量为每千克10毫克~20毫克。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往家禽饲料中添加铜。
  铁动物长时间大量摄入铁,可产生慢性中毒。鸡的铁需要量为50毫克~80毫克,而常规基础日粮中平均含铁每千克60毫克~80毫克,故天然饲料中铁含量能满足生长鸡和产蛋鸡的需要。铁盐的另一作用是去除棉子饼中棉酚毒。
  锰家禽饲料原料的锰含量不能满足需要,一般要向家禽饲料中补充锰。家禽对日粮锰的最低需要量为每千克50毫克~60毫克,对锰的耐受量可达每千克2000毫克。
  锌鸡对日粮锌的最低需要量为每千克40毫克。一般基础日粮中含锌较低,不能满足家禽的需要,必须补加。家禽对常规日粮中锌的耐受剂量为每千克1000毫克~2000毫克。给产蛋鸡饲喂高锌日粮可诱发换羽,在强制换羽时可实施此措施。
  硒和碘家禽日粮中硒的添加量相对比较稳定,为每千克0.15毫克~0.3毫克,生长速度快的肉禽日粮中硒含量以每千克0.30毫克为宜。家禽日粮中碘的添加量一般为每千克0.30毫克~0.70毫克。受到养殖地区土壤和饲料原料中硒和碘含量的影响,缺乏地区可适当增加添加量,富硒或富碘地区则要减少或不添加。
  新型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的产品形态,已逐步从第一代无机微量元素产品,经历第二代有机酸-微量元素配位化合物发展阶段后,向第三代氨基酸-金属元素配位化合物或以金属元素与部分水解蛋白质(包括二肽、三肽和多肽)螯合的复合物发展。目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氨基酸螯合物主要有:蛋氨酸锌、蛋氨酸锰、蛋氨酸铁、蛋氨酸铜、蛋氨酸硒、赖氨酸铜、赖氨酸锌、甘氨酸铜、甘氨酸铁、胱氨酸硒等。而蛋白质-金属螯合物包括二肽、三肽和多肽与金属的螯合物有:铜-蛋白化合物、碘-蛋白化合物和锌-蛋白化合物等。有机微量元素与无机微量元素相比虽然价格较昂贵,但由于其具有更高的生物学价值而备受关注,成为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微量元素添加剂使用已不再以补充营养素为唯一目的,更多地着重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促进动物生长等,如高铜制剂、高锌制剂的应用。这些微量元素用作促生长剂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相应的作用机制,尤其是使用后,其在畜产品、水体、土壤中的残留等许多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9-09-10/13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