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类协会秘书长邓富江:“鸡蛋是个活性体,如果温度太高容易继续生长;如果低温潮湿的环境冷藏之后,可能会吸收水分。鸡蛋的生产、储藏、运输是大致有一个标准的。”他认为,鸡蛋的保管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厂家、销售商都应该充分重视。 他还透露,关于大家所关心的鸡蛋国标问题,经过两年的起草,已经基本完毕,正在征求修改意见。 水果凭外观就可判别好坏。可对于鸡蛋,无从判别它是好蛋还是坏蛋。2003年我国也曾对鲜鸡蛋卫生标准进行修改。当时,根据对鸡、鸭、鹌鹑、鸽子等禽蛋的检测结果,对GB2748-81《鲜鸡蛋卫生标准》做了局部修正,如GB2748-81感官指标中“灯光透视时整个蛋呈微红色”(认为描述不确切)修订为“橘黄色至橙红色”,GB2748-81理化指标中,汞≤0.05mg/kg修订为≤0.03mg/kg。即便如此,专家认为鲜鸡蛋标准条款仍然不够详细:只有一个汞含量指标,还有就是蛋壳、气室、蛋白、蛋黄4项感官指标,和其他农产品标准相比,这样的指标太粗放。 据了解,实际上影响蛋品质量内在指标的因素,主要是细菌超标、重金属污染、抗菌素残留等,这些指标看不见摸不着,离开仪器根本无法鉴别。 据悉,新的鸡蛋国家标准将同时配套出台一系列后续检测手段,实行鸡蛋的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其中对鸡蛋里的抗生素、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规定了最高限量标准。新标准将要求鸡蛋中不得检出氯霉素、沙门氏菌等物质,氯霉素往往被拌进鸡饲料增强母鸡抵抗力,出现在鸡蛋中属于药物残留,食用后会对人造血机能造成危害;沙门氏菌则容易引发肠道疾病,进而引起食物中毒。“这一次的鸡蛋国标有一些理化、外观上的指标。但是不涉及绿色、有机或是无公害等问题,有媒体称是‘无公害鸡蛋国家标准',这是不准确的。”邓富江强调说。 “我们考虑到目前鸡蛋不容易保鲜的状况,所以鸡蛋新国标实施后,将采取国际普遍认可的身份识别标志,这样的话,鸡蛋由哪个鸡场生产、生产日期等数据都一目了然,而且鸡蛋经过洗、烘干、喷墨,最终形成一道阻隔的膜,这对于鸡蛋的保鲜是很有用的。” 记者在北京一些超市走访时看到,很多超市都强调在销的鸡蛋都是养殖基地直供,大打“绿色、有机、无公害”等宣传口号。由于没有正式的标准,现有的检测设备仅针对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没法检测鸡蛋是否质量达标,出现一些类似上面的问题,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检验标准。
|